原文
用法
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注若一服愈,余勿服。
相关条文
各家论述
涩可去脱,赤石脂之涩,以固肠胃;辛以散之,千姜之辛,以散里寒;粳米之甘,以补正气。
石脂之涩,固肠虚之滑脱:干姜之辛,散胃虚之里寒;粳米甘平,和中而益胃。故三物者,所以为少阴下利便脓血之主治也。
下利便脓血者,为下焦不约而里寒也。故用赤石脂为君,而固肠胃,涩可去脱也。干姜为臣,散寒温气,辛以散之也。粳米为佐使,以补正气而安其中,甘以缓之也。
桃花汤,非湿热暴利,积多气实之所宜,盖所以治阴寒虚滑之剂也。李时珍云:赤石脂,手足阳明药也,体重性涩,故能收湿止血而固下;味甘气温,故能益气生肌而调中。中者,肠胃肌肉惊悸黄疸是也;下者,肠澼泄利崩带失精是也。白人气分,赤人血分,故仲景用桃花汤治下利便脓血,取赤石脂之重涩,人下焦血分而固脱;千姜之辛温,暖中焦气分而补虚;粳米之甘温,佐石脂、干姜而润肠胃也。
桃花汤,非名其色也,肾脏阳虚用之,一若寒谷有阳和之致,故名。石脂人手阳明经,干姜粳米入足阳明经,不及于少阴者,少阴下利便血,是感君火热化太过,闭藏失职,关闸尽撤,缓则亡阴矣。故取石脂一半,同干姜粳米留恋中宫,载住阳明经气,不使其陷下,再内石脂末方寸匕,留药以沾大肠,截其道路,庶几利血无源而自止,其肾脏亦安矣。
少阴寒邪,多利清谷;少阴热邪,多便脓血,日久不止,关门不固,下焦滑脱矣。此方君以体膏性涩之石脂,养肠以固脱;佐以味甘多液之糯米,益气以滋中。则虽下利日久,中虚液枯,未有不愈者也。其妙尤在用干姜少许,其意不在温而在散火郁,借此以开脓血无由而化也。若一服愈,余勿服,以其黏涩之性甚也。


求道
畅读VIP

533

0


求道
畅读VIP

799

0


求道
畅读VIP

433

0


白术
签约讲师

488

0


白术
签约讲师

420

0


白术
签约讲师

554

0


白术
签约讲师

674

0

四君人参

652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