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贾六金:儿科常见病验方

求道

浏览:403

时间:2023-05-11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小柴胡汤+银翘散


组成:


柴胡黄芩、银花、连翘、牛子、桔梗大青叶地丁板蓝根荆芥淡豆豉、姜半夏、炒三仙、甘草


辛凉解表,和解消食。


主治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起病,发热鼻塞流涕,轻微咳嗽,咽红,咽部不适感等。属于风热感冒挟滞者,一般服2~3剂即可脉静身凉,屡用屡验。


2,小儿支气管肺炎


麻杏甘石汤+银翘散


组成:


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银花、连翘桔梗芦根浙贝母荆芥淡豆豉


清热解毒,宣肺平喘。


主治小儿支气管肺炎发热咳嗽、气促。重者高热持续,呼吸急促,鼻翼扇动。肺部可听到中、细湿罗音。属于风热闭肺者。


3,小儿感染性腹泻


葛根芩连汤+四苓汤


组成:


葛根黄芩、黄苓、茯苓猪苓泽泻、炒白术甘草


解表清里,利湿止泻。


主治小儿感染性腹泻发热或无热,大便次数可达数次或十余次,呈黄绿色蛋花汤样或水样,时有腹痛恶心呕吐,口渴,尿少,苔黄腻,脉数。属于湿热泻者。


4,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


小柴胡汤+银翘散+透脓散


组成:


柴胡黄芩、银花、连翘、牛子、桔梗、北豆根、射干板蓝根当归、皂刺、穿山甲漏芦甘草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


主治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发热,咽部不适,扁桃体及舌腭弓表面粘膜充血,扁桃体实质亦明显肿胀,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或见扁桃体表面有黄白色突起。属于风热乳蛾者。


5,小儿细菌性痢疾


白头翁汤+芍药汤


组成:


白头翁黄柏黄连秦皮黄芩槟榔、广木香、炒白芍当归、官桂、甘草


解毒止痢,调和气血。


主治小儿细菌性痢疾。起病急,高热寒战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十数次至数十次不等,迅速转为粘液脓血便。属湿热痢者。


6,小儿厌食


四君子汤+平胃散


组成:


太子参、炒白术茯苓苍术厚朴陈皮、炒三仙、莱菔子鸡内金甘草


健脾益气,消食导滞。


主治小儿厌食症。食少便溏,脘腹胀满恶心呕吐嗳气吞酸,面黄肌瘦,身高体重落后于同龄均值。苔白厚腻,脉缓。属于脾胃虚弱挟滞者。


7,小儿功能性腹痛


厚朴温中汤+小建中汤


组成:


厚朴陈皮茯苓草豆蔻仁、广木香、官桂、炒白术乌药香附甘草


温中行气,缓急止痛。


主治小儿功能性腹痛腹痛以脐周为主,发作无规律,常突发突止,检查腹部无明显压痛,需排除器质性疾病腹痛。属中虚里寒之腹痛


8小儿遗尿尿频点滴


桑螵蛸散+缩泉丸


组成:


桑螵蛸远志、菖蒲、乌药益智仁、破故纸、菟丝子白果、生麻黄甘草


调心补肾,缩尿止遗。


主治小儿遗尿尿频点滴。尿频、尿急、夜间遗尿。属肾气不足,膀胱虚冷者。


9,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


牵正散+半夏白术天麻汤


组成:


半夏、炒白术天麻茯苓、橘红、白附子、白僵蚕全蝎甘草


祛风化痰。


主治小儿特发性面神经麻痹。一侧表情肌瘫痪,额纹消失,不能皱额,眼裂不能闭合或闭合不全,口角下垂,鼓腮时漏气。属风痰上扰,口眼歪斜者。


10,小儿自汗盗汗


当归六黄汤+牡蛎散


组成:


当归生地熟地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生龙骨、生牡蛎浮小麦麻黄根甘草


主治小儿自汗盗汗。属气阴两虚挟热者。

关联词条:

  • # 贾六金
  • # 方剂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