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科随笔录
个人随笔,请各位老师指教,某以此为大纲,补充枝叶,共同进步。
1.皮肤病,多风、多热、多湿。在皮者,汗而越之。
风,或风寒,风热,风湿,或热极,血虚,肝亢。外而寒者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白芷、羌活、苍耳;外而热者双花、连翘、蝉蜕、牛蒡、浮萍、葛根;外而湿者羌活、独活、白芷、苍术、灵仙;荆芥、防风、秦艽、薄荷性近平和,不拘寒热。
内之风,因于热,因于虚,发于肝,牛角、羚羊、牡丹、赤芍之品凉血,当归、血藤、生地、首乌之属养血,钩藤、天麻、全蝎、乌蛇之类祛内之风。天麻、半夏、天竺黄、僵蚕祛痰之风。
热,风热,湿热,血热,虚热。风热者双花、连翘、蝉蜕、牛蒡、浮萍、荆芥、防风、秦艽、薄荷;湿热者五黄(栀子、黄连、黄芩、黄檗、大黄)、苦参、龙胆,猪苓、茯苓,土茯苓,竹叶、灯芯、萆薢;血热者丹皮、赤芍、生地、紫草、槐花、茅根;虚热者,青蒿、鳖甲、地骨皮、银柴胡、胡黄连。
热,可辨卫气营血。在卫,双花、连翘、薄荷、牛蒡,在气竹叶、石膏、知母,在营生地、玄参,入血大青叶、板蓝根、丹皮、赤芍、马齿苋、紫草、茜草。
邪之过胜,乃为毒。双花、连翘、公英、地丁、野菊、土茯苓、蚤休、夏枯草、败酱草、蛇舌草、半枝莲。
湿,湿浊,风湿,湿热,痰湿。湿浊,藿香、佩兰、苍术、厚朴、茯苓、白术、泽泻、菖蒲;风湿,秦艽、防风、二活、灵仙、络石藤、乌蛇;湿热,湿热者五黄(栀子、黄连、黄芩、黄檗、大黄)、苦参、龙胆、泽泻;猪苓、茯苓,土苓;薏苡、竹叶、萆薢;痰湿,天麻、半夏、陈皮、厚朴、胆南星、二陈汤、三子养亲汤。
此风、热、湿三者大概。
2.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热者丹皮、赤芍、生地、紫草、槐花、茅根;血虚者,黄芪、血藤、首乌、巨胜、阿胶、四物汤;血瘀者,丹参、三七、坤草、乳没、失笑、桃红;兼燥,生地、玄参、石斛、二冬、二至。
3.专达皮表白芷、苍耳、羌活,荆防、薄荷、蝉蜕,地肤子、蛇床子、白鲜皮、白蒺藜。
4.以皮达皮蝉蜕、蛇皮、冬瓜皮、地骨皮、牡丹皮、白鲜皮、五加皮、海桐皮。
5.以藤通络钩藤、红藤、鸡血藤、络石藤、鸡矢藤、青风藤、首乌藤、海风藤。
6.虫蛇药食同源,食物中动物营养优于植物,越近于人本身,营养组成越近于人,药物会不会也是越近于人本身,药力越强?究其原因,物质决定结构,结构组成越近,物质基础也越接近。蝉蜕、僵蚕、地龙、蝎子、蜈蚣、水蛭、蝼蛄、蛇皮、乌梢蛇之类。
7.皮肤瘙痒,夜间尤甚,营血有热,又需宁神:蝉蜕、珍珠母、首乌藤片——宁神又治风,菖蒲、茯苓神——宁神又利湿。
8.泽兰、益母草——活血且利湿,香附、乌药、佛手、郁金、八月札――活血又行气。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