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Hú Huánɡ Lián

别名

割孤露泽(《开宝本草》),胡连(《本草正义》)。

来源及植物形态

胡黄连,始载于《新修本草》。为玄参科植物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的干燥根茎。主产于云南、西藏。


胡黄连 Picrorhiza scrophulariiflora Pennell

采制

拣去杂质,用清水淘净,捞起润透,切片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寒。

①《唐本草》:"大寒。"

②《开宝本草》:"味苦,平,无毒。"


归经:入肝、胃、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肝、胆、胃三经。"

②《本草汇言》:"入手,足太阴,足阳明、厥阴经。"

功能主治

清热,凉血,燥湿。治疳疾,惊痫,泻痢,劳热骨蒸,自汗盗汗吐血,衄血,火眼,痔瘘,疮疡。


1.本品退热除疳之力似银柴胡而较强,可用于:①阴虚发热,骨蒸潮热盗汗诸虚热证,常与银柴胡地骨皮知母等配伍,如《证治准绳类方•第一册》清骨散。②清热消疳以治小儿疳积发热,腹胀体瘦,泻痢纳差等,可与白术山楂使君子等伍用,如《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卷五十二》肥儿丸。


2.本品苦寒,亦有类似黄连而较弱的燥湿清湿热及解毒作用,可用于湿热泻痢及痔疮肿痛,可单用,或配伍相应药物同用。如《普济方•卷二百十二•泄痢门》方治血痢不止,即以之与乌梅、灶心土配伍。《本草纲目•卷十三•胡黄连》载《孙氏集效方》以之同鹅胆汁调,外涂以疗痔肿。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外用:研末调敷或浸汁点眼。

注意:脾胃虚弱者慎服。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骨燕劳热,补肝胆,明目。治冷热泄痢,益颜色,厚肠胃,治妇人胎蒸虚惊,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以人乳浸点目甚良。"


2.《开宝本草》:"主久痢成疳,伤寒咳嗽,温疟,骨热,理腰肾,去阴汗,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霍乱下痢。"


3.《丹溪心法》:"去果子积。"


4.《本草正》:"治吐血、衄血。"


5.《本草经疏》:"胡黄连,善除湿热,故主久痢成疳及冷热泄痢,厚肠胃伤寒咳嗽者,邪热在手太阴、足阳明也。温疟骨蒸者,热在骨间也。理腰肾、去阴汗者,肾虚湿热下流客之,使热伏肾间也。小儿惊痫、寒热、不下食者,热则生风,故发惊痫,热在胃口,故不下食也。心主五色,脾胃主肌肉,二经湿热去,则颜色自佳也。三消五痔,大人五心烦热者,无非湿热肠胃及火在五脏间也。大寒至苦,极清之性,能清热,自肠胃以次于骨,一切湿热、邪热,阴分伏热所生诸病,莫不消除。""胡黄连,气味苦寒之至,设使阴血太虚,真精耗竭而胃气脾阴俱弱者,虽见如上诸证,亦勿轻投,即欲用之,亦须健脾安胃等药同用,乃可无弊,填之。"


6.《药品化义》:"胡黄连,独入血分而清热。丹溪云,骨蒸发热,皆积所成。此能凉血益阴,其功独胜,若夜则发热,昼则明了,是热在血分,以此佐芎、归为二连汤,除热神妙。"


7.《本经逢原》:"胡黄连,苦寒而降,大伐脏腑骨髓邪热,除妇人胎蒸、小儿疳热积气之峻药。同乌梅止小儿血痢,同鸡肝治小儿疳眼,同猪胰疗杨梅疮毒,同干姜治果子积,皆取伐肝、肾热邪也。小儿肾气本实,故可当此,若脾、胃、肾脏不足者服之,夺人天元,为害不浅。惟霉疮用胡黄连直达下焦,善搜淫火之毒。"


8.《本草正义》:"按胡连之用,悉与川连同功。惟沉降之性尤速,故清导下焦湿热,其力愈专,其效较川连为捷。凡热痢脱肛,痔漏疮疡,血痢血淋,溲血泻血及梅毒疳疮等证,湿火结聚,非此不能直达病所,而小儿疳积腹膨之实证,亦可用之。盖苦降直坠,导热下趋,最为迅疾,且不致久留中州,妨碍脾胃冲和之气耳。""胡连大苦大寒,纯阴用事,且较川连尤为峻烈。自苏恭有主妇人胎热之说,而后之《本草》皆仍其旧,须知胎前实火,止是百病中之一端,惟妊身养胎,最重脾胃,苦寒较药,胡可轻投。苏恭又以治骨蒸劳瘵,则热入骨髓,精血巳枯,虽曰火炎,实由阴竭,大寒大苦,戕伐生机,火纵可息,而大命何如?适以速之蹶耳。缪氏《经梳》又谓主久痢成疳,似以小儿疳劳言之,然久痢之余,岂可峻用苦寒,再戕脾气!"

  • 王霞芳治疗湿食积滞小儿厌食经验方——开胃散
    组成:胡黄连3g,青皮5g,枳壳9g,木香6g,煨三棱6g,炒莱菔子10g,谷芽15g,麦芽15g功能:消积化滞,醒脾开胃。主治:湿食积滞型小儿厌食症。用法:上药研成细末装袋,每袋15g,分别在袋上滴...

    求道

    87

    0

  • 李伯华:许公岩胡连汤皮科应用
    还是在当年轮转的时候,偶然间得到一本《纪念关幼波、许公岩、王为兰行医五十周年论文汇编》的复印本,其中有关于我院许公岩先生胡连汤、苍麻丸等经验,如获至宝,私藏于心。十余年来笔者不断摸索、尝试,并请教许老...

    求道

    畅读VIP

    262

    0

  • 清热燥湿胡黄连
    黄连、胡黄连一字之差,很多人可能都知道黄连这味药,很苦,俗语:命比黄连还苦。可见黄连的影响还是很广泛的。可是胡黄连知道并会运用的人并不多,所以很有必要谈一谈。胡黄连简称胡连。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

    茯苓

    四君严选

    畅读VIP

    455

    0

  • 黄连与胡黄连异同
    黄连与胡黄连是临床常用中药,只因一字之差,时有人将其混淆,甚则谬误成同一种药。此二药虽均是苦寒燥湿清热之品,但又确为两种完全不同的药材,故在使用时须当仔细辨别其异同之处。黄连黄连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茯苓

    畅读VIP

    464

    0

  • 小议胡黄连
    胡黄连简称胡连。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其种来自异域故称胡,性味功能与黄连相似,故称胡黄连。但《本草纲目》认为胡黄连不似黄连之苦寒,而有苦平之说。黄连清心火,胡黄连清疳热。黄连专治心经实热、卒热心痛、...

    四君人参

    503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