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普济方》:虎骨酒
虎胫骨1具 糯米2.5kg 曲适量
1. 将虎胫骨炙黄打碎,放入锅内煎汁;
2. 将糯米放入,用曲适量如常法酿酒;
3. 密封50日,待酒熟,压去糟,装瓶备用。
随宜饮用。
(1)虎骨:味辛性温,辛散温通,去风定痛,强筋健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有良好的镇痛和镇静作用。糯米:补中益气。曲:消食健胃。
《千金》卷七:虎骨酒
虎骨1具(炭火炙令黄色,捶刮取净,捣碎,得数升)。
清酒6升,浸5宿,随性多少稍饮之。
《千金方衍义》:虎骨搜风壮筋,独用一味渍酒,取其专功。风能胜湿,故治风痹脚弱有效。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北京方):虎骨酒
烧酒1760两,将以上各药共装罐内,煮至二开为度,入缸封固。
温热后有酒量者每服5钱,日服2次,无量者酌减。
孕妇忌服。
《本事》卷四:虎骨酒
虎骨1具,虎胫骨2茎。
用酥涂,炙黄,捶碎,同无灰酒3斗,密封7日。
腰脚疼痛,挛急,不得屈伸,及腿膝冷麻。
空心、晚食前温之,随意饮。
《本事方释义》:虎全骨气味辛温微咸,虎胫骨气味辛温,皆入足厥阴,不用他药,独以之浸酒者,取其大能驱风强筋骨也。
《杨氏家藏方》卷一:虎骨酒
上锉,如麻豆大,次以生绢袋子盛。
久服补肝经,养水脏,调畅气血,通行荣卫,补虚排邪,大益真气。主八风五痹,手足无力,步履艰难,腿膝缓弱,骨节疼痛。
用无灰酒2斗浸之,密封瓶口,春5日、夏3日、秋7日、冬10日。每服1盏,汤烫温,空心、食前、临卧饮尽酒。其滓焙干,捣为细末,每服2大钱,热酒调下。
《普济方》卷九十三引《医学切问》:虎骨酒
上用绢袋盛,于大罐内以酒浸,封闭不令失气,14日开,不令面向瓶口,恐药触人。
中风瘫痪。
每服1盏,1日3次。
《普济方》卷一八五引《仁存方》:虎骨酒
上锉,如麻子大,以生绢袋子盛满,用无灰酒2升浸之,密封,春浸5日、夏浸3日、秋7日、冬10日。
大行血气,通荣卫,补虚排邪,大益真气;久服身体轻健,运动快捷。主诸般风痹,手足疼痛,行步艰难,腰膝缓弱。
每服1盏,温暖空心服之。
其他同名方
《增补内经拾遗》卷四:虎骨酒
虎骨1具(通炙,取黄雀汁浸,碎如雀脑)。
胃中空虚,行阴用力。身体懈惰,不能支持。
上用糯米3石,入虎骨,倍用曲,如酿酒法,酿之酒熟,封头50日,开饮之。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虎骨酒
上药锉细,以生绢袋盛,入醇酒1斗浸之,密封瓶口,春、夏3日,秋、冬7日。
温养肝肾,调顺气血,补虚排邪,理腰膝,久服无健忘,益心气,清头目,定神魂。主风痹,皮肤不仁或下注步履艰难。
每服温饮1盏,每日2次。如服尽,添酒5升浸之,又服尽,取滓焙干为末,每服1钱匕,酒调下;或以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丸,空心温酒送下。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经验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一五四:虎骨酒
芍药2分,虎骨1两(炙为末)。
风毒骨髓疼病。肾经疼痛,不得屈伸,走注痛苦,不问深浅。
夹绢袋盛,酒3升,渍5日,每服3合,1日3次。
《本草图经》引《兵部手集方》(见《证类本草》卷十七):虎骨酒
虎胫骨2大两(粗捣熬黄),羚羊角1大两,新芍药2大两(切细)。
臂胫痛,不计深浅。血虚不能养筋,客邪留着,以致臂胫疼痛,年久不愈。
《千金》卷十九:虎骨酒
虎骨1具(通炙,取黄焦汁尽)。
骨虚,酸疼不安,好倦,主膀胱寒。骨极者,腰脊酸削,齿痛,手足烦疼,不欲行动。
碎之,如雀头大,酿米3石,曲4斗,水3石,如常酿酒法。酒熟封头50日开饮之。
1.《千金方衍义》:虎骨追风定痛,强筋壮骨,酿酒以助其势而散膀胱之寒也。
2.《医方考》:肾主骨,骨极者,骨内空虚之极也,故令腰脊酸削;齿者,骨之余,故齿亦痛;手足烦疼,不欲行动,皆骨内空虚之征也。以骨治骨,求其类也;以虎骨治骨,取其壮也;酿之以酒者,取酒性善渍,直彻于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