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Tán Xiānɡ

别名

旃檀(竺法真《罗浮山疏》),白檀(陶弘景),白檀香、黄檀香(《本草图经》),真檀,裕香(《纲目》)。

来源及植物形态

檀香,始载于《名医别录》。为檀香科植物檀香Santalum album L.树干的干燥心材。产广东、云南、台湾,东南亚、印度、澳洲、非洲产量较多。


檀香Santalum album L.

采制

全年可采。采得后切成小段,除去边材(制造檀香器具时,剩下的碎材,亦可利用)。


炮制:用水浸泡,镑片或劈碎,晾干。

性味归经

性味:辛,温。

①《日华子本草》:"热,无毒。"

②《珍珠囊》:"甘苦。"

《汤液本草》:"气温,味辛,无毒。"


归经:入脾,胃、肺经。

《汤液本草》:"入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经。"

②《本草通玄》:"脾,肺。"

③《本草再新》:"入肝、脾、肺三经。"

功能主治

理气,和胃。治心腹疼痛噎膈呕吐,胸膈不舒。


本品性温祛寒,辛能行散,善于利膈宽胸、行气止痛,其气芳香醒脾,兼能调中和胃,故可治寒凝气滞之胸腹疼痛、胃脘冷痛、呕吐清水等症,常与砂仁白豆蔻乌药丁香藿香配伍同用。近年临床用本品配伍荜茇延胡索高良姜冰片同用,即验方宽胸丸,治胸痹绞痛获良效。又《本草汇言》方,用本品配茯苓、橘红为末,人参汤调下,治噎膈饮食不入。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6g;或入丸、散。


外用:磨汁涂。


注意:《本草汇言》:"如阴虚火盛,有动血致嗽者,勿用之。"

各家论述

1.陶弘景:"消风肿。"


2.《本草拾遗》:"主心腹霍乱,中恶,杀虫。"


3.《日华子本草》:"治心痛,霍乱。肾气腹痛,浓煎服;水磨敷外肾并腰肾痛处。"


4.李杲:"檀香能调气而清香,引芳香之物上行至极高之分,最宜橙橘之属,佐以姜、枣,将以葛根、豆蔻、缩砂、益智通行阳明之经,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中,同为理气之药。"


5.《本草述》:"白檀之用,在洁古云引胃气上升,进饮食,而时珍所谓治噎膈吐食,不几能升者又能降乎?东垣所说,白檀调气在胸膈之上,处咽嗌之间,而《日华子》更言煎服止心腹痛、霍乱、肾气痛,是则其调气不止在上焦而已也。总之,元气根于肾,畅于脾胃,统于肺,由下而升,即得从上而降,盖原其所自始,义固如是;而胸膈之上,咽喉之间,乃主气之肺,其所治在斯耳。第白檀功用,尽于东垣散冷气一语,如弘景消风热肿毒,亦即阳气之不能达于阴者,所郁聚为热风,是热之所化耳,无二义也,非谓其治冷又治热也。"


6.《本草求真》:"白檀香,熏之清爽可爱,凡因冷气上结,饮食不进,气逆上吐,抑郁不舒,服之能引胃气上升。且能散风辟邪,消肿住痛,功专入脾与肺,不似沉香力专主降,而能引气下行也。"


7.《珍珠囊》:"引胃气上升,进食。"


8.《纲目》:"治噎膈吐食。又面生黑子,每夜以浆水洗拭令赤,磨汁涂之。"


9.《本草备要》:"调脾胃,利胸膈,为理气要药。"

按语备注

本品辛散温通,气味芳香,善调膈上诸气,畅脾肺,利胸膈,有理气散寒止痛开胃之功,为理气要药。其与木香功能相近,配伍用于脾胃气滞,症情较重者,能增强行气止痛作用。但檀香偏治胸膈气滞兼见寒象者,木香偏于疏理脾胃气滞,且有止泻之功。本品入煎时间宜短,否则减低疗效,最好研面冲服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