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贺喜:贺氏针灸三通法(一)

四君人参

浏览:1217

时间:2020-09-10

第一节 贺氏针灸三通法—三种针灸治疗的方法:


微通法—毫针治疗的方法:

温通法—火针,艾灸治疗方法:

强通法—刺络放血的治疗方法:


在贺氏针灸三通法中运用最多的就是微通法,在临床中使用最多和最普遍也是微通法,它是其它治法的基础,也是我们每个针灸医生必须掌握的针法。


一些特殊疾病或一些顽疾必须用火针治疗,对于寒湿痹症,痈疮肿痛或者需要软坚散的疾病,如肌瘤囊肿,乳腺增生,面部痤疮等,火针治疗都有很好的疗效。


灸法”也是温通法中很重要的内容。“针”和“灸”是两条腿,不能只针而不灸。那么,许多灸法的神奇疗效就被忽略。


在临床实践中,贺氏针灸三通法应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互相结合着使用。


1、微通法之应用


在微通法的使用中,必须注重手法,在正确辩证的基础上,进针要轻、快、准,这是针灸医生的医功,需要长期临床实践中摸索总结,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完成。


所谓针灸手法无非就是三种:“补”,“泻”,“平补平泻”。


一般的医者必须用手完成,高明的医者可以用心完成各种手法,这听起来有些神乎其神,针灸高手可以用意念来完成各种手法。

补泻手法包括:九六补泻,提插补泻迎随补泻烧山火透天凉等等。


2、温通法之应用


温通法中的火针应用,在临床中,首先要注意安全。这是因为,它的适应症很多,治疗范围很广。首先讲痹症,在火针治疗后,再施以毫针和艾灸,治疗效果会事半功倍。在针灸治疗过程中,选穴必须准确,深浅适中,避开大动脉和骨骼,要求快进快出。针具烧得越红越热,病人的痛苦越小。说的是烧的越红越不通。火针治疗突出的就是“快”和“准”,每次在0.1—0.2秒的时间内完成。有的会出现“出血”,我们医者不要慌张,可以告诉病人“出点血有好处”。


对于一些外科疾病,如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痤疮火针也有独特的疗效。


在温通法中“灸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先人创建的用“艾绒”做灸法的主要材料,那也是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考验而论证了,这行之有效的方法。对于一些疾病有着特殊的疗效,如尿毒症妇科月经痛,腰痛,痹证等等,治疗效果都很好。例如,妇科孕期胎位不正,艾灸隐白穴,就有神奇的疗效。这一点连西医也很佩服。


3、强通法之应用


贺氏针灸三通法之中还有一些很特殊又很有效的方法,就是刺络放血,即强通法。形象的比喻,就像下水道堵塞以后,把造成堵塞的东西掏出来,当然就通畅了。


这就是贺氏三通法的“病多气滞,法用三通”。所谓“强通”顾名思义,就是强迫其“通”。


贺氏针灸三通法,三种针灸治疗的方法。大家可能对三通法多少都有一些了解,基本就三大项:微通法、温通法和强通法。这三种方法用什么手段,什么针具治疗,大家也都一目了然。微通法就用毫针。最普通的最常用的就微通法,毫针治疗疾病。温通就火针和艾灸。温通法有时是跟微通、强通结合着使用。有的是针灸以后加上艾灸;有的是扎火针再扎毫针;有的是先放血再扎毫针,再加灸法。这三种方法从不是单独孤立的应用。灸法在近几年似乎是逐渐被人认识和运用的多了。在前几年,甚至到目前就北京的这些大型的三级甲医院来说基本已经废除了灸法。大家可以顾名思义,可以想一想,为什么叫针灸?针灸就是针和灸的结合。换句话说也就是针灸它是两条腿,你针只是一条腿,现在一条腿走路的人太多了,都疏忽了这个灸法灸法有好多这个神奇的疗效现在都已经被人遗忘了。所以咱们这个回到本地以后对于灸法的运用,大家要好好实践一下。


微通法咱们大家平常经常用,关键是一个手法问题。刚才这个贺书元老师讲的这个医功的问题,现在可能有些人还体会不到。就是一个病同一个穴位,不同的人去扎,效果不一样。为什么?因为他的功效没有那个人的深。这功从何而来?只有大量的临床实践之中,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这针不管你怎么扎,什么姿势,在前两期我讲这个的时候,我强调一个贺氏针法的进针姿势,持针的手法,后来在这个实际操作过程当中,看了看大家是八仙过海,什么手法都有。后来我也就不强求这个了,只要你这个快速的透过皮下,这一点应该向那个西医护士注射打针学习,这是一个手和腕动,那注射器也是那么一下赶紧透入皮下,因为皮下神经丰富,痛感全在皮下,完后再达到自己想扎的深度,这一下可能有一个工具。平常怎么练习?经过我这么几十年临床,最好的练习就是拿病人练,拿自己练都不行。你像我平均一天100左右个病人吧,每个人扎10~15针,这一天,每天就练这么多下。说是医功,医功是心理的功夫。它是由心里面产生到手,手来实施达到目的。


在所谓这个针灸手法就是三种:补或泻或平补平泻。但是需要一个诊断的前提,这个病属于虚证属于实证,它需要补呀还是需要泻。所以中医基础理论大家应该好好巩固巩固,没有这个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也搞不了针灸。它那个和中医诊断的方法都一样,最后它那个是用药,这个是用针。但针灸有中医内科无法替代的一个作用。内科治疗原则就是“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如果说上焦热下焦寒,这种病人现在很多,他呼呼热,上火出汗,腿怕冷,这种病例现在特别多。内需外实这病,你在用药的时候到底是热者寒之还是寒者热之?就是你是用热药还是用凉药?针灸不存在这问题。你上肢热的我就泻你,你下肢虚寒我就补你,可以同时进行。内科不行,用药就不好用。再有一个像胃脘病,这是消化系统的疾病,你对食物平常饮食的消化吸收有问题,你对药物的消化吸收也有问题。但是你用针灸的方法治疗这个胃脘病,针灸有突出的疗效,有它的特长,有别的学科不可比拟的功力。还有一些推拿按摩的病人,我认为所有推拿那摩能治疗的疾病,针灸全能治;针灸能治疗的,不见得推拿按摩就能行。再举个例子:腰椎间盘突出,某个病人患了这种病,去按摩,一下一次就好了。完了,向病人介绍心得的时候遇到同类的病人,说:“你去按摩吧,按摩可好了。”这个人就去了,结果没用,加重病情,一点疗效都没有。针灸不存在这个问题。就简单举一个例子就椎间盘这个问题,椎间盘它在脊柱360°任何方向突出或者膨出或者滑脱,当向后180°突出的时候,按摩效果非常好,放松肌肉,活动活动,可以把椎间盘推进去,通过按摩方法。但是向内180°脱出的话,他从腰这个地方按摩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所以某些人他对得这个病以后,他通过按摩好了,有的人就没有效果,只能当时觉得轻松,完了事后加重病情。针灸就不存在这个问题。


咱们先讲这个毫针补法。这个补泻手法,就是咱讲义上说的这句,九六补泻。提插,这个提插补泻。大伙都可能经常用,或者是都了解。九六补泻什么意思?大伙知道吗?九六补泻另外一种说法就是捻转补泻。捻转的规律是顺时针九下,就是大指向前为补,大指向后六下为泻,先九后六就是平不平写。这提插补泻,快进慢出慢进快出为补为泻。迎随补泻这个问题得专门说一下。所谓迎随就是经络的走向从头到脚,它就从上到下的一个方向,这个针迎着它或顺着它,顺着它就是随,迎着它就是迎,反过来说,迎着它就是泻,顺着它就是补。这个烧山火透天凉,这是两种特殊的手法,咱们这个针刺的深度,一个理想的深度它分三个层次,最上一层叫天,最下一层就是地,中间是人。先说烧山火烧山火的主要的方法就是三进一退,第一下是皮下,第二下到人,第三下到地部,它是分三次进针,但是一下就退到天部,反复来做,就这样三进一退。这个功夫深的人呢就是让这个穴位局部一种扩散性的热感产生。主要针对一些寒凉病,月子病呀、风湿病呀、四肢不温呀、手脚冰凉。这个穴,刚才我说这几个病,这主要穴就是中脘穴。透天凉正好是三退一进。针刺透过皮下一次到底,不要分几下,一下到底,分三次退到皮下,再一下到底,再分三次退,这就是透天凉。它主要针对一些热证。如果你觉得对这个病的诊断没有把握,你就用用平补平泻。这个补泻手法里面还有一个在起针的过程中,里面也有补泻手法,现在基本大伙都不太考虑这个。现在是,像在综合医院都是医生在治疗,护士起针。你们在家可能个体行医,自己呆着科室小,可能是自己扎针,自己起针,这个里面也有补泻手法。快起、慢起,起后马上按上酒精球,或者消毒棉按住针孔,这就是补。迅速拔了,不理它了,这就是泻。有的在拔的过程中还摇一下,摇大针孔,就是强泻。但是我建议这种方法不用。摇大针孔是很痛的,这病人有反应,临床意义也不大。一个病简单的两个穴三个穴,有的穴需要补有的穴需要泻,这是考验针灸人的功夫。一个简单的病腹泻,我们腹泻就是两个穴,就是曲池合谷。这个中医针灸穴位呀,它都是一个双向的调节作用,高血压低血压穴位是一样的,它不是按照你是高血压低血压,它是按照症状来取穴,你血压高所产生的症状和血压低所产生的症状,它所取的穴位完全符合。咱们说腹泻这个曲池合谷,大便干燥也是曲池合谷,补曲池合谷,就是同样都两个穴,四穴吧,双向的四个穴。一个病就得有两种手法,你针扎上平补平泻也有效果,但是你补曲池合谷,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尤其是严重的腹泻病人,包括一些鸡鸣泻,什么饮食不节造成的腹泻都有效果。这个关于微通法的这些手法。一些配穴原则所要注意的事项以后在具体的某些病上还要讲。


下面就说这个温通法。温通法主要以火针和艾灸为主。火针大家都扎过吗?没扎过。见过吗?见别人扎过,你在养生堂。我那回养生堂太吓人了,我第一针下去全场观众“哇”一声,一针下去黑血就流出来了,就是火针治那个静脉曲张。


这个火针大伙很多都想学,但是不是经过我们面授,光从讲义上或者电视上,谁回去也不敢扎,他的大夫就有恐惧感,病人也有,但你大夫有恐惧感的时候,你很快就影响病人的情绪,因为你心没底。咱们初学的时候,这个火针深浅适中,不要过深,避开大的动脉静脉。下面有一句关键的话:这个火针针具烧得越红越热,病人痛苦越小。这个让一般人理解不了。他这备了火针,这个需要扎一两个穴位,就拿消毒的酒精棉球就够了,如果说像这个牛皮癣很多需要点刺的时候,有时就用酒精灯。你看这个烧成什么样进针呢?看见没有?红了。当烧到这种程度针的时候,病人不知道痛,如果烧的像针刚温,这针比咱们用的普通毫针起码得粗10倍,就越红烧得越热,病人痛苦越小。它这个火针的使用标准是卫生部委托我们家来制定的,其中就有一条扎的时候要避开大的动脉和血管,但现在看来这句话是相对的,平常你要避开这些,但是你要扎静脉曲张你必须得扎血管。在以前这个脸部,眼睛周围什么,这些离五官比较危险的部位都禁止用火针。现在我们治面部痤疮就在脸上扎火针。这个时候要求得特别准,一个是准一个是快,基本上如果是一般长的痘就是病人憋一口气,他一紧张他就屏住呼吸了一口气没喘完就扎完了。像我们这个进针速度,我们扎脸的侍候,这针不离这火,就这速度。如果你这么在病人面前慢慢的描,还没扎着,这病人紧张。所以像我们这针在这,这么扎,就是这针老是热的。脸上太热了有点问题,一会讲痤疮的时候我得告诉大家,它完后留下一个小红点,它留下一个小伤痕。但这个女同志扎在脸上,她回去照镜子好好看,她紧张。为什么产生这个?你就是扎到正常的皮肤上,你像这个火针治疗这个还挺奇怪的,越是暴露的部分,这个针扎针眼的痕迹,一天两天就没有了,脸上也一样。但是身上不见阳光的消失得特慢。再说一句额外的话,就这个如果你大量的有这个火针病人针灸完了以后,一段时间就得拿砂纸磨一磨,因为火针红着扎着遇到凉以后,它跟这个退火似的,就像烧红铁放冷水里,爆很多皮。你这人温度在高才30多度,这个火针烧红的时候达到600°,你针扎进去以后,它就有些东西脱落。脱落的是什么?就是火针长期扎人的机体产生的碳。所以说扎几个人就得磨一磨。你要是扎在身上无所谓,可能就留下一个黑印,你要是扎在脸上给人留下一个黑印不合适,这都是我实践当中摸索出来的。


你像这个湿疹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痤疮,这火针是哪个学科也比不了的治疗效果,这个只是泛泛的说说,后面讲义没有这些东西,没有这些病的具体治疗方法,所以我就在前面这个绪论里面我少说几句。关于湿疹的治疗,火针是扎这个患处,哪有扎哪。神经性皮炎、牛皮鲜、痤疮都是这样。但是这些病,除了火针之外,还都需要其它的治法来配合。所谓湿疹,就是说你人体的燥湿功能差了,对湿邪这个浸湿不能抵御了。中医的燥湿功能是什么?是脾。所以火针点刺完了以后,需要补胃健脾才能达到这个除湿的目的。如果你身上这个湿邪不除,你外表皮肤上的这些东西它也祛不掉,它会反复的夏天严重冬天好一些,空气湿度大的时候很明显,神经性皮炎也是。牛皮鲜这些病,除了火针以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温通法。放血,强通法。再讲讲放血的问题。这个温通法除了火针以外就是灸。灸的方法很多。前一段中央四台讲了一个老人灸法,我这个非常不满意,是宁夏还是青海的,它说是一个老中医,就这个艾绒放在合谷穴上点着了,完后他身上什么足三里曲池,问你疼不疼,哎呀不疼!挺好。它这个中央电视台抓一个新闻,找一个新闻点,那个目的就刺激大家眼球的一个目的来宣传这件事。这个瘢痕灸在古代已经逐渐被淘汰。中国宋代有一个图叫“灼艾图”,藏在故宫博物院,那年通过很多关系才看到这幅宋代的画,就说宋朝的时候人是怎样进行艾灸的,一看那图大吃一惊,就像杀猪一样,给他捆上,四个人摁着,后背上放着两柱艾,冒着烟,人根本受不了。劳动人民还是聪明的嘛,受不了就发明一些隔药灸、隔姜灸隔蒜灸隔盐灸,逐渐就淘汰了这个瘢痕灸。但中国还有个别人还在用这个。完了中央电视台还宣传,你宣传半天也没人用。它这个《内经》上有一句话,说呀:“人呀若想安,三里常不干。”怎么理解这个呢?就是三里经常灸,给灸出黄水疮来了,常不干就老流黄水,对人体保健有好处,这是《内经》上的一句话。现在它这个古代的这些东西,有用的它就传下来,像艾灸的方法流传了几千年,必须用艾。艾叶来灸,它是经过实践证明的,只有用这种方法。确实这东西作成艾绒易燃,不起火苗光冒烟,产生这个艾绒烫伤的。我们在临床经常见到,都是深部的,说明它这种热渗透力极强。这个我们灸腰部的时候,因为渗出,一些尿毒症好多病,腰痛,我们做成那个艾灸盒,扎上针以后隔上,点着,病情严重的,就这个烤出一个泡来,他说这个不热,他感觉不到艾灸的热力,最后说不行,我这太烫了,一看病情就有好转了,这个对热的感知是对病情变化的一个标志。再一个就是它这个艾灸的渗透力。你在这趴着,灸他,灸上以后,病情好转以后,它的热力可以达到肚脐,灸腰肚脐都发热。你像这个现在西医也都承认了一个中医的针灸的方法是有效的,就是一个灸隐白,它这个妇产科专门用这个治疗胎位不正,他们就是为了考证这种方法到底对不对,他们在x光下做过这种方法,应该头朝下这小孩,横位或者反位,灸上这个穴以后,就看到这小孩不停的在动,最后头朝下,就一次两次就灸过来了。还有一个问题再说一下,中医基础理论我这不复习,针灸最基础的东西穴位名称什么经络气血都不复习,咱们没那时间。再者大家,我看了举手的人大部分都从事医疗工作的人,这些应该都是最基本的东西,咱们给有效的利用时间。这个强通法是我写的。刺络放血我这把它比成下水道堵了,你把堵的东西给掏出来,下水道就通了。这个放血有很多,像这个尺泽放血、委中放血,都需要绑止血带的那种,我现在基本上都不用。像耳尖放血这个大伙放过吗?耳尖放血对高血压、眼病呀、耳病。这尺泽放血跟这输液似的,勒上止血带以后血管怒张,三棱针点一下,一拔,啪往外喷血。这个瘙痒、牛皮癣呀,委中放血治疗腰痛呀什么呢,现在我反而是操作复杂这些我都基本不用了。委中放血那个止血带勒得很紧,让委中的血管怒张起来以后,也是跟那尺泽一样。现在我比较欣赏这个什么攒竹放血,耳尖放血。我用的现在最多的就是背腧穴,就是心肝脾肺。先是肺,完后下来是心,完后肝胆脾胃肾,它这个这些穴位都是五脏六腑生理上的一个反应点,大伙可以实践一下。就是一般诊断他某些脏器有病的时候,你顺着穴往下摁的时候,它的痛感是刺痛。你刚用力的时候,腹中他有人闷、胀痛,但是你要是诊断对了,相应的那个穴位是刺痛,觉得像有一个摁钉摁进去。从现在也是在这个中医基础诊断的情况下,我相应的调整他的背腧穴放血。有一个特别明显的病例,眼睑充血,老是血汪汪的,说是二年了,老不退,但也无大碍,也不影响视力,像这我们放血一次,第二天眼睛这充血消失了。你说眼睛应该放哪呀?点肝俞。你像这高烧不退,吃药都不退的病人,大椎放血,放得量大点,放他个三五毫升,立刻就退烧。现在我们主要用这个调整背部的放血这个方法调整内分泌。但是内分泌紊乱了以后,容易出现什么问题?更年期综合证脸上长斑,长痤疮湿疹、牛皮癣,主要的治疗手段都是背部放血。现在这个美容院就是黄褐斑三天祛除,五天祛除那都是骗人的,他不调整他的五脏。他的斑怎么出来的?是五脏失调气血失和,造成脸上出斑。你在脸上光做文章,没什么用。现在这个年轻人长疮特别多,在背部放学的同时,你还的诊断她是月经不好呀,还是大便不通呀,大便干燥呀,饮食不节呀等等,这时你肝脾刺络拔罐放血,你放不成,你除非一个一个放。你想一次解决,他这个肝俞穴中间隔着一个胆俞,下边就是脾俞,这一罐就把这三个穴位都覆盖了,所以这时候只能放他的胃俞,脾胃它是表里的吗?完了这人脸黑,脸黑归肾,放肾俞嘛?绝对不能在肾俞上放血,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呀!中医说这个肾无实证,肝无虚证肾俞只能补。不能说啪啪火针,完了这个三棱针点刺,拔一罐把肾俞穴放血,不行,这一定要注意,肾俞只能补。说补肝行不行?中医诊断就没有说补肝的。肝什么时候?肝阳上亢了,肝郁不舒,什么肝脾不和都是泻肝。健脾补胃补肾,养心养血,但是没有说养肝,有柔肝的方法。我也不打击你,我平复你,用柔和的办法,有这个。也有肝血不足的症状,像眼睛干涩,什么好多这个视力减退,都是肝血不足,但是也不能补,这一肝补大夫了就容易出问题。其实我这点东西应该就10分钟讲完,但是我一讲到这我就想多说点,啰嗦。



第二节 高血压,中风


高血压中风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而病的病因病机也差不多。中风是高血压的“果”,高血压是中风的“因”,二者是因果关系。


病因:多是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痰湿中阻,遗传因素,情志所伤。


血压居高不下,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或耳尖放血。


中风发作时,抢救时亦用此法,加用四神聪穴,配合服用安宫牛黄丸


高血压治疗的穴位:凤池、四神聪攒竹曲池合谷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太冲,低压偏高可加左内关


在治疗中风后遗症时,亦用此方,舌强者加用廉泉承浆穴。


中风中医称为闭症,又分中经络,中脏腑,这是病情的轻重之分。本病包括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


一般治疗中风后遗症只针患者,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治法是健侧患侧同时治疗,以“开四关”为主(开四关,即刺左右合谷太冲)。开四关对于醒脑、平肝、潜阳都具有很好的疗效;再加四神聪曲池、凤池、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照海穴位。一般患者都有上肢或下肢不平衡,或者上肢较重,或下肢较重,上肢较重加肩髃臂臑,并施以火针;下肢较重,须起针后针刺环跳,强刺激,不留针。手脚肿胀者,施以火针点刺肿胀处。


针刺治疗中风后遗症,越早越好。一般在西医抢救后出院立即施以针灸治疗,坚持长期治疗。


中风后遗症的症状因人而异,比较复杂。舌强语塞者,出诊治疗时需要舌下金津、玉液放血,然后针刺廉泉,流口水者加地仓面瘫者需刺颧髎下关、夹车、人中、迎香;血压偏高者,需加关元,以引火归源;足外翻者加丘墟解溪


另外,高血压除了应用上述腧穴之外,还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就是背俞穴放血如大椎肝俞穴,点刺拔罐放血。


现在这个高血压呀这个病,在中国高血压、中风,在中国死亡率占第三位,占20%几。因为你们回去以后在当地这种病也很多。原来说我是讲两个病,一个是高血压,一个是中风,但是我认为高血压和中风关系太密切了,不是高血压而中风的病人极少,所以把这两个病提到一起讲。我认为中风、高血压它们是因果关系。


这个高血压病因很多,最主要的一条就是遗传;再一个就是大吃大喝呀,什么起居失常呀这些原因;但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血脂问题,油太大了不行。


用针灸降压效果怎样?大家实践过吗?针灸降压这时候用一个三棱针点刺放血,耳尖放血,四神聪放血,百会放血。这个时候的背部,背腧穴放血就用得少了,主要在头部。


治疗中风和治疗高血压的这个穴位取穴是一样的。这中间提到了一个中风发作时的抢救方法,轻的用这种方法就不用去医院,就抢救过来了;重的就是先放血,耳尖放血,四神聪放血,百会放血。完了给他灌一丸安宫牛黄丸高血压时这些治疗穴位我就不一一念了。就是重提一句低压偏高可加左内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个医疗实践证实,这个低压偏高的病人就是高压不太高,低压很高的人都是心脏有问题,为了配合这种低压高的人可以配上左内关,增加他的心脏功能,调整他的心脏功能。这个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这四个穴组织起来,它的穴位就叫四神聪穴。中医还有一个“四关”穴 ,两个合谷两个太冲,只要这四个穴同时运用的话,这个穴就叫四关穴。它不叫合谷太冲了。为什么叫四关?它是有它特殊意义的。治疗这个中风、高血压主要四以开四关为主。中风后遗症这些穴位跟平常治疗高血压穴位是一样的。一般的中医治疗都是以针患侧为主,就是哪边偏瘫了就是扎哪边,侧身卧。贺氏三通治疗法治疗这个病不是这样的,是双侧都要扎,跟这个治疗高血压这个穴位差不多。他就根据病情,有的是肩不行呀,有的是像你刚才讲的那个脚外翻呀,还有一种患侧脚肿胀。这个时候火针就用上了,火针点刺肿胀处。扎完以后是出现一种什么现象呢?就是顺着针孔往外流黄水。


这个肝病,现代医学里面的肝病,脂肪肝呀什么什么这些,也是高血压的一个原因,也是一个容易得中风病的一个病因之一。下面脂肪肝的治疗就要采取背部放血的疗法,这个问题在这本教材里是没有的,这是我自己增加的。背部放血大椎肝俞胃俞。放血以后,反过来治疗高血压的这些穴位,但是要加一个中脘天枢关元


中风后遗症里面有一个面瘫的问题,它这个在后面有专人讲这个面瘫。在这就顺便说一句,流口水加地仓面瘫颧髎下关颊车、人中。这个关元穴呀,大家认为是一个补穴,但是它能治疗高血压。什么叫引火归元?为什么扎这个关元穴能降压?就是因为它能引火归元,能把你这个病从哪发起来让你还回哪。


刚才这个演示当时谈到一个丘墟照海,所以你在里侧照海穴就扎上了,这边用一个一寸半的针扎丘墟穴就行了,这两个穴位已经可以遥相呼应了。完了毕竟它这个三寸的针太长了,有透的好有透的不好,时间长短,对病人影响大,这个一寸半针就足够了。


在这个治疗中风的病人里头,有一个环跳穴。环跳穴什么时候应用呢?就你给他针完了以后,起完针以后,快针点刺他的环跳,只扎患侧,强刺激,对于一些下肢痿软无力的病人疗效很好。


大伙对治疗这个中风后遗症、偏瘫这个有的人都有很多心得。有没有什么疑问的问题,在你们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的病人偏瘫后肌张力过高。你这个扎火针,你扎火针你就知道针灸治疗肌张力过高的优势了,火针缓解肌张力太有好处了。这个中风后遗症它有一个过程,它一开始都是软,随着长时间的久治不愈,他那个患侧会越来越硬,尤其是手,会越来越硬,你掰都掰不开了。那不属于肌张力的问题,那等于你长期的老是这个姿势以后,他的脑袋对它的指挥也没有了。所以肌张力你像抬腿试验,你抬腿,抬这个患侧腿,那属于肌张力过高,你反推他的关节,他抵抗很严重。像你说的手那样,那都不属于肌张力的问题。怎么才能给扎这个呢?就得火针火针这个以后你们这个运用啊会弥补你们好多以前的不足。这个中风和高血压就不讲了,因为那都属于常见病多发病。


脑血栓后遗症手伸不开怎么扎?得有助手,必须得把手指头掰开,这几个缝都给他扎了火针(指指关节间横纹中间处),完了你让别人扎,你去掰这个手指头的时候,别人去扎,你觉得刚扎第一针的时候,这手就软了,扎第二针“啪”就平了,你这掰着,他一扎,啪啪啪啪啪,火针扎完后手指像面条一样,软的。


老师:“全扎嘛?”“一个手指头上三针,反过来三针,一个手指头六针。有必要的时候这个病也得配合中药。会开吗?你就参照一下有一个著名的方子补阳还五汤为基础,像这个牛膝呀,桑枝什么的配合着用。它这个古方只针对那种特别软的那种,血压也不高。原来古代没有血压高低的问题,就是气和虚的那种,它以补为主。只要是针药并举及时治疗,这病都能恢复得很好。



第三节 胃脘痛疼


胃痛,又称胃脘痛。它是以上腹胃脘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证。《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说“木郁发之,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指出“胃痛者,腹缜胀,胃脘当心而痛”。《外台秘要·心痛方》说“足阳明,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归于心而痛者,谓之胃心痛也”。这里指的“心痛”都是胃脘痛。为此,古代文献多把胃脘痛的心痛和属于心经本部的病变混为一谈。后世医家根据临床实践经验,把胃痛和心痛,有了明确的区分。


胃脘疼痛的病因病机

寒邪客胃:外感寒邪,内容于胃;

饮食伤胃:饮食不节,过饥过饱,使胃失和降;

肝气犯胃:肝木失于疏,横逆犯胃,致气阻滞址而发病;

脾胃虚弱:由各种原因引起脾阳不足,中焦虚寒,失其濡养而发生胃脘痛。


为了有效的治疗胃脘痛,首先要清除胃与五脏六腑的关系。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源,主受纳腐熟水谷。上述各种原因,皆能引起胃功能失常,胃失和降。肝与脾胃是木土乘客的关系。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气横逆势必克脾犯胃。脾与胃相表里,共主升降,故胃病多涉于脾,脾之病亦可涉于胃。在治疗中因势利导,辨证施治。


针灸治疗胃脘痛,有着其它学科不具备的优势。第一:疗效快,立竿见影:第二:作用直接,胃脘痛的病者对药物的消化吸收是不全面的,但是针灸治疗,则会全面接受。


贺氏针灸三通法在治疗胃脘痛方面辨证施治,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病制宜。不同症状、体质、地域采用不同的方法。


1、突发性胃痉挛:


此病来势突然,疼痛难当,捂肚弯腰,面色唇色晄白,还有出冷汗者,只用两个穴位即可止痛。左手内关和右脚足三里,平补平泻手法,坐姿和卧姿行针,强烈刺激后,待完全缓解后,即可起针,时间相对长一些。


其中,内关属心包经,这个穴位既可治疗胃病也可治疗心病。八脉交会穴之一,足三里足阳明胃经的合穴。为什么急性胃痛用这两个穴位?急性胃痛是由于脾阳不升,胃气不降造成的瞬间气机阻滞而形成,是严重的气滞。左内关,右足三里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左上右下。因而,只用这两个穴位即是治疗胃脘痛的主穴,这样就可以调动气血运行,使脾气升,胃气降,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2、寒邪客胃:


寒主收引,寒邪内客于胃,则阳气被寒邪所逼不得舒展。


主要的症状是恶寒喜暖,得温则暖,遇寒则痛剧,喜热饮。


选用的穴位中脘天枢关元


针法:温通法火针点刺,然后艾灸,配以内关足三里


火针的作用是温经散寒,助阳。灸法主要是驱寒,补气,补血,温经的作用。此病针灸并用,且施以火针,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肝气犯胃:


主要症状是胀闷痛,痛在两胁,怒后加剧。


此病是肝气横逆使脾胃失和。此病治疗主要是疏肝和胃为主。


首先,点刺背俞穴,肝俞用泻法,脾俞胃俞穴用平补平泻法;然后,针刺中脘天枢关元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用泻法)。


4、脾胃虚弱


此症胃热,胃阴亏虚。治法上与上述治法大同小异,对症施治。其中,除胃热病之外,均针、灸并用,即加灸法


5、饮食不节


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痰生湿,治疗时除用以上治疗方法外,同时加用丰隆穴,以清痰湿。


下面就讲这个胃脘痛,这个病因病机就不说了。寒邪客胃,饮食伤胃,肝气犯胃。咱们说这个肝气犯胃怎么治?饮食伤胃怎么治?在这个讲这个之前,先讲一个特别简单有效的一个病,近似于胃痉挛吧,突然就疼起来了,他都直不起腰来了。像这种治疗方法就两个穴:左内关、右足三里。左内关一寸针直刺。不是像刚才治心脏的那根针三寸,斜刺。这就牵扯到一个问题,就这个穴位直刺它就治胃,斜刺它就治心。这个中间也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两个穴。这就突发的胃痉挛,也不见得是胃痉挛,就是寒邪凝结,饮食不节都可以用这种方法。


简单的介绍为什么扎?


脾胃问题就是一个脾升胃降,这个升降关系出现问题了就有病。关于脾升的问题,这就是偏离主要话题了。能说出多少个问题呀?下垂。胃下垂、子宫下垂,这就是脾气不升。比这轻微一点的,头蒙不清楚。肝可以造成脑部出现这种症状;脾也可以,脾不升某些原因就因为胃不降。怎么才能使胃降?采取一些手段,取什么穴位?就是治疗各种胃病最主要的一个穴就是中脘穴。像一般胃病治疗呢,我们就针灸并用,采取的穴位就是中脘天枢关元、两个内关、两个足三里、两个三阴交,严格一点再加上两个太冲。中间这四个穴呢一定要用灸法。我们现在采取的是灸盒,一个盒子上面有网子,装上艾灸,把这四个穴位都给扣上,现在好多都是用艾条,那个火力热力没有灸箱这个威力大,这是一组最简单最有效的一种治疗胃病的穴位。这个头脑不清楚,除了脾不升胃不降之外呢,还有一个不被大家重视的问题,就是大便不通,两个内关就变成了曲池合谷,下面这些照常,严重的呢可以加上上下巨虚,增强它这个脾胃蠕动功能,或者说治疗便秘就可以用这一套方法。所以说这个,他后来讲这个为什么越讲越多这病?就是这一个病又延伸到大便问题了。小孩也有一个消化问题,这个小孩疳积,针灸治疗疗效相当快,这也是不用几次,轻一些就一次就好,就是一个强通法,四缝放血。四缝点刺完了以后,挤出来的那个血液呢是淡黄色的,严重的就是黄水,就没有血,出点血就都是粉色的血,就把这些东西给它挤出来,病情就减轻或者消失了。小儿腹泻就这个曲池合谷不必行针,点刺不留针,基本上一次痊愈。曲池合谷这组穴位治疗的疾病太多了,以后还会陆陆续续的讲到曲池合谷的运用。


胃寒病的这个病人用灸法是很好的,大家回去以后可以自己制作一下这个灸盒,基本就是20㎝×20㎝这个方形,高度15㎝,给它中间加网,所谓网就是窗纱就行,制作很简单。


再有一个就是火针对于胃病的应用。在什么情况下用火针治疗胃病?对胃寒的病人。就是说这套方法实际上它也是一种健脾补胃的方法。这种方法还能治什么病呢?加一点穴位,再加一点膝关节的穴位、肘关节的穴位治疗痹症,也是这一套穴位,加上灸法膝关节也可以用火针毫针并用。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所以当这个人先天不足的时候,主要以补后天为主。


再一个就是太冲穴的应用。从中医基础理论来讲这肝和脾胃是一对相克的矛盾,从日常生活当中大家可能体会到,这人生气以后就不想吃饭,这就是那个肝气犯胃。普通的病可以不加这个太冲穴。这个普通胃病,但是如果加了以后就要手法,必须得泻肝补脾。在这个治疗脾胃病的时候,大伙这个中医理论这些基础的东西应当有一个概念,由于肝病引起的脾胃的病,中医理论叫“木克土”。所以在治疗胃病的时候,你除了这个补土以外,你还要泻它这个木。它因为两个人就跟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厉害,一个人温和,这厉害的老是欺他,说既要自己强大了,也要打击这个力量,这么一种治疗观点。但实施起来很简单,就是加上太冲。再严重一点的,这些了点刺背腧穴,肝俞泻法,脾俞胃俞,平补平泻,然后再翻过来还是那套穴(太冲穴用泻法)。这肝气犯胃里面其中有一套症状叫痛在两胁,就是除了胃部这个症状以外,两胁也胀痛胀满,可以加丘墟。这都是教材没有的,都是我发挥的讲。



第四节 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的病因多由肝经郁火和脾经湿热为主,人体感受火热邪时,引动肝火湿热蕴蒸而致。多发胸部,面部,腰部。带状疱疹是病毒感染皮肤的疾病。民间称“串腰龙”,文献上称“缠腰火丹”。对人体伤害可导致失明,肺炎,脑炎,运动神经麻痹,后遗顽固的神经痛,还可遗留疤痕。


1、病机


寒湿邪气被真阳驱赶于外泛于皮肤的表现。绝大部分都与熬夜劳累有关系。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今年有低龄化趋势。


2、治疗:


教科书中对带状疱疹的针灸治疗很简单。针刺曲池合谷支沟血海三阴交太冲穴位。多年临床治疗证明,此种治疗很难达到目的。


贺氏针灸三通法的治疗是以火针为主,沿着患处神经走向,火针点刺。在病变初期皮肤疱疹还不太明显,或者还不太多,火针点刺范围可超出疱疹边缘少许,同样神经走向点刺。毫针取局部阿是穴,并施以灸法。如病变在肋间,还针刺丘墟阳陵泉太冲,以达到根治的目的。此法,可以天天用,也可隔日用;病甚者需要天天治疗。火针可以隔日使用,避免感染。


带状疱疹,这种病在我的记忆里过去很少,现在是特别的多,可能是这个人的肝火比较大,就是在百姓俗称“串腰龙”。


带状疱疹,它长的典型部位是肋部,从前胸斜插到肋到后背。民间有一种说法,说两边一长到一接上这个人就不行了,这是一种误区,咱们作为医务人员,咱们不能这样说。它这肋间神经本来就是半支的,两边没有对接。从西医角度讲,带状疱疹就是病毒感染了神经,所以他两面不可能对上。


它应该在神经走向部位起这个红色的疱疹。这个痛苦很难形容这种病。


神经类的疾病针灸治疗比较有效的几个病,其中有这个三叉神经痛,还有串腰龙。都是相当痛苦,有的人就不可比喻了,或者说生不如死,就自杀的也有。


串腰龙是一种典型的这个肋部的发作病的时候这个民间的一种俗称。实际上任何部位都有,最严重的一个部位就是耳朵里面。耳朵眼里面,它不长很多,耳朵眼顶天就长一个,但是它造成的危害要比肋间还要大,因为这个病毒它离脑子太近,很多人由于耳朵里长带状疱疹它影响到颅底神经以后,没几天开始就面瘫,这种带状疱疹引起的面瘫特别难治。眼周围也有长的。


在这个贺氏针灸三通法挖掘整理火针技术之前,这个病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一般都是喝一些中药或者外敷一些膏药之类的,一些拔毒膏什么的,就是这些。但自从有了火针以后,这个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相当好。咱们以这个最典型的肋部带状疱疹来讲这个。它初起的时候可能就有两三个小红点,三五个面积很小,它先发一种痒的感觉,但是这种痒呢你不能去挠,你不能去碰,一碰了以后他就一种热辣辣的感觉,它因为沿着神经放射。在这个小红泡出来的时候,如果他去针灸科就诊的话,一次就痊愈。


火针就是在他发作的部位上,小红点上,就扎准一点,一针一个。需要注意的是呢他这病情在发展,他是沿着神经走向发展,所以当他出现这几个红点以后,他如果发展的话就向两边发展,所以在我们刺这个初起病者的时候,火针扎的范围一定要大于发作的这几个点。也就是说扎上这几个点以后,在他沿着神经走向的方向再延伸,再多扎几针。扎多少合适呢?基本就是10㎝左右。如果轻的,抵抗力好的,年轻一点,这一次就解决问题了。如果还不行,你就会发现你扎过的这个火针眼的部位,就是没有发作的好的皮肤的部位它这个形状第二天也像带状疱疹发作,也出现刚一开始发作那红点,它这火针针眼要比一般的针眼大多少倍,这个时候还需要继续扎着个发红的部位。


治疗带状疱疹主要以火针为主要手段。但是要想根治,尤其是一些老年性的这个,身体比较弱的人还需要辅助教材上说的这些穴位。那天讲了一个胁痛,一针一得里面有一个胁痛,两胁作痛,或者讲胃病的时候也讲了这胁痛,主要讲了一个丘墟穴。丘墟穴对这个两肋产生的一些症状胀满、痛、串着痛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所以带状疱疹这个毫针就说用微通法治疗的时候这个丘墟穴是不可缺的。在以前讲过这个曲池合谷的应用。大家看这个教材,治疗带状疱疹,并有针灸取穴也有曲池合谷。也就是说曲池合谷配合其它的穴位能治疗很多病。咱们这个几版教材上也有这个配方治疗带状疱疹的,没有提到用火针,他的教科书中就是介绍这几个穴,我们经过多年临床证明这几个穴根本没用,这些穴只是辅助火针来达到它的疗效。


扎这个得有一个注意事项,就是避免这个感染问题。天气凉爽的时候或者寒冷的时候还好说点,就这个夏天。这个火针眼在夏季针的时候,尤其前胸后背不暴露的部位,扎完以后,由于汗的作用,它的针眼会红,就好像被水淹了似的。所以这个带状疱疹它一年四季什么时候都可以得,你要夏天需要治疗的时候就注意一个感染,避免感染的问题。为了避免感染火针可以不用每次都扎,可以隔日一扎。它这火针因为烧红了刺破皮肤所以它不是像那个针呀扎那个橡胶,你拔出来以后洞穴就封闭了。因为它是烧红了,一扎以后,它给烫成了一个圆洞,所以这种伤口它是开放的,夏天就容易进去汗,汗里面又有碱又有盐,它这有时候火针留下的就像带状疱疹样红色的包块。



第五节 滑囊炎


病因:大多由损伤引起,有的是直接暴力损伤。劳损,跌打损伤,体重过胖等都会造成滑囊炎。今天主要讲膝关节的滑囊炎


膝关节的滑囊炎是极容易误诊的疾病。


主要表现:膝关节疼痛,肿胀,不能蹲起,上楼疼痛轻一些,下楼疼痛更甚。有的表现在腘窝疼痛,这样的疼痛极容易被诊断为风湿痹症,或骨关节病。切记,这个病不能按摩,要少活动,静养。这个病多发生在中年女性中较多。


初诊时让患者平卧,弯曲患侧。如果是滑囊炎,弯曲困难,疼痛难忍,这时推动脚踝致病人可以忍受的极限,手按在髌骨四周,如果是滑囊炎,那么髌骨外缘上方有明显凸起,手掌按压,感觉有很大弹性。这就说明是滑囊炎,但不能证明关节囊内有积液。此时推动脚踝,不能松动,用火针迅速点刺髌骨外缘的突起处,如有积液流出,就在患处点刺3~5针。此时仍推动脚踝不能放松,使膝关节保持一定的向外的压力,直到积液全部流出为止,然后放松脚踝,让患者自己慢慢的把脚伸直。此点刺火针的作用是为了放出积液和消炎。


火针治疗后,还要施用“微通法”治疗,以获得完满疗效。


微通法穴位:鹤顶、膝眼、犊鼻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如果患者脾阳虚还要加中脘天枢关元,能同时使用灸法效果更好。


此种方法适合隔日治疗。久治不愈者,火针治疗必须适量适时,可以多观察几天,施以毫针几天后,再用火针


第五个就是滑囊炎。大伙见过吗?治过吗?滑囊炎这个积液怎么治?它这个积液多的时候,他的膝盖就有一种肿胀感,他蹲呀、起呀,要用力的时候,他觉得关节有受阻一种闷胀的感觉。


这个西医遇到这种严重的包块,就是先打麻药,注射器往外抽,这抽就用很粗的那个大针头,一抽出来,完了把这个针管卸掉,下面放一个容器,让它往外流。除了这种方法以外就没有一种方法能让他水放出来。只有火针


这个扎之前检查很重要,主要一个姿势让他平卧,这腿蜷起来以后,他这个两腿合拢的时候他会受阻,和会疼痛。就是说需要护士,有辅助人员往里推这个腿。我那个是半开玩笑的跟他们讲,我说:“推到什么时候合适呢?”推到病人叫唤了:“哎呀!不行了。”合适了就。就给他固定住。这个时候你检查膝盖周围,有水的地方,他那个弹性很大,那个弹得幅度也很大。但是也有弹性很大,扎完以后没有水。但是他可能是滑囊炎,发炎了,快有水了。我们扎的严重的那个,扎上以后,因为它形成了向外的一个压力了,撅着以后,扎着最顶部,你觉得他哪最软的地方,火针,针一拔出来,往外喷一尺多高的水,一直往外喷。进针最少得一寸,因为他本身那地方就肿起来了,他又高起一块,所以它那个一寸二寸针都行,但是不要扎在骨头上。它里面是一个囊状物,你把这个底部囊给扎漏了,它形成压力,不见得出来,它往里去了。所以这个深浅很重要,根据这个病人的胖瘦。遇到那种喷水的那种,想不让它喷水让它流就一种方法,再多扎几针,它每个眼的压力都均匀了,它就往外流了。再有一种方法就是扎完了以后拿四号罐五号罐给他拔一罐,我们那抽最多的一共多半罐,都是透明的,你都看得见,那水越来越多。诸位考虑一下,这个这么难受,困难,痛苦,这个水放出来以后,病人下地走的感觉是什么呢?轻松。但是他退更痛。他因为干磨他的骨头,这种感觉。这时候,你要跟病人解释清楚,这是个必须过程,你原来里面有那么多水,你现在水出来了,你就觉得干了,实际上那不是关节里的水。但是病人他不理解,但是确实有这种干痛的感觉。所以就要咱不是骗他,反正就是善意的骗他,就是说你这关节里的水没了,你磨起来就痛。也有不痛的,也有下来就能走的。有的腿痛的走不了。


这个术后有一个问题,这健康谚语里有一句话叫生命在于运动。但是这个病你要明确的告诉他:“生命在于静止。”扎完以后不准活动,尽量少活动。但是你这个膝关节不可能你每天都卧床,也有走动。但是尽量要少负重,少站立,劳累。有条件呢,扎完以后用弹力绷带给缠上,目的就是一个,让它里面的滑囊憋了。它只要鼓着,里面有缝隙,人体就分泌液体来填充这一块。它这个注射器往外抽水为什么不能治疗这个病,只能缓解?就是像橡胶你扎一下,拔了针,橡胶自然就封闭了。这个滑囊只要你形成缝隙,只要它有空间,人体就会分泌液体填充。咱这火针烧红了扎以后,给这滑囊烫得就像蜂窝煤似的,它不可能再往里形成封闭状。但是这是当时产生的情况,第二天他的伤口会慢慢愈合,它还会封闭起来,但是它那个范围和容量就会减少。咱们这个扎的时候呢,第一次出针的时候,火针第一针瞄准的是最正中间十环的位置,完后往外四外扩大,你要找到这个囊的边缘。什么是它的边缘?扎每一次都流水,每一针都往外流水到不出水了,就出去了,出去这个囊了。你扎到任何一个位子他都流水,但是扎到这了,他不流水了,它在囊外了,就证实一下它这囊,到底病变位置有多大。完了具体上教科书上说的大伙要注意呀,就是扎完了以后推着,给他外部形成一个压力。从哪里来呢?从一个人推着他的脚踝,当火针扎上以后不能松,这脚踝一直是很紧张的状态,实际上就是髌骨往外顶这个囊的一个动力,向外的一个压力,让他把这水流出来。滑囊炎,这个扎完以后,完全水不流了,下面的手才能松开,让他减轻压力,不要让护士把他腿拉直,让他自己,他那腿已经伸不直了,都不会动了,让他自己一点点伸直了腿。伸直腿的目的就为了后面这些穴位,还要扎上。就这些鹤顶、膝眼、犊鼻这些穴位。这些穴位呀也治疗痹病,风寒湿痹,痹病的主要穴位。这个脾主四肢肌肉,所以说中医开药的时候,治疗一些痹病会开大量的健脾药,祛湿的药,祛风的药,但是他的在健脾基础上用这些药。所以在这里面,脾阳虚的加上中脘天枢关元。最好还得给他加上灸,灸法


告诉你,我对火针的认识,我的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能用毫针解决的我就绝不用火针。有些病就不能扎火针,记住一个病呀“丹毒”。如果你用火针扎了,你就得陪人这条腿。扎火针实际上是一种最危险的手术,所以原则是能不用就不用,实在没办法了再用,前提是能不用就不用。这丹毒后面好像没有,所以今天也说说丹毒这个病。丹毒用什么方法最好呢?是强通法,三棱针点刺放血。丹毒一般都发生在腿上多。三棱针点刺的部位也要注意,他一块病灶像一个国家似的,千万不要扎它的首都,就一直在它的边境线上扎。你是隔一天扎还是天天扎,你扎了第一次以后,你会有一个明显的感觉,你扎的第一次这个包围线他都有一个红色的一个瘢痕,就小伤疤,三棱针扎上以后,你就会觉得他那患侧面最少得进去一公分半,那个红色的那个就小一圈。你第二次再扎,他就不是小一公分半了,估计可能就是两公分多或者光剩中间核桃大一块了。我们扎这个没有超过三次的,三次基本都是扎不扎都行。


这人的腿呢,他这个丹毒,这块丹毒扎的时候在好坏交界这个地方,不能扎在这红色。为什么叫丹毒?它粉红色好看呀!不能扎在红色部位,得扎在好肉,好皮肤的部位。第二天来的时候,你看他扎的痕迹在这,他这个面积就缩小了。轻一点的身体好一点的,就围着它的外围扎这一下,第二天整个就没有了。但是你要是用这个火针扎这个丹毒,它从这个火针眼开始就溃烂了,完后整个腿会水肿起来,所以说这个火针不是万能的,但是离开火针是万万不能,该用得用。


你像有些脂肪瘤什么的,你用毫针扎跟本没有什么作用。你说讲滑囊炎又引出一个脂肪瘤来。脂肪瘤火针效果最好。我特别不爱扎那种,就是扎一次没有什么反应,扎两次中间好像有一块就是扎薄了,那么囊壁你再扎一次就破了,你挤吧,里面出来一些灰黑色的脂肪颗粒。为什么不愿扎呢?味道难闻极了。他那脂肪在那里多少年,十年二十年,在里面早就变质了,有的出来就跟脓一样似的。你刚得那个扎的脂肪是白色的或者淡黄色。


老师脂肪瘤是扎中间还是扎周围?扎中间。要是手法好一点的就是0.1毫米的位置上扎上三针,还得快。


刚才这个带状疱疹想起一个问题来。就说这个火针能治疗带状疱疹,我这一说,三个月了、半年了、三年了,我扎过二十年的,这个带状疱疹疼二十年,这个带状疱疹可以带你终身,临终你都不见的痊愈,有的那个。但是从皮肤表面没有任何区别,就正常皮肤,但就是比别人痛。还有脸上这带状疱疹,完全都好了,里面还痛,最后导致三叉神经痛了也有。就遇到这种陈旧性的这种病,这个火针扎完以后不是配有这些穴位吗?在这患面上再扎相应的毫针,就是原来他有病的部位。毫针,没有穴位阿是穴,根据人痛的宽度,你扎几排都行,有规则也行,没规则也行。还有在这个患面上,三棱针点刺拔罐放血的。这个一龙生九种,九样。我们家这哥几个全是跟我爸学的,哥五个,五个样,这个带状疱疹拔罐放血,就你们今天去的那儿,他那用。我从来没用过,我这是扎上火针以后再扎上毫针。他从来不这么扎。你看哥两都不一样,所以你们也得各取所长,各取所需。



第六节 荨麻疹


一、定义—荨麻疹又称“风疹块”、“风团疙瘩”。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以皮肤上出现鲜红色或苍白色片状疹块,并伴有瘙痒为特征。现在医学认为是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强而引起的局限性、一过性水肿反应。


二、临床表现


1、表现急性荨麻疹,发病急骤,皮肤突然出现形状不一、大小不等的风团,融合成片或孤立散在,0.2~10㎝都有。呈淡红色或白色,边界清楚,周围有红润,瘙痒不止。数小时内水肿减轻,变为红斑而渐消失,但伴随骚抓新的风团会陆续发生,此起彼伏,一日之内可发作数次。一般在两周内停止发作。


2、慢性荨麻疹,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风团时多时少,有的可有规律,如晨起或夜间加重,有的则无规律性。病情缠绵,反复发作,常多年不愈。


3、荨麻疹发生部位可局限于身体某部,也可泛发全身。如果发生于胃肠,可见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喉头黏膜受侵则胸闷、气喘、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


三、病因病机


风邪外袭:由于腠理疏松,卫外不固,而感受风邪,遏于皮肤而发病。


胃肠积热:膏粱厚味,鱼虾荤腥,胃肠积热,复感风邪,内不得泻,郁于肌肤而发为风疹。


四、分型


1、风热犯表

风团色红,灼热剧痒,遇热加重,发热,咽喉肿痛,苔薄黄,脉浮数。


2、风寒束表

风团色白,遇风寒加重,得暖则减,恶寒,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3、血虚风燥

风疹反复发作,迁延日久,午后或夜间加重,心烦少寐,口干,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


4、肠胃实热

风团色红,成块成片,脘腹疼痛恶心呕吐便秘或泄泻,苔薄黄,脉滑数。


五、治则


风热犯表疏风清热,只针不灸,泻法;风寒束表散寒解表,针灸并用,泻法;血虚风燥养血润燥、祛风止痒,以针刺为主,平补平泻;胃肠实热清热泻火、通调腑气,只针不灸,


(1)微通法:

主穴:曲池 合谷 血海 三阴交

风邪外袭:风市

胃肠积热:内廷

刺法:泻法。曲池血海三阴交直刺1~1.5寸;合谷直刺0.1~1寸,风市直刺1~2寸;内庭刺入0.5~0.8寸。

方义:曲池合谷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原穴,善于开泄散风清热;脾经之穴血海可清血中郁热,三阴交养血凉血。风邪较重时,取风市,顾其名,风市乃风之集市之意,为疏散风邪之要穴。内庭为胃经荥穴,善于清热通腑,泻之则胃肠积热可消。


(2)温通法:

法则:祛风清热,凉血止痒。

取穴: 主穴:曲池 血海

风邪外袭:风市

胃肠积热:内庭

刺法:以中粗火针,速刺法,点刺不留针。深度1~3分。

方义:曲池血海养血祛风,风市为疏散风邪之要穴。内庭足阳明胃经荥穴,善治胃肠积热。


(3)强通法:

刺法:以锋针点刺后挤出鲜血3~5滴,在一消毒干棉球按压。

方义:耳背部的青筋点刺放血为治疗各种瘙痒的经验穴。

取穴:重症:太阳尺泽足三里

急性:加肺俞

慢性:太阳 尺泽 委中 阴陵泉血海

肺俞 脾俞 胃俞 肾俞

加减:风邪犯表加大椎风门疏风清热、调和营卫;风寒束表加风门肺俞疏风散寒、调和营卫;血虚风燥加风门脾俞足三里益气养血、润燥祛风;胃肠实热,加内关支沟足三里清泻胃肠、通调腑气;喉头肿痒、呼吸困难加天突天容列缺照海清利咽喉;女性经期风疹伴月经不调加关元肝俞肾俞调理冲任。

刺法:泻法。曲池血海三阴交直刺1~1.5寸;合谷直刺0.5~1寸;风市直刺1~2寸;内庭刺入0.5~0.8寸。

方义:曲池合谷分别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原穴,善于开泄散风清热;脾经之穴血海可清血中郁热;三阴交养血凉血。风邪较重时,取风市,顾其名,风市乃风之集市之意,为疏散风邪之要穴。内庭为胃经荥穴,善于清热通腑,泻之则胃肠积热可消。


另外,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面部痤疮的治疗,与上述方法雷同,仅仅有些并需要火针点刺局部。不再累述。


荨麻疹,这个里面有很多病因,我看了看,甭管是分析它什么原因造成的,但是它的治疗方法就一个,我治疗这个病就是以放血为主。昨天也讲了这个背腧穴的放血,什么湿疹呀,什么牛皮癣呀,其中也包括这个荨麻疹。放血部位是要以大椎肝俞肾俞,也可以加上这个秉风


治疗荨麻疹两种刺法:


一种它是有像这个尺泽什么的,什么委中放血,我昨天讲课时讲了,我是最不愿意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挺吓人的,它出血量大,而且血量不容易把握,这止血带勒上以后,血管怒张以后,就跟那个点滴一样,扎进去,这针拔出来往外放血。我们放的是背上的这个血,按穴位,按他五脏六腑病灶的情况放血。他是捏起皮肤以后,像缝纫机似的点刺,这一下可能3~5下、5~7下,不要深了,深了很痛。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有些病不是放一次血就解决问题,说是需要放半年,我们说的半年就是治半年,一周放一次到两次,就像这样的。像扎这个穴位很准,我扎这个肝俞上,我每次都扎在肝俞上,像用不了一个月那准结一个大疤。它不像扎那个带状疱疹,必须扎在原来第一个针眼上,这个放这血必须得离开头一次的针眼1~2㎜。当然你需要反复治的时候,你再隔半个月以后再扎原来的针眼也没事了,他不会形成瘢痕。而且有时候这个你也不可能每次放血的时候都问人家是不是瘢痕体质。再有一个病人自己瘢痕体质自己都不知道,他是偶然的一次机会,磕破了,开刀呀结一个大疤,才知道自己有瘢痕体质。如果因为你这个给人放血结了瘢痕,比如后面放七罐出了七个疤,也不好看。我说的这种方法就是瘢痕体质都能放,浅刺大范围,浅刺是围绕这个穴位周边,但是下次再扎的时候他还有上次扎的痕迹,一定要躲开它,不要重复扎一个针眼。这种病人第一次放血的表现是这个血的颜色非常黑,由于他这个血脂的粘稠度,他有病了,咱们放这个毛细血管的血是微循环系统,他肯定出问题了,他才长这风疹呀,这个湿疹什么的,所以他那个血的颜色特别黑,而且出血量极小。这时候为了宣传,不是让病人知道他这个有病吗,你起完罐,让他自己看看血的颜色,他都会惊讶。这种病人血特别黑,最多了就整个七罐子下来3~5ml血,再少一点就达不到治疗目的了。


你看这个微通法这个取穴第一组还是曲池合谷曲池合谷也是一个降压的穴位组合,你血压低造成的那些症状跟高血压造成的症状全是用曲池合谷来调节,所以我昨天特别讲曲池合谷穴的组合,还有很多,以后再讲病例的时候再讲。


血海穴对这些皮肤类的疾病,如湿疹荨麻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全部用这个穴。血海在古代是个禁穴,是人的一个死穴,是不让扎的。当年它那个工业水平不高的时候,那针具可能太粗。我这有一套100多年前中国针灸大夫用的针,我给他们看了看。我说:“要用这种针给你们扎你们谁干?”像那毛皮针那么粗,用那么粗的针如果扎在血海穴这人就死了。这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死穴,就这个手五里,就用现代的针具就做成那么细的针也不能扎,我不知道教科书上有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手五里在哪?你们大伙试试这个位置,你别扎,你自己掐一下看难不难受?那个感觉是不一样的,他那个痛让你心特别烦的那种痛,我都不敢使劲捏我这,我捏我怕把我捏死。这武术呀,让人给拿住了,拿住了刁他的腕子,拿住他的肘,这时候掐的穴就是手五里穴,这人马上半边就没劲了。有人一拿住这个腕子,“啪”一下抓住这个肘了,大拇指上去就得掐他这个手五里位置,这么一用力,会点穴的人会这个,马上人就半边就不行了,所以以后不要扎这。但是专门一种胳膊痛,有这痛的,咱想别的招,咱从旁边扎,就躲这个穴,别直刺它。胳膊痛,你像掐都不好受,这扎上人就得晕,所以千万回去别试到底怎么样,容易出人命这个,这些教科书上都没有。你们亏得来了,到时候你们出事都不知道怎么出的。


这个荨麻疹有一个普遍的治疗办法就是忌口,什么鱼虾呀、辛辣食物、法物呀不让吃,但我的观点和他们不一样。我说通过我这治疗以后随便吃,想吃什么吃什么,什么辣的都可以。我的治疗原则就是,我这一边治你那一边长,一边长一边治,等你痊愈,这个治疗过程也是你一个脱敏的过程,如果你忌口的情况下治好了,只要他以后一吃这东西就犯,所以这个治疗方法也是脱敏的一个方法。


它这下面教材里有一个喉头肿痒,呼吸困难。遇到这样的寻麻疹病人我个人建议咱们别接,不是治不了。荨麻疹出现这种情况是一个什么问题呢?是他气管上肿起来了。如果他到你这治疗的时候,他是刚刚开始感到呼吸困难,你给他治的时候,他病情还继续发展,完全封闭上气管,窒息了。所以我建议遇到荨麻疹呼吸困难时咱们别接,让他去西医。先是脱敏呀!他如果发生问题,插管马上就行,咱没这条件,我是劝告各位,不要接这个麻烦。


第六节最后这两句话,就这种方法可以同时治疗湿疹、牛皮癣、神经性皮炎,脸上长青春痘。这些病方法差不多,仅仅有些病需要火针点刺局部。荨麻疹不用,湿疹需要,牛皮癣需要,神经性皮炎需要,面部痤疮需要,火针点刺局部。面部痤疮火针可有两种:一种就是咱们用的正常火针;再一种就是豪火针。小姑娘脸皮薄,有几个痘,你用一个火针一扎最后留一个疤,留一个黑点,它不是不可以消,它半年以后才消呢,这半年心里不好过,所以这时用豪火针,方法就温柔一点,疼痛感小一点。


关联词条:

  • # 贺普仁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