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胎位不正,是指妊娠后期,胎儿在母腹内位置不正常而言,亦称“胎位异常”。常见的有臀位、横位和枕后位等。古称“倒产”、“横产”、“偏产”。

 

胎位不正是引起难产原因之一,故在怀孕六、七个月以后,如发现有胎位异常情况,应设法及时纠正,以免分娩时发生难产

鉴别与治疗

常见证候


气滞胎位不正:妊娠后期,胎位异常,形体多黄瘦,面部隐隐带青,或胸闷,上腹部胀满不舒,或一侧胀满较剧,甚至胸腹胀痛,呼吸急促,舌苔薄白,脉细滑或兼弦。


脾湿胎位不正:妊娠后期,胎位异常,身体较胖,但肌肉不结实,身重力弱,不耐繁劳,或脘闷纳少,或食欲不振,或见浮肿,舌质胖淡,脉滑或兼濡。


气血两虚胎位不正:妊娠后期,胎位异常,肌肉消瘦,或体胖而不结实,少气乏力,易感疲劳,面色苍白,唇舌淡白,脉细滑而弱。


鉴别分析


气滞胎位不正与脾湿胎位不正:前者多由气机郁滞,胎儿转位受阻而引起;后者则多缘脾虚湿停,影响胎儿转位所致。气滞胎位不正,可见形体黄瘦,面部隐隐发青,或腹部胀满不舒,胸闷等;脾湿胎位不正则见形体肥胖身重力弱,或兼见浮肿,四肢困倦等。气滞胎位不正,治宜理气行滞,养血转胎,方用保产无忧方;脾湿胎位不正,治宜健脾利湿,养血补肾转胎,方用加味当归芍药散


气血两虚胎位不正:系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无力转位所致。其辨证要点是以形体消瘦,唇舌淡白少气乏力,不耐劳累为主要表现。治宜益气养血转胎,方用八珍汤加川断、枳壳,或用转胎汤亦可。


胎位不正,根据临床辨证是以气滞、脾湿居多,但有相当一部份病人,除胎位不正的主症外,其它症状并不明显,很难判断是气滞还是脾湿所致。临床体会尽管无证可辨,其治疗仍可选用保产无忧方或加味当归芍药散,常能收到满意效果。盖两方都具有理气、祛湿、养血的功能,但前方偏重理气,后方着重调血。因此可作为气滞胎位不正、脾湿胎位不正的通治方。

文献与评述

傅青主女科•产前后方症宜忌》:“横产者,儿居母腹,头上足下,产时则头向下,产母若用力逼之,胎转至半而横,当令产母安然仰卧,令其自顺。……当归、紫苏各三钱,长流水煎服即下。”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