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出处

《医林改错》

详细内容

[组成]

黄芪生,四两(120g)    当归尾二钱(6g)    赤芍一钱半(5g)    地龙去土,一钱(3g)    川芎一钱(3g)  红花一钱(3g)  桃仁一钱(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通络。


[主治]

中风之气虚血瘀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


[方解]

本方证由中风之后,正气亏虚,气虚血滞,脉络瘀阻所致。正气亏虚,不能行血,以致脉络瘀阻,筋脉肌肉失去濡养,故见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正如《灵枢·刺节真邪第七十五》所言:  “虚邪偏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荣卫,荣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气虚血瘀,舌本矢养,故语言謇涩;气虚矢于固摄,故口角流涎、小便频数、遗尿失禁;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气虚血瘀之象。本方证以气虚为本,血瘀为标,即王清任所谓“因虚致瘀”。治当以补气为主,活血通络为辅。本方重用生黄芪,补益元气,意在气旺则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活血通络而不伤血,用为臣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协同当归尾以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力专善走,周行全身,以行药力,亦为佐药。全方的配伍特点是:重用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伍,使气旺血行以治本,祛瘀通络以治标,标本兼顾;且补气而不壅滞,活血又不伤正。合而用之,则气旺、瘀消、络通,诸症向愈。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既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舌暗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  本方生黄芪用量独重,但开始可先用小量(一般从30-60g开始),效果不明显时,再逐渐增加。原方活血祛瘀药用量较轻,使用时,可根据病情适当加大。若半身不遂以上肢为主者,可加桑枝桂枝以引药上行,温经通络;下肢为主者,加牛膝杜仲以引药下行,补益肝肾;日久效果不显著者,加水蛭虻虫以破瘀通络;语言不利者.加石菖蒲郁金远志等以化痰开窍;口眼喁斜者,可合用牵正散以化痰通络;痰多者,加制半夏天竺黄以化痰;偏寒者,加熟附子以温阳散寒;脾胃虚弱者,加党参白术以补气健脾。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冠心病、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或单侧上肢、或下肢痿软等属气虚血瘀者。

4.使用注意  使用本方需久服才能有效,愈后还应继续服用,以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王氏谓:“服此方愈后,药不可断,或隔三五日吃一付,或七八日吃一付。”但若中风后半身不遂属阴虚阳亢,痰阻血瘀,见舌红苔黄、脉洪大有力者,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医林改错》卷下:“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喁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下肢痿废,小便频数,遗尿不禁。”

2.方论选录  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至清中叶王勋臣出,对于此证,专以气虚立论,谓人之元气,全体原十分,有时损去五分,所余五分,虽不能充体,犹可支持全身。而气虚者,经络必虚,有时气从经络处透过,并于一边,彼无气之边,即成偏枯。爰立补阳还五汤,方中重用黄芪四两,以峻补气分,此即东垣主气之说也。然王氏书中全未言脉象何如,若遇脉之虚而无力者,用其方原可见效;若其脉象实而有力,其人脑中多患充血,而复用黄芪之温而升补者,以助其血愈上行,必至凶危立见,此固不可不慎也。”

其他同名方

处方

黄耆120克(生)归尾6克 赤芍4.5克 地龙3克(去土)川芎3克 桃仁3克 红花3克

药理作用

(1)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浙江中医杂志》1986(3):110,中风患者血液处于"粘、浓、凝、聚"的倾向,运用本方后,能增加血小板内环磷酸腺甙的含量,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反应,抑制和溶解血栓,以改善微循环,促进侧枝循环。(2)对心、脑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 《中药通报》1987(2):51,补阳还五汤静脉注射,有缓慢、持久的降压作用,对麻醉家兔能显着地增强心肌收缩幅度,反映心肌耗氧量的心肌张力时间指数显着降低,心肌营养性血流量明显增加。(3)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陕西中医》1986(10):466,补阳还五汤能使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免疫器官重量增加,提高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而表明本方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学基础。

功能主治

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初得半身不遂,依本方加防风3克,服四五剂后去之;如已病三两个月,前医遵古方用寒凉药过多,加附子12~15克;如用散风药过多,加党参10~15克。主中风后遗症。正气亏虚,脉络瘀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苔白,脉缓。现用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半身瘫痪、截瘫,属气虚血瘀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注意

中风正气未虚或阴虚阳亢,风、火、痰、湿等余邪未尽者,均忌用。

备注

本方重用生黄耆大补元气,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行经络。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诸症自可渐愈。

摘录
  • 左半身水肿案(许继祥)
    张XX,女,41岁,农民。1976年9月15日初诊。患者素体阳虚,畏寒自汗,未经治疗。三月前因劳累后汗出受风,突见左半身水肿,步履正常,略感活动欠灵,日渐加重,遂去就医。经测定血压、胸透、心电图、血常...

    求道

    畅读VIP

    127

    0

  • 余瀛鳌:补阳还五汤学验心得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中风的名方,初见于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影响深广,方用“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钱半、地龙一钱(去土)、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謇涩,口角流...

    求道

    畅读VIP

    296

    0

  • 王伯章: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脑梗死合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案
    陈某,男性,时年82岁。  患者因右侧肢体麻木、乏力8天收入我科病房。其伴左侧肢体麻木、乏力,不能行走,语言不利,二便失禁,无意识丧失,无恶心呕吐,无口角流涎,无吞咽困难,胃纳及睡眠正常,舌淡暗苔白,...

    求道

    畅读VIP

    308

    0

  • 杨卓欣:益气活血通络治疗中风案
    宋某,女性,时年74岁,初诊:2016年6月20日。  2016年5月24日17时许无明显诱因下突发右侧肢体活动不利,言语不清,呕吐少许胃内容物,送至西医医院急诊就诊,予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急性脑梗...

    求道

    畅读VIP

    240

    0

  • 新加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
    组成:黄芪50g,赤芍20g,当归20g,甘草20g,川芎15g,桃仁15g,红花15g,葛根15g,地龙25g,丹参30g,白芍30g,全蝎6g,蜈蚣3条。方解: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气旺血行;当归...

    茯苓

    畅读VIP

    237

    0

  • 熊继柏医案:乳腺癌术后右手臂肿胀不遂案
    刘某,女,49岁,门诊病例。2005年5月15日初诊:诉1年前右乳房行乳腺癌切除术。术后右手臂肿胀麻木,不能抬举,不能弯曲。并逐渐发展为右手不能动作,右手指亦痿软无力,一切活动(包括穿衣服、写字、吃饭...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80

    0

  • 补阳还五汤治前列腺增生
    黄某,男,65岁,2002年12月19日初诊。患者自述小便频数近4年,最近半月加重,伴有排尿无力,淋漓不尽,尿道滴白,下腹胀痛,肢冷阳痿等。经外科检查确诊为前列腺增生(前列腺肥大),因其不愿手术治疗而...

    四君人参

    畅读VIP

    207

    0

  • 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偶得
    补阳还五汤方出清代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为治疗中风正气亏虚,瘀血阻络,半身不遂之良方。余秉承师训,临床应用数十年,确有起废扶羸之功,济世活人之力。 初用此方时,首先要看患者有无外感症状,如...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63

    0

  • 补阳还五汤治疗糖尿病下肢水肿、行动无力验案
    杨XX,男,61岁,农民,本县大寨乡飞翔村人。2013年11月22日初诊。患者患糖尿病10余年,一直在县医院内分泌科接受糖尿病专科医师治疗。近20多天出现双下肢水肿,并逐渐无力支撑身体,走路行动需用双...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563

    0

  • 陈玉峰中风医案一则
    吴xx,男,61岁,吉林省文化厅,干部。1978年8月某日晨起,家人发现老人未能起床,仍在深睡,唤之不醒,意识不清,即送医院,诊断为“脑血栓形成”。语言不清,右半身感觉消失,不能活动,口眼㖞斜,住院治...

    茯苓

    307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