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 寒湿壅滞
2.病因病机:寒湿秽浊之气壅滞中焦,阳气受遏,清浊不分,升降失司。
3.治法:散寒燥湿,芳香化浊。
(二) 阳虚阴盛
1.临床表现:吐泻不止,吐泻物如米泔水,面色苍白,目眶凹陷,指螺皱瘪,四肢厥冷,头面出汗,大汗淋漓,拘急转筋。舌质淡润,脉沉细,甚而微细欲绝。
3.治法:温中散寒,回阳救逆。
5.变通法:若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脉微细欲绝,甚而神志不清,血压下降者,用四逆加人参汤(《伤寒论》)回阳救逆。本证为寒霍乱重症阶段,肌肉脱削,身冷厥逆,汗多烦躁,口渴得饮即吐,不得误以为热证。其烦躁、口渴,为元气耗散、阴盛格阳之状,应以舌质淡润、脉沉微及四肢厥冷为依据,本于阳虚阴盛。若仓促之间,汤药不及,可急用艾灸神阙、关元、气海,温通阳气。并用行军散0.1g开水冲服,以辟秽开窍,或搐鼻开窍通络。
(三)湿热郁阻
3.治法:清热化湿,辟秽泄浊。
5.变通法:若汤药未及,可先服玉枢丹以辟秽止吐,后再服汤剂。若四肢厥冷,腹痛,口渴,手足爪甲、口唇青紫,呕吐臭秽,泻下臭恶,小便短,六脉俱伏,为热深厥深、真热假寒,可用白虎汤(《伤寒论》)合紫雪丹(《局方》),清热开窍。
(四)气机闭阻
2.病因病机:暑令秽浊疫疠之气壅塞,中焦气机闭阻,升降格拒,上下不通,是为干霍乱。
3.治法:辟秽解浊,理气宣通。
5.变通法:因邪气过盛,可先用行军散或红灵丹1g口服。亦可取以搐鼻,辟秽解毒。如汤药可进,而仍欲泻不出者,可用厚朴汤(《苏沈良方》),即高良姜、厚朴温中除满,玄明粉、大黄、槟榔、枳实泻下通便。如吐泻畅通,病势已减,用藿香正气散(《局方》)善后。在急性期宜配合刮瘫、针刺、拔罐、放血等外治法。
【针灸治疗】
(一)毫针法
疗程:每日2〜3次,腹泻严重时每2〜4小时治疗1次,待症状缓解后每日1次。
(二)刺血法(适于食物中毒)
疗程:每日2〜3次,腹泻严重时每2〜4小时治疗1次,待症状缓解后每日1次。
(三)刮痧及取嚏(适于干霍乱)
取穴:肩颈、脊背、胸前、胁肋、两肘臂、两胭窝等处。
文献与评述
霍乱多发生于夏秋季节,属急性时令疾病。应以预防为主,注意饮用水与食物的清洁、起居处所的环境卫生,亦即外避时邪、内慎饮食。发现有食物中毒、急性胃肠炎及真霍乱病人,必须与当地防疫卫生部门全力合作,积极救治,系统隔离,防止流行扩散,查明中毒原因。
霍乱吐泻主要分为三类。寒霍乱、热霍乱以急性吐泻交作为特点。寒霍乱之吐泻较缓,以吐泻物不甚臭秽,四肢清冷,舌淡苔白,脉微弱为特点。轻则藿香正气散芳化泄浊,重则用附子理中、四逆加人参温中回阳。热霍乱,吐泻急骤,以呕吐如喷,吐泻物臭秽,发热烦渴为特点。当用燃照汤、蚕矢汤清热化湿、辟秽化浊,若热深厥深、真热假寒则用白虎汤送服紫雪丹,清热泻火、开窍启闭。干霍乱,以腹部绞痛、烦躁闷乱,吐泻不得为特点,以辟秽解浊、理气宣通为法,宜配合刮期、针刺、放血等方法。
在临床上,霍乱吐泻要掌握发病特点与流行病史,注意与痢疾重症进行分别。同时,要注意阳虚阴盛之寒霍乱重症,有口渴、烦躁、发热之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者;湿热蕴盛之热霍乱重症,有四肢厥冷、六脉俱伏之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者。
赵献可治小儿吐泻案
一小儿患呕吐泻利,烦躁搐搦,或以为惊,或以为风,余见其口燥,手指茶壶,腹中鸣,出对诸医曰:易治也,借药笼中三味药足矣。用黄连五分、甘草三分、人参五分,水煎冷服,下咽顷刻,即睡而安。或问曰:黄连、甘草解...


求道

79

0
张继泽治疗吐泻医案二则
左:四十一岁吐泻、转筋减而不止,中脘闷甚,舌白尖绛,湿浊中滞而蕴热也,再拟方与之。金石斛三钱、 炒木瓜三钱、 酒炒当归、 焦半麴钱半、 杜藿梗三钱、赤茯苓三钱、 炒扁豆三钱、 炒黄芩钱半、青蒿梗钱半、...


求道
畅读VIP

619

0
余子修医案:五苓散治霍乱
医案:一九三二年,长洲后山村人黄中,一家大小十八人,患病,吐利并作,其中十六人服五苓散,一剂便愈;另二人服四逆汤(散剂),一服三钱,其中一人是孕妇,结果全家病愈。编者按:此案记录虽简单,但疗效惊人,全...


求道
畅读VIP

922

0
小儿吐泻急症案(温存厚)
子胞姪仁育,年甫三龄,体素孱弱,偶于夏日陡患上吐下泻、口渴不止之症。医用利水润燥止渴之剂不效,势甚危笃。适予公出归来,静揣此症,非利水润燥止渴能愈,当责之太阴。夫太阴者,湿土也,喜燥而恶湿。按此症乃湿...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61

0
民国名医刘蔚楚论治霍乱(孟繁甦)
导读:1920年代初期,河北张锡纯、江西陆晋笙、江苏杨如侯、广东刘蔚楚同负盛名,被称为当时全国“四大名医”。民国中医泰斗张锡纯在其代表作《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曾多次提到刘蔚楚及其著作《遇安斋证治丛录》。...

求道
畅读VIP

632

0
宣达渗利止吐泻
王某,男,13岁。2007年8月29日初诊,自入秋以来即感胃脘不适,时有吐泻,继之病情加重,现水浆入口即吐,米粒难进。口渴而喜饮,但愈饮愈渴,昼夜嗜睡,脉沉濡,舌红,苔白。此乃暑湿内蕴,胃阳不振,脾气...

四君人参
畅读VIP

425

0
足三里为主穴治疗常见病验案三则
足三里为足阳明经合穴,具有健脾益气,和胃调中之功,为强壮穴之一。金代著名针灸家马丹阳,在其《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中,对足三里的部位及功用作了精辟概括:“三里膝眼下,三寸两筋间。能通心腹胀,善治胃...

四君人参
畅读VIP

854

0
针灸名家解读:尺泽穴妙用
导读:尺泽为手太阴肺经之合穴,位于肘横纹正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自古至今,针灸名医取穴尺泽治疗某些临床病证,大多取得了立竿见影之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些古今医家针刺尺泽的经典医案!基础知识【穴...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39

0
竹叶石膏汤治吐泻
施启谟医案:徐某某,女,72岁。夏日吐泻不止,前医以桂附理中及真武汤与之服,反增烦躁,证势危笃,邀余诊治。症见面黑唇红,目赤声嘶、眼眶凹陷,头汗淋漓,肤冷肢厥,两足抽筋,口干舌燥,渴欲饮冷,指甲青紫,...


白术
签约讲师

684

0
四逆汤治霍乱
老中医医案:陈某,50岁,住大西门。陡然腹痛,吐泻大作。其子业医,投以藿香正气散,入口即吐,又进丁香、砂仁、柿蒂之属,亦无效。至黄昏时,四肢厥逆,两脚拘急,冷汗淋漓,气息低微,人事昏沉,病热危急,举家...


白术
签约讲师

639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