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惠》卷七十七:当归散

处方

当归3分(锉,微炒),熟干地黄1两,鹿茸3分(去毛,涂酥炙),白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艾叶2两(微炒),甜葶苈根3分,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黄芩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损胎后,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七

御药院方》卷九: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牛膝(生)1两,细辛半两,丁香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血气不调,风毒攻注,齿龈肿闷生疮,时有脓血,或成齿漏,久而不愈。

用法用量

每用指蘸贴于齿龈病处,吐津咽津不妨,不拘时候。

摘录
御药院方》卷九

《圣惠》卷六:当归散

处方

当归半两(锉,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3分,干姜半两(炮裂,锉),白术半两,白茯苓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芎半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细辛半两,白芍药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肺脏伤风冷,鼻中多涕,四肢疼痛,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当归汤(《圣济总录》卷十三)、当归人参汤《圣济总录》卷四十九)。

摘录
《圣惠》卷六

《圣惠》卷四十三: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桔梗1两(去芦头),赤芍药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鹤虱1两,人参1两(去芦头),桂心1两,槟榔2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诸虫心痛,多吐不食。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圣惠》卷七十一:当归散

处方

当归3分(锉,微炒),甘草1两(锉),川芒消1两,黄连3分(去须),黄药3分,川大黄1两,蒲公英3分,玄参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散毒气,止疼痛。主妇人乳生结核,疼痛

用法用量

用鸡子白调为膏,于生绢上涂贴。取效为度。

摘录
《圣惠》卷七十一

《圣惠》卷二十三:当归散

处方

当归2两(锉,微炒),麻黄4两(去根节),桂心2两,芎1两,海桐皮1两(锉),干姜1两(炮裂,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独活2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中风,四肢不仁,及不能语,但拘挛背痛,不得转侧。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三

医学集成》卷三:当归散

处方

当归白芍人参玉竹羌活防风、炙草。

功能主治

风寒偏盛,发为刚痉,头摇口噤,脊背反张,项强拘急,转侧艰难,身热足寒,目面赤色,无汗者。

摘录
医学集成》卷三

《千金》卷三:当归散

处方

当归2两,黄芩2两,芍药1两6铢,猬皮半两,牡蛎2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阴脱。

用法用量
注意

禁举重;忌登高。

摘录
《千金》卷三

《幼幼新书》卷七引《肘后方》:当归散

处方

当归(末之)小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喜啼。

用法用量

以乳汁咽之,日夜3-4度。若不愈,当归半两,小胠卵1具,并切之,以酒1升2合同煮,取8合,服半合至1合,随儿大小,日3夜4。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七引《肘后方》

《圣惠》卷七十五: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芎1两,黄芩半两,熟干地黄1两半,伏龙肝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妊娠劳热,胎动不安,下血,腹痛不止,心中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淡竹茹1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七十五:当归散

处方

当归3分(锉,微炒),白龙骨半两,熟干地黄1两,地榆3分(锉),阿胶3分(捣碎,炒令黄燥),白芍药半两,干姜半两(炮裂,锉),蒲黄半两,熟艾半两(微炒),牛角(角思??)1两半(炙令黄)。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妊娠因损动,下血,腹痛不止。

用法用量

地榆当归散(《鸡峰》卷十五)。

摘录
《圣惠》卷七十五

《理伤续断方》:当归散

处方

泽兰10两,川当归10两,芍药5两,白芷5两,川芎5两,肉桂(去粗皮)5两,川续断10两,牛膝10两,川乌3两,川椒(去目)3两,桔梗4两,甘草4两,白杨皮(不用亦可),细辛5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续筋接骨。主打扑伤损,皮肉破碎,筋骨寸断,瘀壅滞结,肿不散,或作痈疽,疼痛至甚;因损后中风,手足痿痹,不能举动,筋骨缝纵,挛缩不舒,及劳役所损,肩背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热酒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理伤续断方》

《麻症集成》卷四:当归散

处方

油归、尖生(地)、知母滑石、川贝、黄芩瓜蒌大黄、酒芍、甘草

功能主治

牙疳便闭,胃中腐烂,内毒上冲。

摘录
《麻症集成》卷四

《圣惠》卷四十三:当归散

处方

当归1两(锉,微炒),赤茯苓1两,桔梗1两(去芦头),青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高良姜1两(锉),槟榔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心腹气滞,卒胀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十三

《金匮》卷下:当归散

别名
处方

当归1斤,黄芩1斤,芍药1斤,芎1斤,白术半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养血清热安胎,快利恶露。主孕妇血少有热,胎动不安,素有堕胎之患;月经不调,腰腹疼痛

临床应用

堕胎《古今医案按》:一妇年三十余,或经住,或成形未具,其胎必堕。察其性急多怒,色黑气实,此相火太盛,不能生气化胎,反食气伤精故也。因令住经第二月,用黄芩白术当归甘草,服至三月尽,止药,后生一子。

用法用量

芍药汤《永类钤方》卷十八)。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胎丸”(见《回春》)、“五味安胎丸”(见《东医宝鉴·杂病篇》)。《鸡峰》本方用法:用温童便或酒调下二钱。

各家论述

1.《医方集解》:此足太阴,厥阴,冲任药也。冲任血盛,则能养胎而胎安。芎、归、芍药能养血而益冲任;又怀妊宜清热凉血,血不妄行则胎安;黄芩养阴退阳,能除胃热,白术补脾燥湿,亦除胃热;脾胃健则能运化精微,取汁为血以养胎,自无恶阻呕逆之患矣。

2.《金匮要略心典》:妊娠之后,最虑湿热伤动胎气,故于芎、归、芍药养血之中,用白术除湿,黄芩除热。丹溪称黄芩白术为安胎之圣药。夫芩、术非能安胎者,去其湿热而胎自安耳。

3.《金匮要略方义》:本方用药,具安胎之常法。方中以当归白芍养血益阴;配以川芎,又可调肝和血,使肝血充盈,肝气条达;复以黄芩清热,白术去湿,使湿去热清、血气调和,则胎元自安,母体无恙;且胎系于脾,白术更有健脾益胃之功,既实脾气以固胎,又助后天以培本,俾胎得其养。孕妇体壮,非但胎前安然,即产后亦少生诸疾。

摘录
《金匮》卷下

汉·《金匮要略》当归散

组成

当归黄芩、芍药、川芎各一斤(各500克),白术半斤(250克)。

用法

为末,每次1.5克,每日2次口服。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汤剂常用量,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养血安胎,清热调经。

主治

妊娠血虚有热,症见胎动不安难产或月经先期腹痛,或产后虚弱、恶露不行,舌红、脉滑小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胎动不安等病症。

胎动不安:本方加味治疗60例,疗程1周。以阴道出血停止,症状消失,HCG值在同期妊娠正常值范围内,多普勒诊断仪测得胎心或B超检得活胎为有效标准。结果:有效5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1%。(《湖南中医杂志》2004年第4期)

方解

当归散主要用于血虚胎动不安之证。方用当归、芍药、川芎养血和血,合黄芩白术安胎。如见腰酸加桑寄生菟丝子;泛恶加苏梗、砂仁;见红去川芎,加阿胶苎麻根

现代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本方能够增加胎仔体重,子宫重,胎盘重,不同程度改善胚胎发育和子宫胎盘营养供应;在免疫、镇痛和抗子宫收缩、提高受孕率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方歌

当归散用一斤芎,斤归芍芩八术从,血虚湿热之胎动,常服此方可建功。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