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Dì Yú

别名

白地榆、鼠尾地榆(《滇南本草》),涩地榆(《贵州民间方药集》),马连鞍薯(《广西中兽医药植》),山红枣根(《河北药材》),赤地愉、紫地榆(《中药志》),枣儿红(《贵阳民间药草》),岩地芨、红地榆(《湖南药物志》),水橄榄根、花椒地输、线形地榆、水槟榔、山枣参、黄根子、蕨苗参(《云南中草药》)。

释名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九•地榆》引陶弘景语曰:“叶似榆而长,初生布地而花子紫黑色如豉,故名玉豉。”《本草纲目•卷十二•地榆》云:“按外丹方言地榆一名酸赭,其味酸,其色赭故也。”

来源及植物形态

地榆,始载于《本经》。为蔷薇科植物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或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ü et Li的干燥根。前者产于我国南北各地;后者主产于安徽、浙江、江苏、江西等地。


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


长叶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 L.var.longifolia(Bert.)Yü et Li

采制

春季发芽前或秋季苗枯萎后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洗净晒干。


地榆:拣去杂质,用水洗净,稍浸泡,润透,切成厚片,晒干。


地榆炭:取地榆片置锅内炒至外衣变为黑色,内部老黄色,喷洒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

性味:苦酸,寒。

①《本经》:"味苦,微寒。"

②《别录》:"甘酸,无毒。"

③《滇南本草》:"苦涩,温。"


归经:入肝、大肠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大肠、肝二经。"

②《本草经疏》:"入足厥阴,少阴,手、足阳明经。"

③《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能主治

凉血上血,清热解毒。治吐血,衄血,血痢,崩漏肠风,痔漏,痈肿,湿疹,金疮,烧伤。


1.地榆味苦而带酸涩,性属寒凉,善人血分,有凉血泄热、收敛止血之功,可用于多种出血证,如 《本草纲目•卷十二•地榆》载 《太平圣惠方》即以一味地榆用米醋煮汁服,治吐血及妇人漏下不止。然本品性沉降而走下焦,在临床使用时,主要用治下焦血热或湿热蕴结所致的疾患,如便血尿血痔疮出血、血痢及妇女崩漏等症。宋代苏颂在《本草图经》中说:“古者断下多用之。”是概括前人长期运用地榆的临床实践经验而言。①下焦血热或湿热蕴结大肠所致的便血、痔血,以下血鲜红或先血后便为主症者,用本品可凉血止血。如 《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地榆甘草汤,以之与甘草砂仁同用,治便血腹痛;若血热便血,证情较重者,可取本品配合生地白芍、黄苓、槐花等药同用,如 《景岳全书•新方八阵(寒阵)》约营煎。对痔疮出血,可用地榆槐角防风、黄苓、枳壳等配伍,如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八》槐角丸。②湿热疫毒,蕴积肠道,而致下痢腹痛里急后重,泻下脓血者,用本品既可清热解毒,又可凉血止血、收敛止泻。如 《圣济总录•卷第七十六•血痢》地榆汤,以之与甘草合用,治血痢不止。对泻痢或血痢经久不愈者,可用地榆配伍黄连木香乌梅诃子肉等药,方如《证治准绳•类方•第六册》地榆丸。③妇女崩漏下血,月经过多,血色鲜红,属血热为患者,用之可凉血清热,止血断下。《太平圣惠方•卷第七十三•治妇人漏下五色诸方》以地榆同醋煎服,治妇人漏下赤色不止。若血中热甚,量多色红,口燥唇焦,又宜与黄苓、生地、牡丹皮、莲须等同用,方 如 《女科辑要•卷上》治崩证极验方。本品亦有用治胎漏下血者,《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七•治妊娠堕胎后血下不止诸方》地榆散以之与炒艾叶阿胶白术当归等相合为末,粥饮调服,治妊娠损胎,下血不止,腹中疼痛


2.地榆能泻火解毒,凉血泄热,并有酸涩收敛作用,常作疡科外治之用。①地榆是治烧伤、烫伤之要药。取生地榆研极细粉末,单味或与大黄粉配合调敷,用于I-1V度烧烫伤创面,能使渗出减少,疼痛减轻,愈合加速。②用于痈疽肿毒初起未成脓者,本品可凉血泄热,使其热散毒解而肿消。如 《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卷十八》治小儿面疮,掀赤肿痛,用单味地榆煎汁,或渍之,或温洗,或湿敷之。③用于皮肤湿疹、皮肤溃烂,赤肿作痒,渗水糜烂者,能清热收湿,止痒敛疮。《备急千金要方•卷五下•杂病第九》治小儿湿疮,以地榆煮浓汁,外洗。也可与苦参同煎后,以纱布蘸药汁湿敷患处。或与煨石膏、枯矶,研粉末,撒于患处。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10~15g,入汤剂,大剂量可用至30g;亦入丸、散。研末吞服,每次1.5~3g,每日1~3次;鲜品可捣汁饮。生用味苦酸,性微寒,以凉血解毒力胜。炭药味苦酸涩,性微寒偏平,止血力强。


外用:适量,可水煎为洗渍药及湿敷药;研末为掺药及涂敷药料;鲜品可捣汁外敷。


注意:

1.本品性凉酸涩,凡虚寒性的便血、下痢、崩漏、出血有瘀者,宜慎用。《本草经疏•卷九》认为“胎产虚寒泄泻,血崩脾虚泄泻”;《本草汇言》认为“痈疮久病无火,并阳衰血证”禁用之。

2.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不宜使用地榆制剂外涂,以防其所含鞣质被大量吸收而引起中毒性肝炎。

3.《医学入门•卷二》:“热痢初起亦不可用,恐涩早也。”本品酸涩,对热痢初起者,不宜单独应用。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妇人乳痓痛,七伤,带下病,止痛,除恶肉,止汗,疗金疮。"


2.《别录》:"止脓血,诸瘘,恶疮,消酒,除消渴,补绝伤,产后内塞,可作金疮膏。""主内漏不止,血不足。"


3.《药性论》:"止血痢蚀脓。"


4.《唐本草》:"主带下十二病。"


5.《日华子本草》:"排脓,止吐血,鼻洪,月经不止,血崩,产前后诸血疾,赤白痢并水泻,浓煎止肠风。"


6.《开宝本草》:"别本注云,止冷热痢及疳痢热。"


7.李杲;"治胆气不足。"


8.《滇南本草》:"治酒寒,面寒疼,肚腹疼。"


9.《纲目》:"汁酿酒:治风痹,补脑。捣汁涂虎、犬、蛇.虫伤。"


10.《纲目》:地榆,除下焦热,治大小便血证。止血,取上截切片炒用,其梢则能行血,不可不知。杨士瀛云:诸疮痛者加地榆,痒者加黄芩


11.《本草求真》:地榆,诸书皆言因其苦寒,则能入于下焦血分除热,俾热悉从下解。又言性沉而涩,凡人症患吐衄崩中肠风血痢等症,得此则能涩血不解。按此不无两歧,讵知其热不除,则血不止,其热既清,则血自安,且其性主收敛,既能清降,又能收涩,则清不虑其过泄,涩亦不虑其或滞,实力解热止血药也。


12.《本经续疏》:地榆者不治别因之带下,并不治七伤带下病之不痛者,惟能称七伤带下病止痛,又可见矣。何况血去气散,风乘虚入而为恶肉,风乘营卫之相遭而鼓荡为汗,金疮被风而痛不可瘳,不皆为地榆所属耶?《别录》之止脓血、诸痿、恶疮、热疮,产后内塞作金疮膏,皆于《本经》推类言之。惟消酒、除消渴、补绝伤。则其义若别有在者,然气盛而鼓风入血,何异血虚而风乘以入,风入而更耗其血,何异风入而大耗其津液,风横梗于气血之间,何异气血之不相续,则仍是血虚气违为根本,风气搅扰于其间乃为病,而治之以化风气为生气,致气血使调和得巽而相入矣。


13.《本草选旨》:地榆,以之止血,取上截炒用。以之行血、取下截生用。以之敛血,则同归、芍。以之清热,则同归、连。以之治湿,则同归、芩。以之治血中之痛,则同归、萸。以之温经而益血,则同归、姜。大抵酸敛寒收之剂,得补则守,得寒则凝,得温暖而益血归经,在善用者自得之而已。


14.《本草正义》:地榆苦寒,为凉血之专剂。妇人乳痛带下,多由于肝经郁火不疏,苦寒以清泄之,则肝气疏达,斯痛可已而带可止;然气滞痰凝之乳痛,及气虚不摄之带下,非其治也。止痛除恶肉,皆以外疡言之,血热火盛,则痛而多恶肉,地榆清热凉血,故止疡患作痛,而能除恶肉。《本经》又疗金疮,《别录》谓止脓血,恶疮热疮,可作金疮膏,皆即此清火凉血之功用。且所谓主七伤,补绝伤,亦皆指外疡言之,非谓地榆苦寒,能治虚损之劳伤也。止汗而除消渴,皆寒以胜热之效。消酒者,即苦寒以胜湿退热也。


15.《本草正》:"清火明日。治带浊痔漏,产后阴气散失。亦敛盗汗,疗热痞。"


16.《药品化义》:"解诸热毒痈。"


17.《药物图考》:"调敷汤火伤,疳疮溃烂。"


18.《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治胃痛,胃肠出血。"

按语备注

1.地榆性寒而降,功能凉血止血,可用于多种出血证,尤以治下焦血热出血诸证为主,有 “古者断下多用之”之说。用治便血,古代多用地榆炒炭。经研究证实,地榆炒炭后,不仅保存了生地榆的止血作用,又可释放出可溶性钙,使其止血作用较生品为强。然可溶性钙含量的多少,则与炒炭的“存性”程度有关,以外部大部分呈黑色,内部焦黄色,小部分炭化为最佳。


2.过去一般用治便血,多用地榆炒炭。近年来经临床实践,体会到用生地榆治便血,也有一定效果。


3.本品在临床上应用比较广泛,除用于止血之外,还可应用于痢疾、烧伤、皮炎、湿疹狂犬病等。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