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周凤梧:杏林春暖忆旧迹

求道

浏览:176

时间:2023-12-22

我生在一个三世为医的家庭里,曾祖、祖父、伯父都是中医,在当地均有盛名。我十六岁高小毕业后,因无力上攻,不得不图谋前途找条生路。在亲族的影响下,立志学医。此时,前辈俱已作古,便从先伯的弟子、表兄张文奇学习。


启蒙一席话


表兄张文奇是前清末科库生出身,工书画,博览群书,医学造诣颇深,借广益堂药店坐堂执业,名噪城邑。他虽是秀才,但思想并不老朽。当时,国家正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悲惨境地,西风东渐,群相效颦,中医地位,日趋消沉,中西垢骂,斗争激烈,对此时此势,表兄不胜感慨。记得他有以下的议论:医学是科学,原不应有什么国界。中医、西医皆以治疗人类疾病为目的。中国医学历史悠久,由于历史的原因,形成了独特的流派。不仅有独特的理论体系,也有独特的药物和技术,它也是科学。在中华民族丰厚的遗产中,中国医药学是最可宝贵的遗产之一。我们应当为此感到自豪,应当努力加以研究和发扬。表哥的分析,对于我坚定学习中医的信心和决心,起了很大作用。


对于如何学成一个学有渊源、根深蒂固而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的医生,表兄以为非系统学习经典、打下坚实的基础不可。他说,《内经》、《伤寒》、《金匮》、《本草》等,都属必读范畴。学习时除吃透精神外,对某些章节、条文和方药,还必须下一番背诵强记的功夫。表兄指出,有的古典著作的成书有一定历史背景,往往掺杂了一些方士的话语,甚至有些荒诞不经之处。这是方士们怕平坦正直的医理不动人听,才拿出些玄学的话头来附会;也有的后世医家由于理解不深、说不出医理,就假借玄学来说明一下;还有的后人借着玄学瞎说一通,借以提高自己的身价。对于种种穿凿附会的东西,大可不必采纳。当然,有些地方良秀混杂、真伪难辨,须下一番分析的功夫,不能简单贬斥。至于象"玉女煎"、"三拗汤"之类的方名,乍看上去难以知道它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只要实践证明有效,也就不必在方名上过下推敲的功夫了。总之,中医不是玄学,也不是高谈空理的哲学,而是实用科学。学中医要从实用出发,不要咬文嚼字钻牛角。此外,今人学习中医,还有开辟进取、发扬光大的使命,继承古人又不泥于古训,才能有所成就。


表兄的一席启蒙话,帮助我奠定了正确的学习态度。


习读医籍的体会


我的学习方式,是以自学为主,集中问题,利用晚间请表兄答疑析难。在四年多的时间里,先后学习了《内经知要》、张马合注《黄帝内经素问》、《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浅注》、《濒湖脉学》、《辨舌指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伤寒论类方》,背诵了《药性总赋》、《汤头歌诀》等等。


现在大家承认是医经的,只有《内经》和《难经》。《内经》里分成两大部分,一叫《素问》、一叫《灵枢》素问是讲生理、病理、诊法、治则的,是中医基本理论的根据,是学习中医的必读之书。《灵枢》和《素问》在祖国医学中,同样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特别对经络和针灸的研究,更为重要。《难经》以阐明《内经》的要旨为主,其对脉诊的论述,尤为精湛,有创造性的立说。对三焦命门的学说,提出了新的论点。此书对深入研究中医理论,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有着重要的意义。但这两部书词旨古奥,有些章句乍读常常百思莫解,尤其是运气学说等。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等句,和《素问.六微旨大论》中"显明之右,君火之位也。君火之右,退行一步,相火治之。复行一步,土气治之......"等句,读来直如堕五里雾中。在这种情况下,尽管教者口中昭昭,无奈听者心内味昧。怎么办?我的办法是先选择较为通达的部分学习;暂时搞不通的,只有留待以后触类旁通。至于司天在泉、主气客气相加临等运气学说,正如叶霖所说:"运气之学,白首难穷,固不可不知,亦不可深泥。用以冠冕门面,此近来著书陋习,姑不足怪。若谓细考经注,便知某年某气,即见某病,而应如桴鼓,特大言欺世耳。"诚哉斯言!我以为,不能认为既称医经,就绝对一切不可违背。


东汉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十书,经晋太医王叔和编次之后,第一个注解的就是金代成无己。他不象后人那样自作聪明地乱加己见,仅按《伤寒论》原意,加一个解释。有人以为他很少发挥,其实这正是他诚实可靠的地方。但是,学习《伤寒论》,切忌拘泥不化。前人曾说:"伤寒非奇疾也,《伤寒论》非奇书也。仲景撰其所见,笔之于书。非既有此书,而天下之人依书而病也。"这正说明,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使学者有阶可升,至神明变化,出乎规矩之外,而仍不离乎规矩之中,所谓"从心所欲不逾矩"。


《金匮要略》一书,也是张仲景所作。《伤寒论》所治的病以伤寒为主;《金匮要略》所治的是各种杂病。后来各种医书,在辨证立法、组方遣药的法则方面,皆超不出这两书的范围。中医学虽历代名家辈出,但其学说的基本理法都是一致的。清代陈修园说过:"学者必先读《伤寒论》,再读此书(指《金匮要略),方能理会。盖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金匮》以《伤寒论》既有明文不复再赘,读者当随症按定六经为大主脑,而后认症处方,才得其谛。"这实在是读《金匮要略》的法子。《金匮要略浅注》陈修园集诸家之说而著,比较浅近易解,适合初学。


切脉四诊之一,必然要学。讨论切脉的书非常之多。脉学之源,当然还是《内经》;《难经》上也畅谈脉理。关于以脉定脏腑的部位,还是导源于《内经》。如《素问·脉要精微论篇》上说:"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膈;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中事也。"后来的《濒湖脉学》,和李延是的《脉诀汇辨》所定部位,皆是和《内经》上的定法差不多。李延昰的《脉诀汇辨》说得很清楚:"包络与心,左寸之应;惟胆与肝,左关所认;膀膀及肾,左尺为定。胸中及肺,右寸昭然;胃与脾脉,属在右关;大肠并肾,右尺斑斑。"这种分配脏腑的法子,实用起来最为合适,我在临床上就采用这种学说。


王叔和还著有《脉经》,明·李时珍说,这部书并非王叔和所作,书中的话不很可靠,李时珍自己作的《濒湖脉学》,把脉分成二十七种。陈修园说,这一部书很有道理,所以后世学医者多选此本。脉的名称太多,不容易记忆,第一步只要记得以下几种就可以了,即浮、沉、迟、数、虚、实、滑、濇,再加上芤、促、结、代,一共十二种也就够用了。用这些脉可以配出好多样子来,比如"实"上加"浮",就是"洪"脉;"沉"加上"实",就是"牢"脉。细心地体会起来,就可以辨出种种的病症。学辨脉的方法,只有多诊脉,单看书是没有用的。


舌诊切脉一样的重要。《内经》、《难经》伤寒论》上,都没有提舌苔,其实舌苔关系很大。因为舌体在口腔里面,和脏腑的关系密切,脏腑有了病症,从舌苔上可以看得出来。尤其从舌苔上可以看出险症来。《辨舌指南》上说:"纯熟白苔舌:白苔老极,如煮熟相似,到底不变,厚如物裹舌者。此舌多心气绝,而肺之真脏色见也。因食瓜果冷水冷物,胃气先伤,阳气不得发越所致,为必死之候。急用枳实理中,间有生者。""黄苔黑斑舌:全舌黄燥,间生黑斑无津。黄苔中乱生黑斑者,必大渴谵语身不发斑,大承气汤下之;如脉涩谵语循衣摸床,身黄斑黑者,俱不治;下出稀黑粪者死。""红细枯长舌:舌色干红,枯而细长。乃少阴之气绝于内而不上于舌也,虽无危症,脉若衰绝,朝夕恐难保矣。"诊舌之重要有如上述,故临床上舍脉从苔之症,是屡见不鲜的。《辨舌指南》乃民初曹炳章所著,书中列章分节,条目井然,且有论有图,有治法,有医案,又有方药,能使后学辨舌察病,审病用药,不致茫无依据。


中药学古称"本草"。自东汉《神农本草经》问世之后,历代本草著者颇不乏人。后世便于阅读而切合实用者,当推清代汪昂的《本草备要》。这部书的优点,不仅所选者为临床常用药物,而且删掉了历代本草荒诞不经的东西。后来吴仪洛就拿这部书做底本,经过增删改,写成一部《本草从新》,后学很乐于研读。现在出版的《中药学》,是按药物功效分类编写的,较之古本草有很大进步,即更接近临床且易于记忆。在学中药的过程中,主要是记熟每味药的性昧归经、功效主治、配伍关系、药性对比等。一般掌握三百至四百味常用药即已够用。但初学时背这么多药是困难的,还须临床时反复温习,始能运用裕如。想一劳永逸,是不现实的。


仲景《伤寒论六经分证处方,是体现中医辨证论治思想的典范。六经各有其主病,病各有其主证,证各有其主方,方各有其主药。与此情况相适应,则一方除有主药外,还有随证立方、依方加减的规律。这里既贯穿着明确的原则性,又包含着高度的灵活性。《伤寒论》一百一十二方莫不如此,因此号称为中医治病群方之祖。清代徐洄溪乃以是书方名编次,不类经而类方,且繁征博引,撰成《伤寒论类方》一书,意在方以类从,使人可按证求方,而不必循经以求证,可谓后学见证施治之准绳,遣药组方之基础。然潜心经方,未必尽合时宜。故专读仲景书不读后贤书不可,仅读后贤而不读仲景又不可。二者兼备,临证方可有济。


虚心受益多


历时四年多,把经典学了一遍,打下了一定基础。于是跃跃欲试,总想把学到的理论验证于临床,亲友间偶有小恙者,便毛遂自荐,投药奔走。今日诊治,翌必往视,方释牵怀。无如取效者甚少,得验者不多,甚而也有束手无策者。在这种情况下,我便多方求教,不耻下问,以解迷惑。举例如下:①张某,男,二十六岁,体硕身壮,病已三日,六脉洪数,舌苔黄厚,脊背恶寒,统体灼热,头痛身痛目赤不渴,闷烦泛哕,但喜食冷物,大便尚调,小便短赤,吐痰带血。检前医处方,乃小青龙汤加良姜、砂仁陈皮等。方中桂枝用至四钱,麻黄二钱,芍药五钱。阅方殊为惊骇,已知上述症状实为药误,爱拟小柴胡汤加蝉衣、连翘和解之。两进以后,热仍不解,诸证悉存。急请教于王静斋老先生。答云:此症不特应用石膏,更应大量重用才对。盖经云:春分前三十日民病疠,春分后六十日民病温。此乃病也。除应用大蓟四两、火麻仁一两,先煎大蓟再和火麻仁捣烂为团,搓患者前胸后背及曲池委中部外,应重用清瘟解毒之品,该患者兼有咯血,更应加犀角钱许,并加绿豆衣一两以解前药之热毒。至于恶寒,乃经所谓"热深厥亦深"之象也,何不敢重用石膏?盖热解则寒亦解矣。凡遇此等症,只要放胆用去,庶乎近焉。须知此乃疫病之类,并非少阳之证,宜乎柴胡和解之不效也。依法处理,始转危为安。②季某,男,二十八岁,曾患淋病,愈后形体赢弱,夜梦盗汗。某医以其汗液冰冷,谓为汗未出透,更令其睡热炕出大汗,以是元气愈虚。证见下肢冰凉,阴囊湿冷,胸闷短气,腹两侧如柱两条,时作隐痛,胃纳不甘,时做美梦,咳吐白痰,咳时及黎明,每自汗岑岑,其最苦恼者为胸闷短气,亦为其所请急于解除之一端。按六脉糯弱无力,舌苔白而微腻,口不思饮。余认为系肾阴亏损,命火衰微之候。先拟开提理气以解胸闷,如萎皮、薤白砂仁香附之类,两进无效。继用金匮肾气汤加金铃子、芦巴子、吴茱萸、小茼香等,连服四剂,病情虽无大磨,据称统体已较前舒适。及至再次复诊,又突胸闷加剧,五内烦乱,苦楚难忍,此时已感束手。王老云:此属虚劳虚劳一症,病难速已。应以王道功夫,冀其缓效。倘虚怯过甚,起初处方分量务宜从轻,每有一剂药仅重数钱者,见效则慢慢增加。所述前症用金匮肾气,实为正治,盖熟地腻膈,泽泻泄肾,均应减去。此等症总宜空动灵活,其理气之品如砂仁香附等犯虚虚之戒,尤为不合;附子三钱不为多,肉桂现时无高货,用一钱五分或二钱均可。如胸闷不畅,可酌加补中益气丸二钱(包煎),有效则缓加。其腹如柱,乃肾气上冲之候,肾囊寒湿,属命门火衰之象。盖水火平衡,无火水难以布化,故下焦寒湿耳,桂附势在必用。照旨化裁,制配丸剂,经治半载,逐渐康复。③靳某,男,三十岁。症见脊膂恶寒灼热,晨起便溏,小溲短黄,胃呆纳减,缠绵经月,形体渐赢,精神萎怠,脉细苔白。予以温脾益肾,引火归元,数剂不效。更医投以表补,病势益增,体力不支。我便同车求诊于徐鞠庐先生。立案云:恶寒身热,肢体疼痛,舌白不渴,脉浮细而数,呛咳白痰,气促而短,大便溏泄,小嗖短赤,症系湿温误投表补,肠胃湿热留恋不清,拟以苦温淡渗,化湿中之热。立方:西茵陈三钱,制川朴一钱,猪苓一钱五分,茯苓三钱,生薏仁五钱,白蔻一线,大腹皮二钱,杏仁泥三钱,橘红一钱半,苦桔梗一钱,淡竹叶一钱五分,霍香梗一钱五分。进两剂之后,复诊案云:恶寒气短便溏皆减,仍肢体无力,微咳咽干不多饮,舌苔微黄,按脉右关弦数特甚,肠胃湿热过重,仍拟茵陈四苓加味。三诊案云:两进茵陈四苓加味,脾湿渐化,恶寒颇减,咽干不渴,舌苔白腻带灰,大便溏泄,腹不痛。此系湿热得以下行,但胃纳不甘,仍宜前方佐健胃之品。继进四剂,诸证悉除。④孔某,男,六十八岁。头晕肢冷,面赤自汗嘈杂烦满,呕哕不得,大便不畅,六脉洪大,两关特甚,舌苔黄厚,已三日食水未进,卧床难起。慎思良久,无从着手,且年事已高,未敢疏方。遂代请吴少怀先生诊治。原案云:脉象两关弦数,舌苔白厚,湿热积于中院,气机不舒,头晕恶心嘈杂烦躁自汗肢冷,水谷运迟,以致数日饮食少进,屡经调治,诸不相宜,拟辛开苦降法先理胃土,俾少进饮食再议。处方:姜半夏三钱,吴萸三分,炒黄连一钱,茯苓三钱,广皮一钱五分,炒杭芍三钱,通草一钱五分,姜川朴五分,姜竹茹三线,砂仁一克,生姜二片。煎好缓缓服下。复诊案云:昨进辛开苦降,今日脉来和缓,胃中湿热渐降,矢气而不更衣,头仍眩晕,微有烦躁,手足厥逆已少和,拟前法加减肝胃并调,心肾两交。即于前方去通草砂仁,加淮小麦三钱,远志一钱五分,胆草四分。嗣进益气养胃而瘥。他如小儿之麻疹里陷,老妇之崩漏不止等症,无不晋谒专家,虔诚请教。


我认为钻研任何学问,自学虽是重要之路,但一旦遇有阻拦,还须有人指点,方才恍然有悟。自己艰苦用脑,时刻准备请教,虚怀若谷,披沙拣金,日积月累,方可较快入境。


实践出真知


一九四〇年秋,济南警察局布告考试中医,经参加初复两试及格,领取执照后,始得在寓正式开业,嗣又在济南永安堂药店挂牌行医。自此以后,接触病人的机会日渐增多,除内科杂病外,它如经带胎产、痧痘惊、疮疡肿毒等等,都经常接触。接触患者多了,更觉得自己知陋识浅,即所谓"书到用时方恨少"。这样,就迫使自己不停顿地抓紧学习,方法有三:第一,在药店柜台上检阅本市各医家的处方以资观摩,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第二,利用诊余向药店药工学习膏丹丸散的制作程序,并亲自操作练习,同时还熟认了三百多种中药饮片;第三,结合诊疗中遇到的问题,利用夜间着重攻读临床各科医著,对照思索,记录心得。这时期读过的书有《笔花医镜》、《医学心悟》《医宗金鉴》中的"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心法要诀"、"删补名医方论"等部分以及《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方妙用》、《医方集解》《济阴纲目》《医林改错》等。现在想来,与临床密切结合的学习,效果是好的;而在永安堂的认药、制药,使我在临床处方遣药方面终生受益。现在我仍认为,医者不识药,终是一大憾事。


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不但熟悉了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对于某些疑难重症,也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一九五三年秋,济南市发生了流行性乙型脑炎,当时医院收住的病员,西医治疗一般多采用冰敷降温,用磺胺类制剂、青、链、金、氯等抗生素以及对位氨基安香酸等药物,多数效果不理想,死亡率相当高。于是,市卫生局紧急组织中西医进行抢救。为了观察中医中药的疗效,取得经验,在传染病院将收住病员先由西医确诊,分成中医中药组和西医西药组进行对照观察,每组各分病人十二名。中医组由刘惠民、吴少怀、韦继贤和我四人负责。中医组还负责省人民医院五名、铁路中心医院三名病员的治疗,并负责所有中药的配制和供应。在这些病员中,有十四岁的少年,也有六十岁的老人。共同症状是突发高热(40℃左右)、头痛呕吐抽搐、嗜眠、昏迷烦躁和谵妄、头颈强直、四肢痉挛甚至偏瘫,或扬手踯足、昏狂不安等等。中医诊断证属湿温病而热重于湿,亟宜辛凉淡渗、芳香开窍,爱制以白虎汤加广犀角、飞滑石等大锅煎剂,普遍投服,另据病情分别给予局方至宝丹安宫牛黄散或自制的清热镇痉散:羚羊角粉一两,白僵蚕八钱,蝎尾六钱,蜈蚣(隔纸炙)一条,天竺黄琥珀各四钱,朱砂雄黄各二钱,麝香四分,共为细粉,瓶装二分,成人每服二分,十二岁以下每服一分,病重者日服二至三次,白水送下。投服方法:灌服或鼻饲。经过短期治疗,所有上述患者均先后向愈,无一死亡。治疗结束后,曾详为总结。面对这样好的治疗效果,有的同志想不通。提出:"中药石膏的化学成分是硫酸钙,西医只是用它做石膏床、石膏绷带,并没有治疗疾病的功能,今天竟然用以治疗脑炎,想不通。发烧到四十度,中医不主张用冰囊之类的道理,也想不通"。其实,按中医理论,治湿温病禁忌汗、下、润,因为"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瞑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能解"。根据这个原则,如用发汗剂、利尿剂、泻下剂,从中医学看来就不对路;尤其用冰囊冰敷这一招,在中医看来更不对头,因为这可使热无出路,迫邪内陷,造成恶化之局。看法不同不要紧,可以促使大家多动脑筋想问题。但是,应当尊重事实,应当尊重实践的经验。然而,在"想不通"的影响下,我们的治疗总结也就石沉大海了。但还必须指出的是,中医对此病的认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一九五五年七八月间发生的流行性乙型脑炎,就不同于一九五三年,辨证认为是属于湿温病湿重于热的范畴,在治则上除仍分别采用局方至宝丹及清热镇痉散以抢救回外,则著重以芳香化浊、辛开苦降、淡渗利湿法为主组方与之,那就不是上述白虎汤加味所能解决的了。


就我个人来说,通过参与这场抢救危重疾病的斗争实践,不论在辨证论治、立方遣药诸方面增加了不少新的知识,而且进一步认识到,祖国医学理论确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唯其如此,中医药学里的确蕴藏着许多闪光的瑰宝,这些瑰宝是前人千百年实践的结晶。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更高一级的实践,使它的科学内涵更加得到发扬。


结语


有志于学习中医的青年同志们:祖国医学是一门实用科学,要想达到一定的境地,必须刻苦勤奋,专心致志,既不能浅尝辄止,更不能畏难而退。须知在科学技术史上,没有一个有创造的学者不是辛勤的劳动者。任何优秀的科学家,都不是"天才"者,而是在进取的思想指导下,对于复杂的社会生活进行深入地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以后,付出了艰苦劳动才能有所成就的。


几十年来,我涉身医林,回顾旧迹,虽为中医事业做了一点工作,但成就是微不足道的。现已年近古稀,总感到"时乎时乎不再来"的紧迫,又感到还有一些应当学习的医籍还没来得及阅读,因而每天除教学、指导、编写等工作外,仍要挤时间看看书刊,一有收益,辄觉欣快。身心疲怠息时,唯有作画以自遣,绝少一登剧场之门。"老牛明知夕阳短,不用扬鞭自奋蹄"。在当今与旧社会大不相同的优越条件下,愿与后学共勉之。

关联词条:

  • # 周凤梧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