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肾虚弱
1.临床表现:头发稀疏萎黄,牙齿生长迟缓,或生而牙质不良,囱门宽大,逾期不合,形体瘦弱,生长缓慢,肌肉松软,面色淡白,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指纹色淡沉滞。
2.病因病机:先天不足,后天失养。脾虚则气血不足,肌肉无力,形体瘦弱;肾虚则生长缓慢,筋骨发育迟缓。
3.治法:补益睥肾。
4.方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合四君子汤(《局方》)加减。
药物:熟地10g,山药10g,山萸肉10g,茯苓10g,白术10g,党参10g,甘草6g。
方义:熟地、山药、山萸肉补肾益精,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
加减:头发稀黄加首乌、枸杞子补肾乌发,牙齿不生、囟门不合加菟丝子、补骨脂、牡蛎补肾壮骨,食欲不振加内金、砂仁、谷麦芽开胃增食。
5.变通法:用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合保元汤(《博爱心鉴》)加减,药用黄芪、人参、白术、肉桂、熟地、山药、山萸肉、杜仲、枸杞子、当归等,补益脾肾。
(二)肝肾不足
1.临床表现:坐、立、行发育明显迟于正常同龄儿,甚至4、5岁还不能行走,或伴发迟、齿迟。易疲倦,少活动,肢体乏力,睡眠差,面色无华,形体瘦弱。舌淡,指纹色淡。
2.病因病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肾精失充,骨弱髓少,故立、行、坐迟。又,发为血之余,血少则发迟;齿为骨之余,骨弱故齿迟。
3.治法:补益肝肾。
4.方剂: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合补肝汤(《医宗金鉴》)加减。
药物:山药10g,山萸肉10g,熟地10g,茯苓15g,当归10g,白芍10g,川芎6g,木瓜10g,甘草6g,牛膝10g。
方义:山药、山萸肉、熟地补肾益精,当归、白芍、川芎养肝和血,茯苓健脾,木瓜、牛膝舒筋壮骨,甘草调中。
加减:睡眠不安加枣仁、远志安神,精神呆钝加石菖蒲、柏子仁养心,先天不足加枸杞子、紫河车补肾,气虚加太子参、五加皮补气,血虚加制首乌、桑根子养血。
5.变通法:用左归丸(《景岳全书》)加减,药用鹿角、河车、枸杞子、当归、杜仲、菟丝子、熟地、山萸肉、山药等,亦补肾养肝之剂。
(三)心肾两虚
1.临床表现:语迟、智力低下,伴立、行、发、齿之迟,精神呆滞,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大便多秘。舌淡苔薄,指纹色淡沉滞。
2.病因病机:心气不足,脑髓不充,智力发育迟缓,故以语迟为主。
3.治法:补肾养心。
4.方剂:菖蒲丸(《医宗金鉴》)合五加皮散(《仁斋直指小儿方论》)加减。
药物:党参10g,石菖蒲10g,炙远志6g,麦冬10g,当归10g,五加皮10g,牛膝10g,熟地10g,山萸肉10g,木瓜10g。
方义:党参、五加皮益心气,菖蒲、远志通窍,当归、麦冬补养阴血,牛膝、木瓜舒筋强骨,熟地、山萸肉补肾精。
5.变通法:可用孔圣枕中丹(《千金要方》)合生脉散(《内外伤辨惑论》)、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药用龟甲、龙骨、菖蒲、远志、党参、麦冬、五味子、益智仁、熟地、山萸肉、茯苓等,养心通窍、补肾益智。
【简易方药】
1.山萸肉、菟丝子、五味子、玉竹、龟甲各30g,鹿茸、全蝎各9g,海狗肾2个,人参12g,石菖蒲10g,娱蚣3条,麝香0.9g(另研后加),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日2次,每次1丸(6g)。
2.龙骨25g,牡蛎20g,牛膝15g,仙灵脾10g,白术12g,苍术8g,熟地6g,太子参、当归、石菖蒲、何首乌、山楂各5g,共为细末。6个月每次0.25g,7〜12个月每次0.5g,1〜2岁每次0.75g,2〜3岁每次1g。日3次,连服1〜2个月。
【外治法】
(―)药敷法
处方:石菖蒲20g,艾叶20g,川芎12g,羌活10g,山甲3g,茯苓15g,五味子5g。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鸡蛋清或麻油调匀,外敷关元、囱门,夜敷晨取。
疗程:10日1疗程。用于立迟、行迟。
(二)擦齿法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汤调擦齿根,每日3次。用于齿迟。


求道
畅读VIP

317

0


求道
畅读VIP

311

0


求道
畅读VIP

592

0


求道
畅读VIP

832

0


求道
畅读VIP

456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601

0


求道
畅读VIP

472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67

0

刘李和戎
原创投稿

478

0

四君人参

541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