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哈孝贤)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290

时间:2020-08-15

(一)


诊,诊察了解;断,分析判断。中医在看病时,运用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方法,收集和掌握病人所反映出来的病情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和病史),并对这些资料加以综合、分析,最后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这一过程,称为“辨证”。根据辨证的结果,再考虑治疗原则和具体治法,选择适当的方剂和药物,称之为“论治”或“施治”。故辨证是施治的前提和依据,施治则是治疗病证的手段和方法,又是检验诊断正确与否的实践标准。


辨证论治中医的一个基本特点,它不同于一般的对症治疗,也不同于西医的辨病治疗。“证”是中医特有的概念。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个阶段的病因、病变部位、病变性质,以及正、邪双方情况(病势)的综合概括。或者说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本质所作的结论。证的全称是“证候”。“候”,是证的外在表现,也是外候。中医认为,一个病的不同阶段,可以表现为不同的证候;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可能出现同样的证候。因此,同一疾病的不同证候,治疗方法可不同;而不同的疾病,只要证候相同,则用同一治法,也可以取得良好效果。例如,中医诊断的“黄疸”,虽然都有身黄、白眼球黄、小便黄的主要症状,但却有阴黄、阳黄之分,阳黄中又有热重于湿和湿重于热的区别。治疗即需根据不同证候,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即所谓“同病异治”。再如,西医所说的白喉、猩红热、扁桃体炎等疾病,在发病的最初阶段,都可能表现为中医所谓之“表证”,因而可以用同一治法进行治疗。即所谓“异病同治”。从而体现了中医在整体观念指导下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在对疾病的诊断过程中,需要掌握和遵循以下基本原理和原则:


一、中医诊断的基本原理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个有机的整体,内脏的病变,必有一定的症状和体征反映于体外;局部的病变常可反映出整体的情况,而整体的病变亦可以从多方面表现出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表明在诊断疾病时应掌握司外测内、见微知著、以常衡变的基本原理。


司外测内司,是观察;外,指疾病表现于外的症状;内,指脏腑等内在的病理本质。由于内脏与体表是相关的,观察外部的表现,可以测知内脏的变化,从而认识到内脏的病理本质。故《丹溪心法》说:“欲之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盖有诸内者形诸外。”


见微知著微,指细微、局部;著,指显著、整体。意思是说,通过某些局部的或微小的变化,以测知整体的情况或病情的发展。如《内经》说:“面王以下,膀胱子处也。”面王,指鼻准,面王以下即“人中”部位,通过诊察此处,可测知膀胱、子宫的情况。再如诊察寸口脉(腕部的桡动脉)以测知全身疾病的方法;察舌苔、舌质的变化,望面部不同部位的色泽变化,以及望目、望耳等的变化,均可以测知全身及脏腑、气血的病变。因而有人认为,中医学含有当代“生物全息”的思想,而将人体的某些局部,看做是全身或脏腑的“缩影”。


以常衡变常,指正常的生理状态;变,指异常的病理状态。衡,是比较、评判。以常衡变,就是要在生理常态的基础上,判断出病理的异常变化。《内经》说:“五色脉变,揆度奇恒。”“揆度”,即度量,估量;奇,异常;恒,正常。全句原文的意思是:通过望色、切脉等诊法,估量、推测机体的常变。也即知常达变。例如,肺主宣发肃降,正常情况下应是呼吸均匀通畅,如果出现咳嗽、喘促等症状,便属于异常,反映了肺气失于宣降之常。因此,在诊断疾病时,一定要注意从正常中发现异常,从对比中找出差别,并进而认识疾病的本质。这便是以我知彼,以观过与不及之理的诊断原理。


二、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疾病的表现,往往纷纭复杂、千变万化,要做出正确的判断,不仅要熟悉中医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还要遵循中医诊断的基本原则,如整体观察、四诊合参、病证结合等。


整体观察整体观念、相互联系,是中医诊断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基础。面对病人不能只着眼于其局部痛苦,或病变的局部。要从整体上了解疾病的病因病机、脏腑气血阴阳的活动情况,不仅要详细询问局部的症状情况,还要了解全身其他情况,以及病史、体质、家庭、环境、时令、气候等对疾病有无影响。从而做出全面分析、综合判断。不能只顾一点,或只注意到眼前的、局部的、明显的病理改变,而忽视了时、地、人等的特殊性,还要从疾病的前因后果、演变趋势等方面考虑。如“头痛”,就要通过头痛的部位、性质、有否寒热,以及饮食、二便、睡眠、病史、天气变化、季节变化等对头痛有否影响等情况的询问,为正确判断打好基础,进而做出诊断。


四诊合参是指四诊并重,互相参合,以便全面收集病情资料。故《医门法律》说:“望闻问切,医之不可缺一。”有的医生对某一诊法有精深研究或专长,但也不可忽视其他诊法,而以一诊代四诊。《内经》就曾指斥诊病时只重视切脉而不注意问诊的做法,认为“卒持寸口,何病能中。”张仲景也曾严厉批评诊病不能详细认真的医者,认为他们不能详察病情,只是管窥而已,如“欲视死别生,实为难矣”。


事实上,临床时四诊的运用总是难以截然分开的。如对咳嗽的诊断,要闻咳嗽之声为浊、为清;望痰之色为黄稠或清稀;闻痰之气味为腥为臭;问有无胸痛或其他感觉。其中,望中有问,问中有闻,相互参用。


病证结合在中医学中,病与证的概念不同,但又密切相关。病,是对疾病全过程的特点与规律所作的概括;证,则是对疾病当前阶段的病位、病性以及正邪交争情况所作的结论。例如,“痢疾”是一个病,以腹痛大便脓血里急后重等表现为主要特点。但在当前阶段又可以表现为虚、实、寒、热等不同的证候。所以,病注重的是从贯穿疾病始终的根本矛盾上认识病情,证则主要是从机体反应状况上认识病情。正是因为“病”与“证”是对疾病本质不同侧重面的反映,所以中医学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而能达到对疾病本质的全面认识。


临床辨病与辨证的孰先孰后,要视情而定。如果通过辨病能够确定病种,则可以在辨病的基础上再行辨证。若疾病的本质不能充分反映,无法确定病种时,则先辨证更有利于治疗。例如,原因不明的长期低热,无法确定病种,而予以辨证治疗,则往往取得很好疗效。


对疾病的病名诊断,是临床各科所讨论的主要内容。中医诊断学只是对疾病进行诊断的基本方法,并对疾病命名、分类等作初步介绍,还不能对疾病的病种进行辨别,并做出病名的诊断。这是需要明确的。


中医诊察疾病的主要方法是望、闻、问、切四种,合称“四诊”。其中问诊最为重要,故孙思邈说:“未诊先问,最为有准。”《难经·六十一难》强调:“问而知之谓之工”。“工”有善长、仔细之意。说明问诊要讲究方法和技巧,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问诊的主要内容问诊时,除年龄、性别、婚否、职业等一般情况外,病人的主症及病史当是询问的最主要内容。


主症常常是病人主诉中最感痛苦的症状和体征。有时病人叙述的症状(包括体征)很多,纷纭复杂,林林总总。但作为主症,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医生必须善于抓住主症。如病人自诉头晕、汗出、口干、心悸胸痛、倦怠乏力等等。其中心悸胸痛便是主症,可以初步考虑为心病,病位在心。围绕主症,再根据辨证的需要深入询问有关的兼症和病史,并结合其他三诊所得资料,做出正确诊断。对主症的询问除病变的部位外,还要问及主症的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如主症为腹痛,则要追问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拒按还是喜按,以及有否便秘、腹泻等。这都是为着辨病和辨证的需要。


病史包括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现病史是指病人从发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治疗经过。其中包括发病情况、病程长短、病变过程、治疗经过、现在症状等,其中现在症状,更是问诊的重点。


问现在症


现在症是病人就诊时所感受到的痛苦和不适,以及与病情相关的全身的情况。现在症是疾病在现阶段病理变化的客观反映,是医生诊病、辨证的主要依据。清代陈修园曾依据张景岳的《十问篇》编成了言简意赅的《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麻痘惊疳全占验。”以上歌诀介绍了对成人、妇女及小儿的问诊项目,至今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临床运用时,要根据病人具体病情而问,不能千篇一律地逐项套用。


一、问寒热 “寒”与“热”是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故列于十问之首。

寒,是病人自感怕冷、有恶风恶寒畏寒之分。遇风觉冷,谓之恶风;自感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不缓解者,谓之恶寒;若加衣被或近火怕冷能缓解者,则称之畏寒。热,指发热,包括体温升高,或体温正常而病人自感全身或局部(如手足心)发热


问寒热,首先是问病人有否寒热的症状。若有,须追问寒热是否同时出现,还是仅有寒或热一个症状。进而询问寒热的新久、轻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寒热的出现时间或部位有何特点,寒热与体温的关系、缓解的条件及其兼症。


临床较常见的寒热症状有发热恶寒寒热往来但热不寒、但寒不热四种类型。


(一)恶寒发热是指恶寒发热同时出现的症状


在外感疾病中,邪气由表传里,有否恶寒是辨别表证和里证的分界线。故有“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之说。外邪犯表,卫阳遏阻,不能温煦肌表,故恶寒;卫阳不能宣发,遂致郁而发热


在寒热并见的情况下,若恶寒发热轻,则是外感寒邪证的特点。因寒为阴邪,其性收引,卫阳郁闭,肌表失于温煦,故寒重热轻。若发热轻而恶风,则是外感风邪表证的特征。因为风性开泄,肌腠疏松,卫阳郁遏不甚,正邪交争不剧,故发热轻而恶风。也有只恶风而不发热的,多为肺卫气虚,肌表不固所致。若发热重而恶寒轻,则是风热表证的特征。因为热为阳邪,致病可使阳盛,阳盛则热,故发热重。风使腠理开泄,故有轻微恶寒


在外感表证中,寒热的孰轻孰重,不仅与感受邪气的性质有关,亦与感受邪气的轻重和正邪的盛衰有关。一般情况下,感邪轻,则寒热俱轻;感邪重,则寒热俱重;邪正俱盛,则寒热俱重;邪盛正衰,则恶寒重而发热轻。


恶寒发热虽是表证的特征性症状,但某些里热证亦可表现为寒热并见的症状。如肠痈、疮疡、瘟疫及邪毒内陷等,当正邪交争剧烈时,病人既有高热、体温甚高,同时见有自觉恶寒严重,甚至寒战的表现。


(二)但寒不热病人只感寒冷而不发热者,称为但寒不热。是里寒证的特征。根据发病的缓急和病程的长短,可见有“新病恶寒”和“久病畏寒”两种情况。


新病恶寒,是指突然感觉怕冷,四肢不温,但体温不高。或者伴见脘腹、肢体冷痛,或呕吐泄泻,或咳喘痰鸣,脉沉紧等症状。此等情况多见于里寒证,因受寒较重,寒邪直中脏腑所致。所谓体温不高,是在发病初始之时,随着病情发展,体温很快会升高。某些表寒证也会有这种表现,即开始怕冷不热,继而体温上升。怕冷是发热的前奏。


久病畏寒,是指病人经常怕冷,手足发凉,但能得温缓解。一般伴有疲倦、自汗、面色(白光)白、唇舌淡红等症状,多因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肢体所致,故此称为虚寒。


(三)但热不寒只有发热而无怕冷之感者,称为但热不寒。是里热证的特征。就病因而言,有虚实之分;就发热类型而言,则有壮热、潮热、低热之别。


壮热,即高热,体温在39 ℃以上而持续不退。常兼面赤、口渴、心烦、大汗出且汗出热不退,脉洪大等症。常因外邪内传,里热炽盛,蒸达于外所致。多见于阳明经证或温病的邪在气分阶段。属里热实证。


潮热,即按时发热或热势加重,如潮汐之有定时。下午3—5时高热者,称为日晡潮热。伴有便秘、腹胀,或腹痛不可触按,烦躁谵语舌苔黄燥等症者,属于燥热内结,多见于阳明腑实证。若午后或晚间有低热,则称为午后或晚间潮热。自感热自骨间蒸发而出,故亦称“骨蒸潮热”。常伴有颧红、盗汗消瘦心烦不眠,或有咳嗽痰血等症状,多属于阴虚火旺证。但也有瘀血积久,郁而化热者,可同时伴有瘀血症状。


低热,指热度不高,体温多在38 ℃以下,或仅有发热的感觉而体温不高。发热时间一般较长,病程日久,病因较复杂。如长期低热,劳累则甚,兼有疲乏、气短、自汗等症状者,多属气虚发热;时有低热,兼见面白、头晕、舌淡、脉细等症者,多属血虚发热;长期低热,兼见颧红、五心烦热等症者,多属阴虚发热;每因情绪失常而有低热,兼有胸闷、急躁易怒等症者,多属气郁发热;小儿逢夏季长期低热,兼有烦渴、无汗多尿等症,至秋凉即自愈者,多属气阴两虚发热


(四)寒热往来恶寒发热交替出现称为寒热往来。是半表半里证的特征,为正邪交争互有进退的病理反映。临床常见的类型有两种:一是病人时冷时热,一日多次发作而无定时,称为寒热往来无定时。这种类型多见于邪在半表半里的少阳证。由于邪在半表半里,正邪交争过程中,正胜则发热,邪胜则恶寒,故寒热交替无有定时;另一种则是寒热往来有定时。病人表现为恶寒战栗与高热交替发作,每日或两三日发作一次,同时兼有剧烈头痛、口渴、多汗等症状,常见于疟疾中医认为,疟邪侵入人体后,潜伏于人体半表半里的少阳部位,邪入里与营阴争则寒,邪出与卫阳争则热。邪伏的部位较浅者,每日一发;邪伏部位较深者,则两三日发作一次。


此外,气郁化火及妇女热入血室等,也可出现寒热往来、似疟非疟的症状,故需结合病史及其他兼症详细询问。

总上可知,问寒热可以协助辨别病证的表里虚实。


(二)


二、问汗。中医认为,汗液是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人体表而成。故《内经》说:“阳加于阴谓之汗。”人体在体力活动、进食辛辣、气候炎热、衣被过厚、情绪激动等情况下的出汗,属于生理现象。若当汗出而无汗,或不当汗而多汗,或仅见身体的某一局部出汗,即属于病理现象。


中医问汗不同于西医的只问有汗无汗中医问汗有其特色:如有汗,则要问汗出的时间、多少、部位及其兼症;若无汗,则重点询问兼证。通过问汗,以察知病证的虚实和疾病的转变、发展情况。


(一)有汗无汗。在疾病过程中,特别是外感疾病,汗的有无,是判断病邪性质和卫阳盛衰的重要依据。如无汗,在表证多为风寒袭表;在里证则或为津血亏虚,或为阳气虚弱。若有汗,在表则多为风邪或风热袭表;在里则或为里热炽盛,迫津外出,或为卫阳虚弱,肌表不固,或为阴虚内热,蒸津外泄。


(二)出汗特点。汗出的特点有种种,其反映的病理变化亦有种种。如自汗,即醒时经常出汗,活动尤甚者,多见于气虚和阳虚证盗汗,指睡则汗出,醒则汗收者,多见于阴虚内热证。若自汗盗汗并见者,则为气阴两虚证。绝汗,指久病、重病到病情危重时,出现大汗不止的情况。常是亡阴亡阳的表现,故称绝汗。其中,汗冷如水淋漓,面白、肢冷,脉微欲绝者,属亡阳证;汗热如油而黏,躁扰烦渴,脉细数而疾者,属亡阴证。就病理而言,亡阳者为阳气脱亡,津随气泄;亡阴者,为内热逼迫将竭之津外泄。战汗,是指先有恶寒战栗而后汗出的症状。常见于温病伤寒的发病过程中,因为邪盛正弱,邪气伏而不去,如果治疗正确,调养得当,正气一旦恢复,与邪气剧烈交争,就会出现战汗的现象。若汗后高热下降,表现为脉静身凉,乏力的情况,表明邪退正复,病情趋于痊愈;若汗后发热不退,烦躁不安,脉来数疾,表明邪盛正衰,病情恶化。所以,战汗是病情变化的转折点。此外,如冷汗,是所出之汗有凉的感觉。多因阳虚或惊吓所致;热汗,则是所出之汗有热感,多因里热蒸迫所致。黄汗,是指汗出色黄染衣。多因湿热交蒸所致。


(三)汗出部位。病人有通身汗出者,也有仅身体的某一部位出汗的。如头汗,指汗出仅见于头部者。又叫“但头汗出”。也包括头颈部位汗出量多者。可因上焦热盛,迫津外泄;或中焦湿郁热蒸,迫津上越;或虚阳上越,津随阳泄;或进食辛辣、热汤、饮酒等,致使阳热蒸于头,导致头汗出。半身汗出,是指汗出仅见于身体的一侧,或左或右;或仅见于半身汗出,或上或下者。例如,夏季应该出汗,而不出汗的一侧为病态;冬季不应出汗,则出汗的一侧为病态。此种情况多见于中风、痿病及截瘫的病人。故《内经》说:“汗出偏沮,使人偏枯。”多痰、痰瘀、风湿等阻滞经络,营卫运行不周,为气血失和所致。手足心汗,是指仅有手足心汗出的症状。若仅微微汗出,多是生理现象。倘若汗出量多,则属病态。可因阴虚热蒸;或燥热内结,热迫津泄;或脾虚运化失常,津液旁达四肢引起。一般诊断,手足汗出而手足心热者属血虚,手足不温者属气虚。胸部汗出,又称“心汗”。是指身无汗,只胸部出汗或汗多。常见于心气虚弱者。伴有心悸、气短、腹胀、便溏者,多为心脾两虚;若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者,则为心肾不交。阴汗,指**周围汗出。多因下焦湿热郁蒸所致。


三、问疼痛


疼痛作为一种最常见的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疾病中。由于痛苦难挨,故近年来,临床已作为一个疼痛专科予以治疗。

疼痛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所致,即所谓“不通则痛”;虚者,多因气血不足,经脉失于荣养所致,即所谓“不荣则痛”。问疼痛,要注意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及喜恶等内容。


(一)疼痛的性质。由于导致疼痛的原因不同,故疼痛的性质亦异。如胀痛,即痛与胀感兼见,多属气滞,如胸、胁、脘、腹胀痛等。但若头目胀痛,则多为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刺痛,即痛如针刺者,多为瘀血所致,也多见于胸、胁、乳、脘、腹部等。冷痛,即痛处有冷感而喜热敷者。如痛处拒按,为寒邪阻滞经络,属实。痛处欲按,为阳气虚,脏腑经络失于温煦,属虚。灼痛,即痛处有灼热感而喜凉敷者。拒按属实,多为火邪窜痛,不拒按属虚,多为阴虚火旺。重痛,即痛兼有沉重感,多见于头部、四肢、腰部及全身,一般为湿邪困阻气机所致。酸痛,即痛而兼有酸软之感,多因湿邪侵及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绞痛,即疼痛剧烈,有如刀绞感,多因有形实邪(如结石、瘀血)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所致。空痛,指疼痛兼有空虚感者,总属虚证,或为气血虚,或为精血不足,而使经脉失养,常见于头部、腰部及小腹等部位。隐痛,指疼痛不甚,可以忍耐,而绵绵不休者,常见于头、胸、脘、腹等部位,多因精血亏虚,阳气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窜痛,即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疼痛走窜者,窜痛在胸腹部位者,多因气滞,游走于四肢关节者,多属风邪偏盛,称为“行痹”。固定痛,即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病位在胸胁脘腹者,多属瘀血所致,病在四肢关节者,多因寒湿或湿热阻滞,脉络血瘀所致,称为“著痹”或“痛痹”。掣痛,即抽搐牵引作痛。也称抽痛、引痛、彻痛,表现为疼痛由一处牵引及它处。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引起。


一般说来,疼痛新病多实,久病多虚;程度剧烈多实,势缓多虚;持续不断多实,时作时止多虚;拒按多实,喜按多虚。


(二)疼痛的部位。询问疼痛的部位,可了解病变所在的脏腑经络


头痛,在前额,连及眉棱骨痛者,属阳明经;在枕部连及项痛者,属太阳经;在头两侧痛者,属少阳经;在巅顶痛者,属厥阴经等。


胸痛,指胸部的某一处疼痛胸痛多与心、肺病变有关。如在胸(心前区)闷痛,时发时止,多因痰、瘀阻滞心脉所致,可见于胸痹;若胸痛剧烈,面青,呼吸气冷,手足青冷,多因猝然受寒、心脉急骤闭塞所致,可见于真心痛,多致死亡;胸痛兼有颧红盗汗,午后潮热咳嗽或痰中带血丝,多因肺阴亏虚、虚火灼络所致,多见于肺痨等;胸痛兼咳喘气粗,壮热面赤,痰色如锈,多因热邪壅肺、损伤肺络所致,可见于肺热病等;胸痛壮热,咳痰腥臭如脓血者,多因痰热阻肺、血瘀肺络所致,可见于肺痈等;胸部呼吸作痛,或咳嗽吐血,可见于胸部外伤。


胁痛,指胁肋的一侧或两侧疼痛。胁肋为肝胆经脉循行的部位,故胁痛多与肝胆病变有关。如胁肋胀痛,兼胸闷嗳气,多因肝郁胁痛兼呕恶、口苦眩晕,多因肝胆火盛;胁痛牵及缺盆咳嗽更剧,多因停饮,称为“留饮”。其他,如肝胆湿热、肝阴亏虚等均有胁痛


胃脘痛,指上腹部及剑突下部位的疼痛胃痛病机是胃失和降,气机不畅。因寒、热、气滞、食积、血瘀等所致者,属实证;因胃阴虚或胃阳虚所致者,属虚证。实证多见进食后痛发作或加重,虚证则多为进食后痛缓解。胃痛突然剧作,压痛或反跳痛者,可见胃穿孔;胃痛无休止且明显消瘦者,应考虑胃癌。询问胃痛应结合病史、疼痛性质和兼症考虑。


腹痛,包括大腹、小腹、少腹及全腹疼痛。脐以上(胃脘部位除外)为大腹,属脾胃;脐以下为小腹,属膀胱、子宫及大小肠;小腹两侧为少腹,属肝经循行部位。腹痛病因复杂,涉及内外妇儿各科,有时问诊需与按诊配合,以查明确切位置,判断病变所在脏腑,然后结合病史、疼痛性质及兼症,以确定病因。


背痛,背指躯干后部上起大椎,下至季肋的部位。背痛不可俯仰,多因督脉损伤;背痛连项,多因风寒客于太阳经;肩背痛,多因寒湿阻滞,经脉不利。


腰痛,腰部酸痛无力,多因肾虚;冷痛沉重,阴雨天加重,多因寒湿;突然剧痛至及少腹,尿血者,多因结石;环腰一周痛,连及腹部者,为带脉损伤。另外,骨痨、外伤腰亦痛。


四肢痛,包括肌肉、筋脉、关节痛。因风、寒、湿邪侵袭,或湿热、痰、瘀阻滞经脉所致。若膝胫酸痛或踵痛者,多属肾虚所致。


身痛,新病身痛多四、问头身胸腹


前述之问诊内容中,对头身胸腹的症状已有所涉及,本文主要介绍眩晕胸闷、腹胀、身重麻木阳痿遗精等症状。


(一)眩晕眩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头脑旋晕,严重时感到自身或周围旋转,不能站立的症状。二者常常同时出现,故称眩晕。询问时要注意病程的长短、头晕的特点及兼症。一般来说,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遇劳累发作的多属虚证;病程短,或突然发作的多属实证。眩晕兼见头涨痛、颜面潮红、急躁易怒、口苦、脉弦数等症状者,多因肝阳上亢肝火上炎所致。眩晕动则加重,劳累即发作,兼见面色(白光)白、神疲乏力等症状者,多为气血亏虚。眩晕头重,视物旋转,兼见呕吐痰涎、胸闷恶心等症状,为痰湿中阻所致。眩晕日久不愈,兼见耳鸣如蝉,腰酸腿软,两目干涩等症状者,多为肾精不足所致。眩晕头痛,兼见失眠健忘、耳鸣耳聋、面唇紫暗等症状者,可因瘀血阻络所致,多见于外伤后。


(二)胸闷即胸部堵塞满闷的症状,亦称“胸痞”。胸痞与胸痛、胸满均有不同。胸痞是满而不痛,胸痛则满而且痛;胸痞满而无形,胸满则是内胀而外有形。胸痛病机前已述及。胸满多与肺气不降,痰饮壅肺有关。胸闷则与心、肺等脏的气机不畅有密切关系。例如,胸闷心悸、气短并见者,属心气虚;胸闷,动则气喘、呼吸困难者,多因肺气虚或肺肾气虚;胸闷而咳喘痰多者,为痰浊阻肺;胸闷气喘、畏寒肢冷者,多因寒邪客肺;胸闷气喘、鼻翼煽动、高热者,为热邪壅肺;胸闷兼见胁肋胀满嗳气则舒者,多因肝气郁滞。


(三)心悸即自觉心跳不安。包括惊悸和怔忡,多属于心和心神的病变。惊悸,是因惊而悸。常与大惊骤恐、过度紧张或悲哀过度等精神因素有关;多表现为阵发性;病来虽速,但病情较轻,可自行缓解;以实证为多。怔忡,多由心脏受损所致,无明显外因,表现为心跳加剧,不能自控,活动辄重,或者上至心胸,下至脐腹,悸动不安,多属虚证或虚中夹实证。怔忡亦可由惊悸日久不愈而形成。


引起心悸的原因可有以下几方面:心胆气虚,突受惊吓;痰火上扰,心神不宁;心脉瘀阻,血行不畅;心气或心阳亏虚,鼓动无力;心血或心阴不足,心神失养;脾肾阳虚,水气凌心等等。


(四)胁胀是病人自觉一侧或两侧胁肋胀满的症状。与肝胆的病变有关。如胁胀易怒,脉弦,是肝气郁滞;胁胀口苦恶心,苔黄腻,多因肝胆湿热;胁肋胀满,咳则引痛,多因饮停胸胁所致。


(五)脘痞脘,即胃脘,亦称“心下”。痞,不通也。脘痞,即胃脘堵塞痞闷的自觉症状。以外观无胀满之形,按之柔软,压之不痛为特点。脘痞以食后为甚者属实,饥时饱时均有痞满者多属虚。如脘痞伴有嗳腐吞酸者,多为食积;脘痞纳呆、呕恶、苔腻者,多为湿邪困脾;食少纳呆、大便清利者,多属脾胃气虚;脘痞饥不欲食、口干咽燥、干呕嗳气者,多因胃阴不足;脘痞胃中水声辘辘者,多为饮邪内停。


(六)腹胀是指自觉腹部胀满不通,甚至如物支撑的症状。腹胀者可见有胀急的外形,严重者称为“膨胀”,又称“单腹胀”。如只觉满闷不通而外无胀急之形者,则称为“腹满”。若腹胀而拒按、食后则甚、得矢气稍松者,属实证,多因食积肠胃或燥热结滞肠道,或肠道气机阻塞所致。若腹胀喜按、二便通畅者,属虚证,多因脾胃虚弱、运化无力所致。但腹胀以实邪为多,即使有正虚,也要慎用补法。


(七)身重即自觉身体沉重。主要与水湿内阻以及气虚不运有关。如湿浊困脾、气机不畅者,可见身体沉重、脘闷纳呆、舌苔腻等症状。水湿溢于肌肤、阻滞经络者,可见身重水肿等症。若脾虚不运、水谷精微不能达于四肢者,则表现为身重、无力、倦怠、嗜卧等症状。热病后期之身重乏力,多由气阴耗伤所致,可伴见低热、口干等症状。久病、虚弱出现体重不能转侧、扶持亦觉费力者,为体力虚极,预后多不良。


(八)麻木麻与木均属于肌肤感觉失常的症状。二者的区别是:麻,非痛非痒,肌肤内如有虫行,按之不止,搔之愈甚;木,不痛不痒,按之不知,掐之不觉,如木厚之感。


麻木多因气血亏虚,风痰入络,肌肤、筋脉失养所致。若某一局部麻木,遇阴寒加剧,多因痰瘀内阻。若手指觉麻,为中风先兆,多与肝风内动有关。常常先由无名指麻起,其次为中指,再次传及其他三指。也有食指先麻者。


(九)阳痿男子未到性欲衰退时期,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称为“阳痿”。阳痿的病因有多种,其病理性质有虚实之分。如阳痿,伴见腰膝酸软、肢冷畏寒、夜尿清长者,多为肾阳虚、命门火衰;伴见心悸失眠、食少腹胀者,多为心脾两虚;因惊吓而致阳痿者,多为惊恐伤肾。以上多属虚证。若阳痿,兼见精神抑郁、胸胁胀痛等,多因肝气郁结、血不养宗筋;兼见阴囊潮湿、睾丸坠胀、肢体困重者,多因湿热下注、宗筋经络阻滞所致。以上均属实证。所谓宗筋,在此即指阴茎。阳痿病久,常可因实致虚,或因虚致实,而表现虚夹杂之证,故应详细询问。


(十)遗精即不因性生活而遗精液的症状。其中,因梦而遗的叫“梦遗”;无梦而遗,甚至清醒时精液流出的,叫“滑精”。成年未婚,或已婚独居的男子,一个月遗精约1~2次,属生理现象。若遗精次数过多,甚至精液自流,并出现其他症状者,则属病态。


遗精的原因可有劳心太过、欲念不遂、饮食不节、恣情纵欲等方面。其基本病机,则是肾失封藏、精关不固。病位虽然在肾,但与心、肝、脾三脏均有密切关系。如失眠多梦,梦则遗精,腰膝酸软、心中烦热、舌红者,多因肾阴亏虚、相火不宁;劳则遗精心悸失眠、神疲乏力、纳食便溏者,多属心脾两虚、气不摄精;遗精无梦,甚则滑精、腰膝酸软、头晕目眩、面白肢冷、阳举不坚者,多为肾气亏虚、精关不固;遗精时作、小便赤浊、热涩不畅、舌苔黄腻者,多为湿热下注,扰动精室。


(十一)早泄房事时过早射精而影响正常房事者谓之早泄,常与阳痿遗精相伴出现。但阳痿是指阴茎不能勃起,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不能进行正常的性生活;早泄是阴茎能够勃起,因射精过早,阴茎痿软的病症;遗精则是指没有进行房事的情况下,精液流出。三者在要领上是有区别的。

因外邪侵袭,属实;久病身痛多因气血亏虚,形体失养,属虚。

关联词条:

  • # 四诊
  • # 问诊
  • # 中医入门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