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太平圣惠方》卷八十四:当归

处方

当归22.5克(锉,微炒)人参22.5克(去芦头)白芍药15克 芎藭22.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白术15克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主小儿冷热不调,大便青黄,心腹多痛,或腹中气满,或时呕逆,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5丸,米汤送下,日三服;三岁以上酌加量服之。

摘录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九:当归

别名
处方

白芍 肉桂各60克 阿胶(捣碎,炒)当归(去声,微炒)干姜(炮)甘草(炙微赤)续断 川芎各120克 白芷 附子(炮,去皮、脐)白术各90克 生熟地黄300克 真蒲黄(炒)27克 吴茱萸(汤洗七次,焙干,微炒)90克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产后虚羸,面色无华,脐腹拘急,痛引腰背,嗜卧不眠,唇口干燥,心忡烦倦,头重目眩,不思饮食;或劳伤冲任,内积风冷,崩中漏下,及月水将行,腰腿重痛,脐腹急痛;兼治从高坠下,内有瘀血吐血、下血等。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渐加至50丸,空腹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

《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当归

处方

当归15克 黄连4.5克(炒)大黄7.5克 甘草(炙)3克 紫草9克

制法

先以当归紫草成膏,其余三味研为细末,以膏和为丸,如胡椒大。

功能主治

主热入血分,大便秘结,三五日不通者。

用法用量

三岁以下服10丸,七八岁服20丸,空腹时用清米汤下,以利为度。

摘录
《痘疹世医心法》卷十二

《百一》卷十九引滁州丁医方:当归

处方

芫花(未开者,及时采取,晒干摘去枝梗)。

制法

用和谈米醋或康醋浸药面上,醋高一指,隔宿取出控起,带醋于铁铫内以慢火炒之,不住手搅拌,水脉断即以碗器盖之,候冷倾出,着底焦者不用,洗过铫子揩净再炒香熟,焙干为细末,却以先浸药醋打硬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积滞,肠胀食伤等疾。

用法用量

本方名当归丸,但方中无当归,疑误。

注意

甘草

摘录
《百一》卷十九引滁州丁医方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当归

处方

当归(切,焙)2两,槟榔(生锉)1两,赤芍药1两,牡丹皮1两,延胡索1两。

制法

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室女气血不和,月水欲来,先攻少腹刺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空心温酒送下,日晚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当归

处方

当归(切,焙)1两半,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琥珀(研)1两,芎1两,桃仁(去皮尖双仁,炒黄,研)1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水蛭(糯米炒令焦)1两,虎杖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大黄(1半生,1半炒)半两,柴胡(去苗)半两,虻虫(炒令色黄)2分,牡丹皮2分,麝香(研)半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风劳气疾,经脉不通,渐加羸瘦,不思饮食,心腹胀满,遍身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用薄荷酒送下;乌梅汤下亦得。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其他同名方

《外台》卷七引深师方:当归

处方

桔梗2分,葶苈子(熬)5分,藜芦(炙)2分,厚朴(炙)5分,杏仁50个(去尖皮),附子(炮)5分,桂心3分,人参3分,沙参3分,特生礜石1两(烧半,日)。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心腹劳强,寒疝邪气往来,坚固结聚,苦寒烦悁,不得卧,夜苦汗出,大便坚,小便不利,流饮在腹中,食不生肌。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饮送下,日3次。稍加之。

注意

忌猪肉、生葱、冷水。

摘录
《外台》卷七引深师方

全生指迷方》卷三:当归

处方

当归3两(锉碎),水蛭(好者,炒)30个,桃仁(去皮尖)30个(炒,研)。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留血滞于腰间,致血沥腰痛,痛如锥刀所刺,大便黑色,小便赤黑,脉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10粒,以酒送下。未知,加至30粒。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三

《得效》卷十六:当归

处方

生犀半两,人参半两,白术半两,当归半两,芍药半两,木香半两,茯苓半两,丁香半两,牛膝(酒炒)半两,苁蓉半两,天麻半两,脑麝少许。

制法

上为末,好酒3升,生羊胆1个,熬成膏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头疼脑虚,眼目昏蒙。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麝香酒送下。

摘录
《得效》卷十六

《朱氏集验方》卷六:当归

处方

当归、芍药(炒)、白鸡冠花(炒)、陈槐花(炒)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青蒿根煮汁为丸。

功能主治

酒毒下血。

用法用量

米饮。送下。

摘录
《朱氏集验方》卷六

《袖珍》卷一引《济生》:当归

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1两,芍药1两,附子(炮)1两,白术1两,干姜(炮)1两,厚朴(姜制)1两,阿胶(蛤粉炒)1两,乌梅肉2两。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中散寒,收涩止脱,行滞气,厚肠胃。主下焦虚寒,下痢纯白,或滑利不禁,腹痛不止,手足冷者。

用法用量

按:《杏苑》引《济生》有炙草七钱。

摘录
《袖珍》卷一引《济生》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济生》:当归

处方

当归半两,赤芍药半两,川芎半两,熟地黄半两,黄耆半两,京三棱半两,神曲2钱半,百草霜2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月经不调,血积证。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水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三二引《济生》

魏氏家藏方》卷十:当归

处方

赤石脂(煅,别研)、当归(去芦,酒浸1宿)、牡丹皮人参(去芦)、延胡索(蛤粉炒)、白术(炒)、白芍药、甘草(炒)、白茯苓(去皮)、白薇(去芦)、川芎白芷(炒)、藁本(去土)、官桂(去粗皮,不见火)、没药(别研)、乳香(别研)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气血俱虚,经候过多,羸瘦,全不思食,身体倦疼。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温酒化下。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十

《百一》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当归

处方

当归赤芍药、川椒(去目)、败龟壳、千金藤、骨碎补川芎(并生用)、乳香(研)、虎骨(慢火炮黄)、没药(研)、自然铜(火煅通红,醋淬3次)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炼好黄蜡为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接骨定疼。主打扑伤损,筋伤骨折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筋伤骨折用无灰酒半升入药,以东南柳枝搅匀同煎3-5沸,空心热服。50以上不过10服,旬日如旧;50以下不过5服。

摘录
《百一》卷十三,名见《普济方》卷三○九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