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饮片形态


拼音

Gǔ Suì Bǔ

别名

猴姜、胡狲姜(《本草拾遗》),石毛姜(《日华子本草》),石庵闾(《开宝本草》),过山龙(《植物名实图考》),石岩姜(《草木便方》),石良姜(《分类草药性》),毛姜、申姜(张寿颐),毛贯仲(《青海药材》),马猬姜(《南宁市药物志》),碎补(《四川中药志》),毛生姜、鸡姜(《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释名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卷十一•骨碎补》引陈藏器云:“骨碎补本名猴姜。开元皇帝以其主伤折、补骨碎,故作此名。”《本草纲目•卷二十•骨碎补》云 “江西人呼为胡孙姜,象形也。”因十二属相猴在地支申位,故又名申姜。

来源及植物形态

骨碎补,首载《药性本草》。为水龙骨科植物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的干燥根茎。产于中南、西南及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


槲蕨Drynaria fortunei (Kunze) J. Sm.

采制

全年均可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或再燎去茸毛(鳞片)。


骨碎补:去净泥砂杂质,洗净,稍浸泡,润透,切片,晒干。


砂烫骨碎补:取砂子置锅内炒热,加入拣净的骨碎补,烫炒至鼓起,毛呈焦黄色,迅速取出,筛去砂,放凉后除去毛即成。


雷公炮炙论》:"凡使骨碎补,采得后先用钢刀刮去上黄赤毛尽,便细切,用蜜拌令润,架柳甑蒸一日后出,暴干用。"

性味归经

性味:苦,温。

①《日华子本草》:"平。"

②《开宝本草》:"味苦,温,无毒。"

③《广西中药志》:"甘微苦涩,温。"


归经:入肝、肾经。

①《纲目》:"足少阴。"

②《本草求真》:"入肾,兼入心。"

③《本草再新》:"入肝、肾二经。"

功能主治

补肾,活血,止血。治肾虚久泻及腰痛,风湿痹痛,齿痛,耳鸣,跌打闪挫、骨伤,阑尾炎,斑秃,鸡眼


1.肾虚则骨弱腰痛,牙齿松动,耳鸣耳聋。骨碎补味苦性温,入肾经,能补肾强骨。齿为骨之余,强骨即利于固齿。耳为肾之窍,补肾即利于聪耳。肾虚二便失司,则失溺、久泄。补肾即利于恢复封藏之职。故凡肾虚腰痛骨软,牙齿松动作疼,耳鸣失聪以及尿频余沥,虚寒久泄诸症,皆为本品所主治。如《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治腰脚痛诸方》神效方,治腰脚疼痛,以之配伍牛膝补骨脂、桂心等为丸服,治齿痛出血,或牙动将落者,《本草纲目•卷二十•骨碎补》方,用一味骨碎补为末,如常刷牙,有坚骨固齿止痛作用。《单方验方调查资料选编》方,治牙痛,独用鲜骨碎补一二两,打碎煎服有效。治肾虚耳鸣耳聋,并牙齿浮动疼痛难忍者,用骨碎补配伍熟地山茱萸茯苓泽泻等坚骨益精之品为丸服之良效。《本草纲目•卷二十》方,治肾虚久泄,用本品研末,入猪肾中煨熟食,顿住。


2.跌打闪挫,筋骨折伤则瘀血肿疼。骨碎补能止痛止血,散瘀消肿,接续筋骨,为伤科之要药。单用有效,如《泉州本草》、《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及《雷公炮炙论》方,治跌打损伤,腰背关节痠痛,或正骨术后疼痛,均用一味骨碎补煎服或浸酒服,并捣末外敷。也可入复方,如《太平圣惠方•卷六十八•治金疮伤筋断骨诸方》骨碎补散,治金疮、伤筋断骨、疼不可忍者,用本品配伍自然铜龟甲没药等为散,温酒调服,有止痛并加速骨折愈合功效。


此外,本品用酒浸汁,外搽可治秃发。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10-20g;或入丸、散。


外用: 适量,捣烂敷或晒干研末敷;也可浸酒搽。


注意:阴虚内热及无瘀血者慎服。

1.《本草经疏》 不宜与风燥药同用。

2.《本草汇言》 如血虚风燥,血虚有火,血虚挛痹者,俱禁用之。

3.《得配本草》 忌羊肉、羊血、芸薹菜。

各家论述

1.《药性论》:"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五劳六极,口(一作’足’)手不收,上热下冷。"

2.《日华子本草》:"治恶疮,蚀烂肉,杀虫。"

3.《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

4.《本草正》:"疗骨中邪毒,风热疼痛,或外感风湿,以致两足痿弱疼痛。"

5.《纲目》:"骨碎补,能入骨治牙,及久泄痢。昔有魏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予用此药末,入猪肾中煨熟与食,顿住。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雷公炮炙论》用此方治耳鸣,耳亦肾之窍也。按戴原礼《症治要诀》云,痢后下虚,不善调养,或远行,或房劳,或外感,致两足痿软,或痛或痹,遂成痢风,宜用独活寄生汤,吞虎骨四斤丸,仍以骨碎补三分之一同研,取汁,酒解服之,外用杜牛膝、杉木节,萆薢白芷、南星煎汤频频熏洗,此亦从肾虚骨痿而治也。"

6.《本草求真》:"骨碎补,虽与补骨脂相似,然总不如补骨脂性专固肾通心,而无逐瘀破血之治也。"

7.《本经续疏》:"骨碎补(《开宝本草》)主破血、止血、补伤折,言能不使瘀结者留滞,不使流动者妄行,而补苴伤折,如未尝伤折也。"

8.张寿颐:"骨碎补甄权谓主骨中毒气,风血疼痛,上热下冷。盖温养下元,能引升浮之热,藏于下焦窟宅,是以可治上热下冷。李濒湖谓研末同猪肾煨食,可治耳鸣,及肾虚久泄、牙痛,皆是此意,非可通治胃家实火之齿痛。阆仙朱先生,尝用以治寒痰凝滞,牙关不利,颊车隐痛之骨槽症,甚有捷验。又凡阴虚于下,而肝胆浮阳抉痰上凝之齿痛,牙槽不利,及阴寒逼阳上浮之喉痛喉癣诸症,用此亦颇有效,皆即濒湖用治牙痛之意,而阳邪实盛者,类皆不可妄试。昔人每谓此药入肾治骨,并能治骨伤碎,因得此名者,皆当识得此意,非阴虚有热之骨痛骨痿,果可以一概主治也。戴元礼《症治要诀》谓痢后下虚,不善调养,遂成痢风,则以肾之虚寒而言,此药温肾,能起骨萎宜矣。惟痢后风之脚软膝肿,亦有阴虚生内热者,则宜魏玉璜之一贯煎,戴氏此法,非可概投。"

9.《本草述》:"治腰痛行痹,中风鹤膝风挛气证,泄泻,淋,遗精脱肛。"

10.《广西中药志》:"治小儿疳积。"

11.《四川中药志》:"泄湿,通经。"

  • 郭剑华:筋舒汤
    组成:当归15克,熟地黄20克,骨碎补15克,杜仲12克,鸡血藤20克,川牛膝20克,乳香10克,续断10克,丹参15克。功效:舒筋活血、养血通络、补肝益肾。主治:慢性软组织损伤,伤处疼痛、肿胀、功能...

    求道

    畅读VIP

    85

    0

  • 骨碎补应用三则
    骨碎补又称猴姜、毛姜、申姜,为临床习用之品,性味苦温,归肝、肾二经,主要功效为补肾强骨,活血止痛,主治肾虚腰痛、足膝痿弱、耳鸣耳聋、牙痛、久泄、遗尿、跌打骨折及斑秃等,运用得当,多收满意之效。笔者老师...

    求道

    畅读VIP

    586

    0

  • 骨碎补治链霉素中毒引起的耳聋
    骨碎补,性温、味苦,入肾、心经。本品原为治肾虚之耳鸣,今多次报道移治因链霉素中毒而引起的耳鸣,具有较好的效果。(1 )广西柳州工程机械厂医院报道:用骨碎补100g,水煎成500mL。轻者每次服50mL...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66

    0

  • 为什么一味药就治好了要拔的牙?!
    一、我单位一五十岁的男性领导有一周没上班了,这几天上班都用手捂着脸,我关心的问候得知,原来他得了牙痛病。白天痛轻,主要是晚上痛剧,以致辗转不眠。牙略松牙龈浮肿,时渗出少量血,患牙面部肿,经医院检查是牙...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614

    0

  • 药性琐谈:骨碎补
    作者:江海涛骨碎补是一味补肾的药物,但补肾药物大都是味甘,有兼咸,兼辛的。象骨碎补这样味苦的基本没有,味苦怎么补肾呢,我们都知道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天天尝者苦胆,使他更加坚强坚定,最后战胜自己的对...

    四君人参

    1100

    0

  •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