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概念

嗜异症又称异食癖,是指对通常不作为食物的异物(如煤渣、泥土、墙泥、头发、指甲、砂石、肥皂、油漆等),有意识地挑选,难以控制地咀嚼、吞食的临床表现。以幼儿为多见,但也可见于成人。本症的描述,散见于中医古籍虫积、疳症等。如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脾疳,体黄腹大,食泥土,当补脾,益黄散主之。”沈金鳌《幼科释谜》云:“爱吃生米面、炭、砖瓦,是脾胃疳。”龚廷贤《寿世保元》:“好食生米或好食壁泥,或食茶、炭、咸、辣等物者是虫积。” 1岁以内儿童尚不能主动选择食物,咬食异物者则不属本症范畴。

本症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素禀不足、饮食失节、虫积所伤,亦可因脾胃虚弱、肠胃湿热所致。由儿时家庭环境不正常、心理失常、强迫行为者,也有嗜异行为。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虫积所伤

1.临床表现:嗜食各种异物。面色萎黄,面部虫斑,黄胖浮肿,头发枯黄,身体瘦弱,食欲低下,性情烦躁,夜啼,或忧郁寡言,胃脘嘈杂,肚腹胀大,青筋暴露,脐周疼痛,发作有时,唇色淡白。舌淡,苔白腻或黄腻,脉弦细。
2.病因病机:虫积于内,脾胃损伤,气血不荣。
3.治法:先以驱虫化积,继以调理脾胃。
4.方剂:连梅安蛔汤(《通俗伤寒论》)加减。
药物:胡黄连5〜10g,川椒5g,雷丸10g,乌梅10g,槟榔10g,黄柏3g,使君子肉15g,苦楝根皮15g。
方义:使君子、苦楝根皮、雷丸槟榔、川椒均为驱虫化积药。乌梅黄柏胡黄连、川椒,取其酸、苦、辛味,有安蛔止痛作用。
加减:亦可同时服用乌梅丸10g。单纯钩虫病者,可用雷丸粉杀虫。
5.变通法:脾胃虚弱者,先用上方驱虫,继用肥儿丸(《幼幼集成》)健脾,药用党参白术山楂、芍药、陈皮茯苓薏苡仁神曲黄连莲子砂仁甘草等。

(二)脾胃虚弱

1.临床表现:偏食异物。面色萎黄无华,形体矮小,食少纳呆,四肢乏力,精神疲倦,大便溏薄或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晚间汗冬,易于感冒。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或虚缓。
2.病因病机:脾运不健,胃纳不化,气血不足。
3.治法:健脾益气,和中消积。
药物:木香3g,砂仁3g(后下),姜半夏6〜10g,陈皮3〜5g,党参(或太子参)10g,炒白术6〜10g,茯苓10g,炙甘草3〜6g。
方义: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健脾益气,半夏陈皮和胃,木香砂仁理气。
加减:兼夹食滞,完谷不化者,加麦芽神曲山楂消食;呕吐者,加竹茹丁香止呕;腹痛者,加白芍川楝子止痛。
5.变通法:亦可用肥儿丸(《幼幼集成》)。

(三)肠胃积热

1.临床表现:面色黄黯,手足灼热,口渴喜饮,心烦喜怒,呕吐恶心,消谷善饥,脘腹胀满不适,口臭便秘,尿黄,偏食异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2.病因病机:饮食不节,偏食肥甘,肠胃积热。
3.治法:清胃泻火。
药物:生石膏10g(先煎),黄连3g,黄芩10g,炒山栀3〜6g,茯苓10g,灯心3〜6g,生地10g。
方义:生石膏黄连黄芩、山栀清胃泻火,茯苓、灯心导热下行,生地养阴清热。
加减:食滞脘腹胀满,服枳实导滞丸腹痛夜啼者,加莱菔子钩藤;腹胀者加草豆蔻厚朴
5.变通法:清脾养胃汤(《寿世保元》),药用石膏黄连黄芩陈皮白术茯苓。亦可用泻黄散《小儿药证直诀》),药用藿香石膏防风、山栀、甘草。均以清胃泻火为法。

【简易方药】

1.白术500g以黄土炒后,研为细末,日3次,每次6g,开水冲服。服药期间忌食瓜果、生冷。用治嗜异症偏食黄土块者。

2.茯苓厚朴陈皮白术草豆蔻泽泻炮姜、炙甘草各9g,党参丹参薏苡仁各12g,苍术6g。每日1剂,水煎服。用治嗜食盐症。

文献与评述

现代医学认为,嗜异症的发生与肠寄生虫病和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中医临床若予以驱虫消积,症状改善并不明显。用健脾和胃方法,可改善体内微量元素(锌、铁等)的缺乏情况,恢复和增进正常食欲,纠正偏嗜异物的行为。除常用的党参茯苓山楂陈皮之外,含锌较多者如补骨脂、微牡蛎,含铁较多者如当归黄芪熟地,铁、锌含量均高的有太子参仙茅等,可配入辨证方中应用,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