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
《医宗说约》卷五:肥儿丸
上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龙眼大。
消积化食,健脾和胃,长肌肉。主五疳、五痢泻、蛔虫,脏腑虚弱,身体羸瘦,发竖焦黄,小便浊色,肚腹膨胀。
《玉案》卷六:肥儿丸
上为末,陈米糊为丸。
每服1钱,米饮化下。
《准绳·幼科》卷八:肥儿丸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按:《中国药典》本方用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便览》卷四:肥儿丸
杀虫去积,退热进食。主疳。
《幼科发挥》卷三:肥儿丸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
疳疾。
小儿疳积:王三峰长子患疳瘦,请予治之。予见曰:此乳少病也。其父曰:乳极多。予即辞退,归谓其友胡三溪云:王子病乃乳少也,彼云乳多,不听吾言,今成疳矣。三峰明日来报:果无乳也。日则嚼饭喂,夜则一壶冷米汤灌之。奈何?予曰:请权择乳母佐之,昼则抱之,夜则乳之。乃作肥儿丸一料,服之两月而安。
米饮送下,或米饮调末服亦可。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刘尚书方:肥儿丸
参术肥儿丸
上为细末,黄米糊为饼。
消疳化积,磨癖清热,伐肝补脾,进食杀虫,养元气。润肌肤。主小儿脾虚虫积所致诸疳、癖疾,面黄体瘦,头大颈细,夜热冷汗,神倦嗜卧,吐泻纳呆,好食泥土,腹大硬痛,烦渴有癖块。饮食不进,四肢倦惰,各种疳证,以脾虚有虫积兼泄泻者为宜。吐乳,痴眠。心下痞硬,头大颈细,有时吐泻烦渴,大便腥粘。
参术肥儿丸(《幼科证治大全》引《济世全书》)。
寒症忌用。
其他同名方
《玉机微义》卷五十:肥儿丸
使君子肉2两,萝卜子2两,小红枣肉1两,糖球子(末)1两,飞罗面1两。
上取好黄土和作一炉墩子,内底下萝卜片铺一层,次将使君子肉铺在当中,次又铺萝白一层,上安枣肉盖于上,以泥封固其外,以炭火煅至内三物熟烂了取出,以飞面球子末和匀,为丸如麻子大。
截疳杀虫,消食。主小儿疳,腹胀。
米饮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