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医宗说约》卷五:肥儿丸

处方

广陈皮1斤(炒),甘草(炙)4两,蓬术(炒)6两,厚朴(米泔浸,炒)8两,枳实(麸炒)8两,连翘6两,香附(米泔浸,炒)1斤,山楂肉6两,神曲(炒)6两,卜子(炒)8两,龙胆草6两,青皮子(炒)8两,川黄连(炒)8两,白术(土炒)8两,槟榔8两。

制法

上为极细末,炼白蜜为丸,如龙眼大。

功能主治

消积化食,健脾和胃,长肌肉。主五疳、五痢泻、蛔虫,脏腑虚弱,身体羸瘦,发竖焦黄,小便浊色,肚腹膨胀。

用法用量

空心清米汤化下。

虚者,加米仁、山药;虚甚,加人参;有虫,加川楝子使君子肉、鹤虱

摘录
《医宗说约》卷五

《医学启蒙》卷三:肥儿丸

处方

陈皮1两(洗),青皮5钱(醋炒),神曲5钱(炒),麦芽5钱(炒),槟榔5钱,木香3钱,黄连5钱(姜外炒),使君肉5钱(煨)。

制法

上为末,饴为丸,如芡实大。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脾虚疳积,面黄体瘦,饮食减少,身热肚大,或泻且坠。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米汤化下;10岁者2丸,冬月姜汤送下。

摘录
《医学启蒙》卷三

《摄生秘剖》卷三:肥儿丸

处方

黄连(制)5钱,芦荟5钱,青皮(去瓤,炒)5钱,陈皮(炒)5钱,麦芽(炒)5钱,三棱(炒)5钱,莪术(制)5钱,肉果5钱,槟榔5钱,白豆蔻5钱,使君子5钱,沉香5钱,木香1两,蛤蟆(炙)1两。

制法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米饮送下。

摘录
《摄生秘剖》卷三

《顾氏医径》卷五:肥儿丸

处方

人参白术、炙草、陈皮青皮山药、莲肉、当归白芍、使君、神曲

功能主治

小儿疳证。

用法用量

先取五疳丸或丹溪集圣丸,再用肥儿丸以善后。

摘录
《顾氏医径》卷五

《玉案》卷六:肥儿丸

处方

黑蝉(以大者,不拘几只,放深缸中,取粪坑内蛆淘净,倒其缸内,任从自食,待5日泻出粪水取起,倒挂阴干,炙脆为本)3两,人参1两,白术1两5钱,砂仁1两5钱,使君子肉1两5钱,山楂肉1两5钱,宣黄连8钱,胡黄连8钱,白茯苓8钱,芦荟8钱,莲子8钱。

制法

上为末,陈米糊为丸。

功能主治

疳积,肌肉消瘦,肚大筋青,饮食不思,或泄泻口渴。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米饮化下。

摘录
《玉案》卷六

《种福堂方》卷四:肥儿丸

别名

补养肥儿丸

处方

山药2两(炒),茯苓1两5钱,白扁豆(炒)1两5钱,五谷虫(淘洗净,炒)1两5钱,山楂(炒)1两5钱,白芍(炒)1两5钱,麦芽(炒)1两5钱,神曲(炒)1两5钱,当归1两5钱,白术(土炒)1两,陈皮1两,使君子肉(煨)1两,生甘草7钱,胡连7钱(姜汁炒)。

制法

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常用可免饮食伤脾之症。主面黄肌瘦,食积脾疳,大便不结,疳泻。

用法用量

补养肥儿丸(《仙拈集》卷三)。

摘录
《种福堂方》卷四

《准绳·幼科》卷八:肥儿丸

处方

胡黄连5钱,神曲(炒)5钱,麦糵5钱,槟榔3钱,木香2钱,肉豆蔻(面裹煨)2钱半,使君子肉2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蒸饼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消虫进食。健胃消积,驱虫。主小儿虫积,面黄肌瘦,肚大腹胀,食少痞积,口臭餐泥,腹痛泄泻,或后项有物如弹子。小儿脑后项边有物如弹子大,按之转动,软而不痛,名无辜疳。脾疳痞积,黄瘦口秽,虫积腹痛

用法用量

按:《中国药典》本方用法: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00~130g制成大蜜丸。口服一次1~2丸,一日1~2次。三岁以内小儿酌减。

摘录
《准绳·幼科》卷八

《便览》卷四:肥儿丸

处方

木香1两,胡黄连1两,使君子肉1两,黄连槟榔龙胆草、诃子肉、肉豆蔻(煨)、芜荑芦荟阿魏银柴胡

制法

上为末,猪胆汁打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杀虫去积,退热进食。主疳。

用法用量

方中黄连槟榔龙胆草、诃子肉、肉豆蔻芜荑芦荟阿魏银柴胡用量原缺。

摘录
《便览》卷四

《幼科发挥》卷三:肥儿丸

处方

人参白术、白茯苓、炙甘草陈皮青皮山药、莲肉、当归川芎使君子

制法

上为细末,神曲糊为丸。

功能主治

疳疾。

临床应用

小儿疳积:王三峰长子患疳瘦,请予治之。予见曰:此乳少病也。其父曰:乳极多。予即辞退,归谓其友胡三溪云:王子病乃乳少也,彼云乳多,不听吾言,今成疳矣。三峰明日来报:果无乳也。日则嚼饭喂,夜则一壶冷米汤灌之。奈何?予曰:请权择乳母佐之,昼则抱之,夜则乳之。乃作肥儿丸一料,服之两月而安。

用法用量

米饮送下,或米饮调末服亦可。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刘尚书方:肥儿丸

别名

参术肥儿丸

处方

人参(去芦)3钱半,白术(去芦)3钱,白茯苓(去皮)3钱,黄连(姜汁炒)3钱半,胡黄连5钱,使君子(去壳)4钱半,神曲(炒)3钱半,麦芽(炒)3钱半,山楂肉3钱半,甘草(炙)3钱,芦荟2钱半(碗盛,泥封固,置土坑中,四面谷糠火煨透用之)。

制法

上为细末,黄米糊为饼。

功能主治

消疳化积,磨癖清热,伐肝补脾,进食杀虫,养元气。润肌肤。主小儿脾虚虫积所致诸疳、癖疾,面黄体瘦,头大颈细,夜热冷汗,神倦嗜卧,吐泻纳呆,好食泥土,腹大硬痛,烦渴有癖块。饮食不进,四肢倦惰,各种疳证,以脾虚有虫积兼泄泻者为宜。吐乳,痴眠。心下痞硬,头大颈细,有时吐泻烦渴,大便腥粘。

用法用量

参术肥儿丸(《幼科证治大全》引《济世全书》)。

注意

寒症忌用。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三引刘尚书方

《广嗣纪要》卷十五:肥儿丸

别名
处方

人参(去芦)5钱,白术(坚白者,去芦)5钱,橘红(刮净)5钱,白茯苓(去皮)4钱,甘草(去皮,炙)2钱,青皮(四花者,去瓤)3钱,缩砂仁3钱5分,木香2钱5分,山药(刮净)5钱,莲肉(去皮,去心)5钱,使君子(去皮)3钱,山楂子(蒸,取肉)3钱,三奇神曲(炒)3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用生荷叶包粳米煮熟,去荷叶,将米杵烂,以净布包扭出,再煮成糊,为丸,如麻仁大。

功能主治

健脾胃,进饮食,消积滞,杀疳虫,补疳痨,长肌肉。主小儿脾胃素弱,食少而瘦;或素强健,偶因伤食成积而瘦;或因久病之后而瘦。

用法用量
摘录
《广嗣纪要》卷十五


其他同名方

婴童百问》卷八:肥儿丸

处方

三棱(煨)4钱,蓬术(煨)4钱,川楝子4钱,龙胆草4钱,黄连4钱,柴胡半两,地骨皮半两,枳壳(麸炒)3钱,麦糵3钱,当归3钱,白芜荑2钱,芦荟1钱,木香1钱。

制法

上为末,神曲糊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化虫,消疳,退疳热。主小儿因缺乳,食肉太早,或患脏腑胃虚所致疳,黄瘦,肚急。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送下。

摘录
婴童百问》卷八

《活幼心法》卷八:肥儿丸

别名

芦荟肥儿丸

处方

三棱1两,莪术1两,青皮(俱醋炒)1两,焦神曲(炒)1两,川黄连1两,胡黄连1两,使君子(去壳,浸透,去皮)1两,芦荟5钱,坚槟榔5钱,香附子(炒)5钱,陈皮(去白)5钱,麦芽(炒)5钱,芜荑5钱,南木香3钱。

制法

上为细末。神曲麦芽另研为细末打糊,和前药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疳泻已久,脾胃极虚而不可单攻者。

用法用量

芦荟肥儿丸(《专治麻痧初编》卷三引《痘疹折衷》)。

有癖块,加阿魏(酒浸,研化,和入),干漆(炒)各7钱。

摘录
《活幼心法》卷八

《丹溪心法》卷五:肥儿丸

处方

芦荟(另研)3钱,胡黄连3钱,炒曲4钱,黄连半两,白术半两,山楂(炒)半两,芜荑(炒)3钱。

制法

上为末,芦荟末和匀,猪胆汁为丸,如栗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疳积

用法用量

每服60丸,食前米饮送下。

摘录

《普济方》三七九引《经效良方》:肥儿丸

处方

神曲半两,川楝子(去核)半两,青皮1两,陈皮1两,使君子(去皮壳)1两,麦芽3分,黄连3分,芜荑3分,三棱3分,莪术3分,巴豆10粒(去皮膜)。

制法

上先将三棱莪术陈皮青皮神曲麦芽巴豆慢火炒少时,急倾,将使君子、川楝肉、黄连芜荑都一处以厚纸紧裹,延半个时辰,候冷,拣出巴豆8粒,止留2粒,研细末,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消疳退黄。肥肌杀虫。主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米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三七九引《经效良方》

《普济方》三七九:肥儿丸

处方

青皮(去白)1两,陈皮(去白)1两,三棱(炮)5钱,莪术5钱,神曲5钱,麦芽5钱,巴豆15粒(去皮,作2片)上锉,将巴豆同炒少时,倾去巴豆不用。川楝肉5钱,使君子1两,黄连3钱,芜荑3钱,胡黄连5钱,芦荟3钱,青黛末3钱,蛤蟆(去足,烧灰)3钱。

制法

上锉,一处入铫内,再用巴豆微炒,去巴豆不用,和前药同为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补脾进食,磨积消疳。主肥热疳。

用法用量

米汤送下。

婴童百问》卷八:肥儿丸

别名

六味肥儿丸

处方

黄连1两,陈皮(去白)1两,神曲(炒)1两,麦糵(炒)1两(加三棱莪术),白芜荑半两,川楝子1两(去核,炒)。

制法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化虫,消疳,退疳热。主小儿因缺乳食肉太早,或患脏腑胃虚所致疳,黄瘦,肚急。肌肉消瘦。小儿脾疳,饮食少思,肚大颈细,发稀成穗,项间结核,发热作渴,精神倦怠,大便酸臭,嗜食泥土,或口鼻头疮,肚见青筋,啮齿下痢,便白五疳。

用法用量

六味肥儿丸(《保婴撮要》卷八)。

摘录
婴童百问》卷八

玉机微义》卷五十:肥儿丸

处方

使君子肉2两,萝卜子2两,小红枣肉1两,糖球子(末)1两,飞罗面1两。

制法

上取好黄土和作一炉墩子,内底下萝卜片铺一层,次将使君子肉铺在当中,次又铺萝白一层,上安枣肉盖于上,以泥封固其外,以炭火煅至内三物熟烂了取出,以飞面球子末和匀,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截疳杀虫,消食。主小儿疳,腹胀。

用法用量

米饮送下。

摘录
玉机微义》卷五十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肥儿丸

组成

神曲十两(300克)、黄连(去须)十两(300克)、肉豆蔻(面裹煨)五两(150克)、使君子(去皮)五两(150克)、炒麦芽五两(150克)、槟榔二十个(150克)、木香二两(60克)。

用法

上药共研细末,猪胆汁为丸。每服3~6克,量小儿岁数酌定,空腹时开水调化服。

功效

杀虫消积,健脾清热。

主治

主治虫积日久成疳,脾虚胃热,面黄体瘦,腹痛腹胀,发热口臭,大便稀溏,舌红苔少,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儿童多瞬症(儿童异常瞬目症)、小儿口疮小儿厌食、小儿顽固性荨麻疹等病症。

1.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伴发热:以肥儿丸联合利巴韦林口服液治疗48例,婴幼儿1次半丸,儿童1次1丸,1次/日,温开水泡成糊状后口服。与利巴韦林口服液治疗48例对照。两组用药均观察3日。疗效评定以体温在24~48小时内恢复正常,其他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为显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显效32例,好转12例,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显效2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年第27期)

2.儿童多瞬症(儿童异常瞬目症):以本方随症加减治疗不伴有面肌痉挛和其他全身症状的儿童多瞬症80例,与谷维素及维生素B₁治疗50例对照,两组均局部滴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滴眼液。4周后观察疗效。疗效评定以频频瞬目现象完全消失为痊愈。结果:治疗组治愈41例,显效23例,有效16例,治愈率为51.25%,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15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26.00%,总有效率为9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新中医》2010年第5期)

3.小儿口疮:以本方治疗24例,1岁以内患儿每次半片,每日2次;1~3岁患儿每次1片半,每日3次;3~5岁患儿每次2片,每日3次;5~8岁患儿每次3片,每日3次;8~13岁患儿每次4斤,每日3次。也可根据患儿的体质及病情轻重调整剂量。服药7日,期间禁食生冷、辛辣之品。疗效评定以临床症状消失,1年内未复发为痊愈。结果:治疗后痊愈15例,好转6例,无效3例,治愈率62.5%,总有效率87.5%。(《中国民间疗法》2006年第2期)

4.小儿厌食:以肥儿丸加减治疗256例,全部治愈,有效率100%。(《陕西中医》2002年第11期)

5.小儿顽固性荨麻疹:以本方治疗25例,均为用传统方法后再发者。1~2岁1片,2~3岁2~3片,再大者依次类推,10岁以上服12片,忌食生冷腥荤以泻下为度。24例患儿服1次量在12小时内泻下稀便后,皮疹消失。1例12小时后大便未解,皮疹仍在。在原量上加1片口服4小时后,皮疹消失,大便泻出。25例患儿皮疹消失后均未再复发。(《河南中医药学刊》1998年第5期)

方解

方中黄连苦寒,泻旺火,燥脾湿,厚肠胃,杀虫;肉豆蔻辛温,补命火而行之脾胃,以去土中之积郁;木香辛苦温,升下焦无形之气,以达于上,而蒸水谷,和气血,降上焦有形之物以行于下,而司决渎,去壅滞;神曲甘辛温,和中开胃,消滞去胀,破结行痰,能消能伐,而无伤于正气;麦芽甘成平,能变化有形之坚积,而自含发生之气;使君子味甘而能杀虫,兼可消积;槟榔苦涩甘温,攻坚破积,降泄逆气,而达之下极之下,且其苦能杀虫,其涩能敛阴。诸药配伍,共奏清心肝、健脾和胃、杀虫消积之功,切中病机,消除厌食。

目前以本方制成中成药,各地药厂产品的组成颇不一致,须审其组成功效,适当选用。

方歌

肥儿丸内用使君,豆蔻香连曲麦槟,猪胆为丸热水下,虫疳食积一扫清。

摘录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