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凉燥非燥——仝小林辨治凉燥证经验发微

求道

浏览:419

时间:2022-12-01

有关燥邪致病理论的论述自古有之。“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提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的燥邪病机;后有吴鞠通于《温病条辨》中论及燥分温凉,“故深秋燥令气行,人体肺金应之,肌肤亦燥,乃火令无权,故燥属凉,前人谓热非矣”,温燥因燥热,凉燥因燥寒。杏苏散为凉燥证之主方,“燥伤本脏,头微痛,恶寒,咳嗽

四君中医付费内容,查看完整版请开通vip

VIP会员,请登录

分享到:

收藏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