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保命集》卷中:黄耆汤

处方

黄耆、白术防风各等分。

功能主治

止汗。主伤寒太阳证,春夏有汗,脉微而弱,恶习风恶习寒。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水煎5-7钱至10余钱,或半两面三刀1两,水煎,温服。

汗多,恶风甚者,加桂枝

摘录
《保命集》卷中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黄耆汤

处方

黄耆、甘草地骨皮防风各等分(焙干)。

功能主治

痔疾。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半两,水3升,煎3-5沸,滤去滓,通手淋洗。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全生指迷方》卷二:黄耆汤

处方

黄耆(蜜炙)1两,白术(炒)2两,人参1两,甘草(炙)1两,白芍1两,陈皮半两,藿香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悲忧伤肺,吐血,血止后嗽,嗽中血出如线,痛引胁下,日渐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全生指迷方》卷二

《鸡峰》卷二十三:黄耆汤

处方

川芎半两,地黄半两(生干者),黄耆半两,芍药半两(赤者),防风半两,羌活1分,甘草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大热有疮。

用法用量

每服2钱,葱汤调下;荆芥汤亦可。

摘录
《鸡峰》卷二十三

温疫论》卷一:黄耆汤

处方

黄耆3钱(蜜炙),五味子2钱,当归1钱,白术1钱,甘草5分(炙)。

功能主治

时疫愈后表虚,脉静身凉,数日后反得盗汗自汗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汗未止,加麻黄净根1钱5分。

摘录
温疫论》卷一

《鸡峰》卷十一:黄耆汤

处方

黄耆1分,人参1分,秦艽1分,甘草1分,紫菀1分,桑白皮1分,五味子1分,前胡1分,陈橘皮1分,白茯苓1分,贝母1分,桔梗1分,山药1分,白芍药1分,当归1分,天门冬1分,干地黄1分,半夏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禀气怯弱,将温过度,积温成热,熏蒸五脏,或外触微寒,搏于咽膈,寒热相壅,攻冲肺经,或咳嗽曲折,或胸满短气,或壅邪渐退,气血犹弱,或胃口虚烦,饥而不欲饮食,或余邪尚留经络,小劳辄剧,又不可服诸补药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5片,大枣1个,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鸡峰》卷十一

《圣济总录》卷一○五: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芍药、知母升麻犀角屑1两半,苦竹叶50片。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眼上下赤脉贯黑睛。热毒攻眼,黑睛通赤。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下芒消少许,再煎沸,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炙煿、热面。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

《兰室秘藏》卷下:黄耆汤

处方

黄耆5钱,甘草3钱,香白芷2钱5分,藁本2钱,升麻2钱,草豆蔻1钱5分,橘皮1钱5分,麻黄1钱,当归身1钱,莲花青皮7分,柴胡6分,黄柏少许。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学纲目》引作“黄耆补胃汤”。

摘录


其他同名方

银海精微》卷上:黄耆汤

处方

黄耆1两,车前子1两,细辛1两,黄芩1两,五味子1两,苍术1两,黄连1两。

功能主治

小儿两睑时常赤烂。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银海精微》卷上

外科选要》:黄耆汤

处方

黄耆1钱(盐水拌,炒),当归1钱,柴胡1钱,木瓜1钱,连翘1钱,羌活5分,肉桂5分,生地黄5分,黄柏5分。

功能主治

腿内近膝股患痈,或附骨痈初起,肿痛,脉细而弦,按之洪缓有力。

用法用量

水、酒各1钟,煎一半,空心热服。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黄耆汤

处方

黄耆1钱,白芍1钱,桂枝1钱,甘草5分。

功能主治

痘疹身痛者。

用法用量

防风5分,姜、葱为引,水煎服。

摘录
《种痘新书》卷十二

医家心法》:黄耆汤

处方

黄耆3钱(炙),当归3钱,枣仁2钱(炒),白术2钱,远志(蜜炙)1钱,补骨脂(盐水炒)8分。

功能主治

命门虚衰,肺气大虚,腠理不固,小腹隐痛,大便不实,小便频数无度,终夜不寐,盗汗不止,精滑梦遗。

用法用量

生姜大枣为引。

摘录

《本事》卷五:黄耆汤

处方

黄耆3分(蜜炙),熟干地黄3分(酒洒,9蒸9晒,焙干称),白芍药3分,五味子3分(拣),麦门冬3分(水浥,去心),白茯苓1分(去皮),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津液,专补五脏之阴。主口干烦躁,不思食。

用法用量
各家论述

《医方集解》:此足太阴药也。黄耆、人参补气,熟地、芍药补血,乌梅五味敛耗生津,天冬麦冬泻火补水,茯苓淡以利湿,甘草甘以和中。湿去气运,则脾和而思食,津生而燥退矣。

摘录
《本事》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1两,赤石脂1两半,阿胶(炒令燥)1两,黄连(去须)1两,黄柏3分,白术1两(锉,炒),龙骨1两半(火烧红)。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赤白痢,脓血相兼,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日2夜1。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半两,人参半两,赤芍药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地骨皮半两,五味子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防风(去叉)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锉)1分,磁石(煅,醋淬7遍)1分,牡蛎粉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精极,肾气内伤。梦泄盗汗,小便余沥,阴痿湿痒,少腹强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枣大(拍碎)、大枣2枚(擘破),煎至7分,去滓,空腹食前温服,日3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黄耆汤

处方

黄耆(锉,炒)1两,人参1两,白术(炒)1两,桂(去粗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麻黄(去节)1两,柴胡(去苗)1两,半夏(汤洗去滑,焙)1两,甘草(炙,锉)1两,桔梗(锉,炒)1两。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气极虚寒,皮毛枯燥,津液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取8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