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新型肺炎的中药方(三)(医案)

lovehinanalu

浏览:928

时间:2020-09-15

前言:

用一体质虚弱,上下焦都堵塞不通的患者为例子,说明防疫平安散的变化应用。


35岁已婚女性

病史:

1.胸痹(胸闷,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2.腋下、手臂有些脂肪瘤三焦水道不通

3.脾脏肿大

4.曾患慢性阑尾炎,慢性胃炎,习惯性便秘

5.尾椎受过伤,易腰膝酸痛


1/23 3:00AM

两手鱼际疼痛(肺气不通),喉咙干痛(毒火),时而有痰想咳,痰不易咳出。全身肌肉酸痛,腰痛。肚子疼但大便不下(矢气不通),感到身体燥热,心情烦躁不能入眠。寸脉微浮,其余皆沉濡。没有食欲,昨晚没什么进食。初期无发烧症状,患者以为是这几天没睡好太累,才肌肉酸痛,不以为异。


防疫平安散

麻黄汤1.5g +银翘散 2g +十神汤 1g+制川乌 1g+黄连 0.5g+茵陈 1g+五灵脂 1g +钩藤 1g+ 苍耳子 1g+丁香 1g+诃子 1g+白硇砂1g+红花 0.5g+檀香 0.5g+天南星 1g

药粉照上述比例调配好,配温开水服用,一日早中晚各服一次,共三次

达配川贝枇杷膏当零食服用,一日数次。

● 若便秘,上方加麻子仁丸(可用中成药)

● 若壮热不解,上方加水牛角粉 1g、生石膏 1g



患者腹满痛,矢气不下,去丁香诃子,加大承气汤,并加雄黄祛邪毒以加强引邪气排出的功效,传统中秋节喝「雄黄酒」也是取雄黄祛瘴疠之气的效果。去红花檀香钩藤使药性更专。


1/23 4:00PM

麻黄汤1g +银翘散2g +十神汤 1g+制川乌 1g+黄连0.5g+茵陈 1g+五灵脂 1g + 苍耳子 1g白硇砂1g+天南星1g+大承气汤1g+雄黄0.3g配梅子醋


服药后,部份邪气出表,皮表起鸡皮疙瘩,ㄧ下身热,一下畏寒,寒热交错。然而,患者自觉想排汗而汗不易出。头胀偏头痛腰痛。尚未排便,但已有食欲,些微进食后,能安眠入睡。

防疫平安散发挥效果,引邪出表。胃气郁滞缓解,自然开胃能眠,内经也提到「胃不和,卧不安」


1/23 8:00PM

黄连置换为黄连解毒汤以加强除疫毒火之效,补回钩藤。加槟榔破气助排便。硼砂除肝胆疫毒(藏医),并且除肺部痰热(中医),配梅子醋,酸味入肝。


麻黄汤1g +银翘散1g +十神汤 1g+制川乌 1g+黄连解毒汤0.5g+茵陈 1g+钩藤1g+五灵脂 1g + 苍耳子 1g+白硇砂1g+硼砂0.5g+天南星1g+大承气汤1g+槟榔 1g配梅子醋


1/24  4:00AM

邪气走表,发热畏寒裹被,呈现伤寒论的风寒表证。排一些大便,大便颜色正常且成型,约两、三条。代表矢气已通利,但疫邪走皮表,不走大便排。然患者平素有习惯性便秘问题,慢性胃炎肠胃机能不佳,所以身体有其智慧选择走表排邪气。但若肠胃机能好,能腹泻,走大便排,则能够最快速痊愈,走表排邪病程会比较长,证型变化繁杂。


ㄧ两岁小男童,阳气旺盛,经络通畅。初染时疫,下午服用防疫平安散原方四分之一加麻子仁丸,晚上出黏腻臭汗,下一大坨稀臭便,马上康复。


患者腰痛更剧,代表气血损害,必须稍微补益才能继续攻邪。所以麻黄汤银翘散攻击力道强先去掉,只留下十神汤。加独活寄生汤,祛风湿、止痛,补气血。畏寒茵陈改为伤寒方「茵陈五苓散」加强行阳化湿力道。患者平素肠胃机能差,所以用伤寒论半夏厚朴汤」行气开郁、降逆化痰。加强紫苏叶行气调胃。


十神汤 1g+半夏厚朴汤2g+黄连解毒汤0.5g+独活寄生汤1g+茵陈五苓散1g+制川乌1g+槟榔1g+紫苏叶1g


1/24 8:00AM

发热畏寒,腰酸(腰痛程度减轻),全身酸痛,眼花,脉浮紧。

邪气走表,风寒表证麻黄汤解。再带些除疫气毒火的药物,助疫邪走表。

时疫邪重,寒热交错,行阳祛风寒与祛肝湿热毒(肝属木主内风)并重,并且带些活血化瘀、行气化滞的药味配合才能达到药效。


麻黄汤2g+十神汤1g+制川乌1g+茵陈1g+苍耳子1g+五灵脂1g


1/24 10:00AM

肤痒发热畏寒,腰酸 ,头痛晕眩,脉转沉。

患者正气不足,邪走里,成伤寒少阴证

置换麻黄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枳实桔梗、芍药」为伤寒论排脓散,实为助肺部排痰的排痰散。加麦芽胃气运化,薏苡仁排湿。

麻附细2g+茵陈1g+苍耳子1g+五灵脂1g+排脓散2g+麦芽1g+制川乌1g+薏苡仁2g


1/24 1:00PM

发热畏寒头痛晕眩,胸闷气喘,腰痛加剧。

正邪相争,损耗气血,所以加独活寄生汤补益。若是老人家,气血衰弱,可考虑使用李可老医生的培元固本散,补益肾精。不可因为患者体弱或气血衰弱就保守治疗,使用和解方剂,待疫邪攻入肺脏,肺纤维化,则难以医治。必须采取攻邪兼补益的「逆流挽舟」法(或依据脉证斟酌使用人参)。

麻附细2g+茵陈1g+五灵脂1g+独活寄生汤1g+制川乌1g+黄连解毒汤0.5g



1/24 4:00PM

排一些大便,如前述状态。

气虚喘,胸闷痞,腰痛,骨节疼痛表邪气重。所谓「表邪重」是医者近患者自身会感到微微骨节酸痛感,一种无形磁场不好的不舒服感,需要医者细细感受。正气回复,邪又走表,置换麻黄附子细辛汤为麻杏薏甘汤(皮痒,皮表湿气重),全蝎助扫荡络脉余邪。桑枝祛风湿、利关节、行水。薤白行胸阳除胸痹,西洋参滋阴补气(热伤气阴),置换黄连(重剂)为黄芩(轻剂)以扫荡肺肝余毒火。用使君子肠胃疫气,蒺藜补肝益肾。


桑枝也可以视为银翘散的变方。

思路:银翘散(风热重剂)-》桑菊饮(风热轻剂,主药为桑叶菊花)-〉桑枝(单味药)


麻杏薏甘汤2g+桑枝1g+制川乌1g+乐适舒(诃子、菱角壳、薏苡仁、紫藤)1g+薤白0.5g+洋参0.5g+茵陈五苓散1g+半夏厚朴汤1g+黄芩0.5g+使君子0.5g+全蝎0.5g+蒺藜1g


1/24 7:00PM

脉浮细弦,邪从表出,体内剩50%邪气,晚餐正常进食。

加重麻黄以加重解表力道,胃气有恢复,所以加麻子仁丸润肠通便,确保排便正常。


麻杏薏甘汤2g+麻黄1g+桑枝1g+茵陈五苓散1g+钩藤1g+制川乌1g+麻子仁丸+蒺藜1g+使君子1g


1/24 9:00PM

喉咙干痛,微发热,膝盖酸痛,胸喘,白带分泌物多(湿气下注)。余邪呈现风热邪毒走表,改用银翘散。膝盖酸痛,以经方桂枝芍药知母汤」解。白带分泌物多,湿毒下注以茵陈五苓散利小便解。


桂枝芍药知母汤3g+银翘散1g+茵陈1g+麻子仁丸1g+白硇砂0.5g


1/25 8:20AM

喉咙痒,咳嗽寒痰多,腰膝痛

置换银翘散小青龙汤当归芍药散补血益气,培元固本散大补肾气。

小青龙汤2g+培元固本散1g+桔梗角药(桔梗前胡杏仁)1g+当归芍药散1g+乳香1g


1/25 10:00AM

胸口浓痰多,难咳出


100cc白醋ㄧ口饮下,顿感恶心,催吐痰水(汗、吐、下三方中的吐法)。

吐后胸闷痛,胃灼热(余痰湿邪积于胸部、心包经)。

金匮要略的胸痹方加制川乌

薤白2g、半夏1g、桂枝1g、制川乌1g、栝楼仁1g


1/25 1:00PM

膝盖酸痛,皮肤起鸡皮疙瘩,气虚喘,咳痰稠。

桂枝芍药知母汤2g+麻杏薏甘汤1g+砂仁1g+西洋参1g+栝楼仁1g


1/25 4:00PM

侧腹肠痛,想便不出,喉咙吞口水会痛。

时疫邪重,常会攻击弱点引发旧疾。如「膝盖酸痛」、「慢性阑尾炎(肠痈)初期的症状」、「胸痹」可依据伤寒论脉证描述,有此证用此方。

膝盖酸痛(尺脉沉濡)⋯桂枝芍药知母汤

侧腹肠痛⋯大黄丹皮汤

发热,喉痛,寸脉浮滑带弦细⋯⋯银翘散


大黄丹皮汤2g+桂枝芍药知母汤2g+银翘散1g+丁香1g+白硇砂0.5g+芍药甘草汤1g+蒺藜1g


1/25 9:00PM

肤痒,咽喉干痛,腰酸痛

麻杏薏甘汤2g+银翘散1g+桔梗角药1g+培元固本散0.5g+蒺藜1g


1/26 8:00AM

腰膝酸痛,侧腹湿疹(大便有排出白色湿气团,部分湿毒往皮表发,就近在侧腹皮表形成湿疹),经历正邪气大战,患者体虚,后期要重补益,滋阴养气,补肾精。

桂枝芍药知母汤2g+培元固本散0.5g+西洋参1g+百合1g+茵陈五苓散1g+薏苡仁2g+川楝子1g


1/26 12:30PM

发热,眼睛热痛(风热余邪,从目出表)用风热轻剂桑菊饮,腰膝酸痛。

桑菊银2g+桂枝芍药知母汤2g+桑枝1g+当归芍药散1g+灯心草0.5g


患者基本上已康复。


关联词条:

  • # 肺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