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茵陈蒿 (末)十分 五苓散五分
用法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各家论述
茵陈,黄家神良之品也,故诸方多用之;猪苓、泽泻、茯苓、白术味淡,故可以导利小水;官桂之加,取有辛热,能引诸药直达热邪蓄积之处。
《古今名医方论》:
罗东逸曰,治酒积黄疸,盖土虚则受湿,湿热乘脾,黄色乃见。茵陈专理湿热,发黄者所必用也;佐以五苓,旺中州,利膀胱;桂为向导,直达热所,无不克矣。
清·喻昌:
湿热郁蒸于内,必先燥其肺气,以故小水不行。五苓散开腠理,致津液,通血气,且有润燥之功,而合茵陈之辛凉,清理肺燥。肺金一润,其气清肃下行,膀胱之壅热立通,小便利而黄去矣。(《医门法律》)
清·徐彬:
此表里两解之方。然五苓中有桂、术,乃为稍涉虚者设也。但治黄疸不贵补,存此备虚证耳。(《金匮要略论注》)
清·沈明宗:
盖胃为水谷之海,营卫之源。风入胃家气分,风湿相蒸,是为阳黄。湿热流于膀胱,气郁不化,则小便不利,当用五苓散宣通表里之邪,茵陈开郁而清湿热,则黄自退矣。(《张仲景金匮要略》)
池晓玲:茵陈五苓散退“介黄”
李某,女,时年52岁,于2006年12月22日入院。【发病过程】患者因“乏力、身目黄染半年,加重伴双下肢浮肿1月”入院,患者有慢性乙型肝炎病史,平常无规则诊治,半年前,患者自觉乏力、身目尿黄,在外院住...


求道
畅读VIP

505

0
王烈泉:茵陈五苓汤治疗黄疸病案
王烈泉,广东省名中医,揭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主任中医师。兼任中国老年学学会中医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岭南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主任等职。从事中医工作近50...


求道
畅读VIP

486

0
刘志龙:茵陈五苓散治紫癜案
张某,女性,时年52岁,2015年4月28日初诊。 双下肢有针头至黄豆大小瘀点、对称分布,双下肢轻度水肿且皮肤干燥,头汗多,无腹痛便血。半年前有一次发热、头痛、关节痛后出现下肢皮肤皮下有出血,经中西...


求道
畅读VIP

540

0
茵陈五苓散治带下
班秀文医案:马某某,女,30岁,已婚,农民。平时带下量多,色白或黄,质稠秽,近日因田间劳动,复为暴雨淋湿,现腰脊酸胀欲折,肢节烦痛,带下量多,质如涕而有臭秽之气,小便短涩,脉缓,苔白黄厚腻,舌质如平,...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43

0
茵陈五苓散治盗汗
陈兵跃医案:刘某某,男,20岁,工人,1987年8月23日初诊。盗汗三月。伴见四肢困倦,纳呆,小便黄等症。在县人民医院诊治,服药数十剂,疗效不佳,求医于我处。、症见睡则汗出,寤则汗止,身体困倦,不思饮...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1142

0
茵陈五苓散治手足心黄(叶红素皮病)
夏永潮医案:任某某,女,34岁,工人。患者于1974年5月30日来诊。自诉一年前起,原因不明地出现手足心色黄如橘,伴头晕口苦,腹胀欲呕,大便干结,小便色黄。检查:神志清楚,巩膜无黄染,手足心色黄甚深,...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52

0
茵陈五苓散治湿郁
叶天士医案:某,59岁。舌白目黄,口渴溺赤,脉象呆钝,此属湿郁。绵茵陈9克,生白术3克,寒水石9克,飞滑石9克,桂枝木3克,茯苓皮9克,木猪苓9克,泽泻3克。(《临证指南医案》)  ...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503

0
茵陈五苓散治黄疸
刘渡舟医案:姜某某,男,26岁。久居山洼之地,又值秋雨连绵,雨渍衣湿,劳而汗出,内外交杂,遂成黄疸。前医用清热利湿退黄之剂,经治月余,毫无功效,几欲不支。就诊时,黄疸指数85单位,转氨酶高达500单位...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43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