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出处

张洁古

详细内容

天麻180克、牛膝180克(二药用酒同浸三日,焙干用)、萆薢180克、元参180克、杜仲210克(酒炒去丝)、全当归300克、羌活300克、独活150克、炮附子30克、生地黄500克(有一方无独活)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病重者可加至100丸,清晨空腹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


本方为养血、祛风、补肾、壮筋骨之剂。可用于治疗肾经虚热生风,筋脉牵掣,遍身疼痛,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方中虽然重用生地当归补肾养血为主药,但其妙用全在天麻牛膝同浸同焙,以使风痰浊湿下降而不上逆作为辅药。又以萆薢杜仲益肾、祛风湿、壮筋骨,玄参养肾阴壮水以制火,附子肾阳温经以通络,又可使生地玄参之“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共为佐药。更以羌独二活祛太阳风、搜少阴伏风以驱除风邪为使药。诸药扶正祛邪,标本合治,具有养血、祛风、壮筋骨、补肾固本之功能。


近些年来,临床上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由肾虚风动而出现头晕目花、头重脚轻、两腿无根、肢体麻木或抽痛的高血压病(血压不高的也可服用)。可再酌加生赭石、生石决明钩藤泽泻桑寄生菊花之类的药物。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本方中补肾药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我在治疗眩晕、耳鸣以及神经衰弱等病出现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腰腿酸软、全身倦怠等症状,经辨证属于肾虚证者,常用此方加生石决明30克(先煎),养肝阴而潜肝阳,兼能明目;加远志10~12克,夜交藤15~20克,交通心肾而安神;灵磁石15~25克(先煎),纳肾气而治耳鸣;菊花10克,钩藤15~20克,祛风明目,配合天麻而除头晕。将原方药物参考其比例约减少20倍,作为汤剂煎服,每收良效。请参考试用。


摘自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

其他同名方

《中国药典》:天麻丸

处方

天麻60g 羌活100g 独活50g 杜仲(盐炒)70g 牛膝60g 粉萆薢60g 附子(制)10g 当归100g 地黄160g 玄参60g

性状

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黑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略苦麻。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舒筋通络,活血止痛。用于肝肾不足,风湿瘀阻,肢体拘挛,手足麻木,腰腿酸痛。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注意

孕妇慎用。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贮藏

密封。

摘录
《中国药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处方

天麻(一两) 独活(去芦.一两) 附子(炮.去皮脐.一两) 桂心(一两) 麻黄(去节.一两) 乌蛇肉(酥炙黄.一两) 全蝎(炒.七钱半) 白僵蚕(炒.七钱半) 人参(去芦.七钱半) 防风(去芦.七钱半) 细辛(去苗.七钱半) 羚羊角(七钱半) 当归(炒.七钱半) 白术(七钱半) 薏苡仁(七钱半) 牛膝(酒浸.七钱半) 川芎(七钱半) 天南星(醋炒.七钱半) 牛黄(另碾.二钱半) 麝香(另碾.二钱半) 茯神(去木.七钱半) 朱砂(另碾.半两) 龙脑(另碾.二钱半)

上除朱砂牛黄麝香、龙脑另碾,余药碾为细末,同朱砂等药和匀,炼蜜和捣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脏中风,身体怠惰,四肢缓弱,恶风头疼,舌本强直,言语蹇涩,皮肤顽麻,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三五十丸,不拘时服,温酒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处方

天麻石斛肉苁蓉,各一两半。酒浸一宿,刮去粗皮,炙令干。附子(炮.去皮脐)、巴戟(酒浸)、菖蒲、萆薢(酒浸)、天雄(炮.去皮脐)、杜仲(去皮.挫.炒.去丝)、当归(炒.去芦)、肉桂(去粗皮)、牛膝(酒浸)、独活(去芦)、丹参(去芦)、蛜蜥(微炒),各一两。鹿茸(酥炙)、磁石(煅.水飞),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肾脏气虚,风邪所中,腰脚缓弱无力,视听不聪,腰脊酸痛,脐腹虚冷,颜色不泽,志意昏沉,并宜服之。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空心及食前,温酒送下。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处方

天麻(半两) 蝎稍(微炒.一分) 没药(研.一分) 麻黄(去根节.半两) 丹砂(研.一分) 麝香(研.一分) 地龙(去土.炒.半两) 防风(去叉.半两) 川乌(生用.去皮脐.半两) 自然铜(火煅醋淬.半两) 乳香(研.半两) 安息香(一两.酒化入蜜.熬成膏

上除安息香外,捣研为末,却入别研药,以安息香膏和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中风,四肢筋脉拘挛,骨节疼痛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不拘时以薄荷酒下。素有热人,减川乌一半。

注意

忌羊血。

摘录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太平圣惠方》卷三:天麻丸

处方

天麻30克 肉桂22.5克(去皱皮)白僵蚕15克(微炒)白附子(炮裂)22.5克 朱砂22.5克(研细,水飞过)麝香7.5克(研)犀角屑22.5克 蔓荆子30克 独活30克 干姜7.5克(炮裂,锉)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茯神30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研入朱砂麝香等,炼蜜和捣一二百杵,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风筋脉拘挛,脚膝疼痛,心神虚烦。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不计时侯,温酒下。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鸡、猪、鱼、蒜等。

《太平圣惠方》卷十九:天麻丸

处方

天麻30克 乌蛇60克(酒浸,炙微黄,去皮、骨)白僵蚕22.5克(微炒)干蝎22.5克(微炒)附子30克(炮裂,去皮、脐)干姜15克(炮裂,锉)桂心22.5克 防风22.5克(去芦、头)蝉衣22.5克 川乌头22.5克(炮裂,去皮、脐)羌活22.5克 细辛22.5克 独活22.5克 麻黄30克(去根、节)天南垦15克(炮裂)羚羊角屑30克

制法

上药捣罗为末,炼蜜和捣三五百杵,丸如酸枣大。

功能主治

治风痉口噤,腰背强直,不可转侧。

用法用量

每服不计时候,以温酒研下1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天麻丸

处方

天麻(锉,焙)独活(去芦头)附子(炮裂,去皮、脐)麻黄(去节,焙)桂(去粗皮)乌蛇肉(酥炙黄)各30克 人参 防风(去叉)细辛(去苗叶)当归(切,焙)白术(锉,焙)羚羊角(屑)薏苡仁(炒)干蝎(去土,微炒)牛膝(酒浸,切,焙)芎藭 茯神(去木)天南星(炮)白僵蚕(炒)各22.5克 牛黄(研)龙脑(研)麝香(研)各7.5克 丹砂(细研)l5克

制法

上二十三味,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脏中风,身体倦怠,四肢缓弱,恶风头痛,舌本强直,言语謇涩,皮肤脚膝酸痹。

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不拘时用温酒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天麻丸

处方

天麻60克 苦参90克 细辛(去苗叶)60克 菖蒲60克 牛膝(酒浸,去苗叶,焙)75克 赤箭60克 附子(炮裂,去皮、脐)30克 地榆(锉)60克 人参60克 芎劳30克 桂lt;去粗皮)45克 木香30克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45克 防风(去叉)60克 当归(切,焙)60克 赤芍药60克 酸枣仁60克 独活(去芦头)30克 威灵仙(去土)60克 藁本(去土)60克

制法

上二十味,捣罗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脏中风,筋脉不利,四肢挛痹。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下,日二服,不计时候。

摘录

《卫生宝鉴》卷九:天麻丸

处方

天麻 川乌(生,去皮)各9克 草乌(生)雄黄各3克

制法

上药研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破伤风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

摘录

《丹溪心法》卷一:天麻丸

处方

天麻 牛膝(二味用酒同浸三日,焙干)萆薢 玄参各180克 杜仲(炒去丝)210克 附子(炮)30克 羌活420克 当归300克 生地黄500克 一方有独活150克

制法

上药研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肝热生风,头晕头痛,手足挛痛麻木,或半身不遂

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白汤送下。

注意

孕妇忌服。

摘录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