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详细内容
天麻180克、牛膝180克(二药用酒同浸三日,焙干用)、萆薢180克、元参180克、杜仲210克(酒炒去丝)、全当归300克、羌活300克、独活150克、炮附子30克、生地黄500克(有一方无独活)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病重者可加至100丸,清晨空腹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
本方为养血、祛风、补肾、壮筋骨之剂。可用于治疗肾经虚热生风,筋脉牵掣,遍身疼痛,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方中虽然重用生地、当归补肾养血为主药,但其妙用全在天麻、牛膝同浸同焙,以使风痰浊湿下降而不上逆作为辅药。又以萆薢、杜仲益肾、祛风湿、壮筋骨,玄参养肾阴壮水以制火,附子补肾阳温经以通络,又可使生地、玄参之“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共为佐药。更以羌独二活祛太阳风、搜少阴伏风以驱除风邪为使药。诸药扶正祛邪,标本合治,具有养血、祛风、壮筋骨、补肾固本之功能。
近些年来,临床上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由肾虚风动而出现头晕目花、头重脚轻、两腿无根、肢体麻木或抽痛的高血压病(血压不高的也可服用)。可再酌加生赭石、生石决明、钩藤、泽泻、桑寄生、菊花之类的药物。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本方中补肾药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我在治疗眩晕、耳鸣以及神经衰弱等病出现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腰腿酸软、全身倦怠等症状,经辨证属于肾虚证者,常用此方加生石决明30克(先煎),养肝阴而潜肝阳,兼能明目;加远志10~12克,夜交藤15~20克,交通心肾而安神;灵磁石15~25克(先煎),纳肾气而治耳鸣;菊花10克,钩藤15~20克,祛风明目,配合天麻而除头晕。将原方药物参考其比例约减少20倍,作为汤剂煎服,每收良效。请参考试用。
其他同名方
《中国药典》:天麻丸
为黑褐色的水蜜丸或黑色的大蜜丸;气微香,味微甜、略苦麻。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40~5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口服,水蜜丸一次6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孕妇慎用。
大蜜丸每丸重9g
密封。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天麻丸
上为细末,炼蜜和捣三五百下,丸如梧桐子大。
治肾脏气虚,风邪所中,腰脚缓弱无力,视听不聪,腰脊酸痛,脐腹虚冷,颜色不泽,志意昏沉,并宜服之。
每服二十丸,空心及食前,温酒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