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
鉴别与治疗
【证治方药】
(一)脾肾两虚
1.临床表现:头项软弱不能抬举,口软唇缓,吸吮咀嚼困难,手足弛缓无力,不能握举、站立,肌肉松软弹性差,发育较同龄正常儿落后,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肢冷便溏。舌淡苔白,指纹色淡沉滞。
3.治法:温补脾肾。
5.变通法:若气血虚弱,肢体软弱,神呆智力迟钝,面白形瘦,倦怠乏力,纳差便溏,舌淡、苔薄白,为五软日久,气血不足。用八珍汤(《正体类要》)或十全大补汤(《局方》)加减,药用黄芪、党参、白术、茯苓、甘草、熟地、当归、川芎、白芍等,补益气血为主。
(二)肝肾亏损
2.病因病机:先天禀赋阴亏,后天疾病影响,肝肾亏损,筋骨失养。见于年龄大儿童。
3.治法:滋补肝肾。
【简易方药】
【外治法】
用法:共研细末,姜汁调糊,摊贴天柱骨处。
疗程:每次8小时,取下休息8小时,再贴8小时,连用3日。适于颈项软。
用法:共研细粉,过筛,加入凡士林500g,搅拌后成为油膏,涂布上,敷贴双侧小腿腓肠肌处,纱布包扎固定,加热水袋增温。
疗程:日1次,每次4〜6小时。连用7日。用于足软,小腿肌肉萎缩而局部坚硬者。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