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首页
头条
学堂
书苑
百科
资源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败龟(醋炙,去裙襕)半两,虎脑骨(醋炙)半两,栗楔半两,千金藤(锉,炒)半两,补骨脂半两,白芷半两,骨碎补(去毛,炒)半两,自然铜(煅3遍,醋淬,研)半两,续断半两,赤芍药半两,当归(切,米炒)半两,桂(去粗皮)半两,牛膝(酒浸1宿,焙)半两,乌药半两,没药(研)1分,乳香(研)1分。
上为细散。
闪肭打扑伤损,疼痛不可忍。
每服2钱匕,苏枋木酒调下,日进3-5服。
白术1钱,当归2钱,陈皮4分,黑姜4分,丁香4分,甘草4分(1本有附子5分)。
上为末。
产后霍乱吐泻,手足逆冷。
每服2钱,粥饮送下。
须无块痛方可服。
附子1两(炮),人参1两,桂心1两,白术2两(炒),炙草5钱,吴茱1两(醋炮,炒),白芍1两半(酒炒),丁香1两,木香1两(煨)。
上为散。
产后气阳两亏,不能化育生土,而寒邪内滞,故腹痛吐泻,脾阴暗耗,脉细软微涩微数者。
每服3钱,乌梅汤煎,去滓温服。
方中附子补火扶阳以御寒;肉桂补火温营以散寒;人参扶元补气,脾胃自壮;白术崇土健脾,中气自强;吴茱萸温中降逆,力能止痛;白芍药敛阴和脾,性善止泻;母丁香温中散滞;广木香调气醒脾;炙甘草缓中,以益脾胃也。为散、乌梅汤煎,俾气阳内充,则火土合德,而寒邪目散,肠胃肃清,何患腹痛不退,吐泻不止哉。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细辛3分,干姜(炮裂,锉)半两,白术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茴香子半两。
伤寒后阴阳易,小腹急痛,阴肿,四肢乏力。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附子2两(炮裂,去皮脐),桔梗半两(去芦头),防风1两(去芦头),桂心1两,羌活1两,干姜1两(炮裂,锉),黄耆1两(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两感伤寒,遍身疼痛,脑目疼闷,心胸烦热,四肢沉重。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良久,吃热粥投之,衣盖取汗。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麻黄1两(去根节),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1分(炙微赤,锉),赤茯苓3分,菖蒲半两,肉桂1两(去皴皮),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
肺脏伤风冷,声嘶不出,或吃食后虚喘。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其他同名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1分,升麻1分,桂(去粗皮)1分,细辛(去苗叶)1分,麻黄(去根节)1分,人参1分,干姜(炮)1分,黄芩(去黑心)1分,甘草(炙,锉)1分,当归(切,焙)1分。
(匿虫)齿,齿龈紫黑,皴痒臭烂。
每用少许,贴齿龈上,日3-5遍。咽津不妨。
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酸枣仁半两(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羚羊角屑半两,人参3分(去芦头),桂心半两,羌活半两,甘菊花1分,蔓荆子半两,白鲜皮半两,茯神3分,薯蓣3分,黄芩半两,龙齿1两,芎半两,天麻半两,黄耆半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
肝中风,上攻头目眩晕,心惊悸闷,四肢筋脉拘急。
每服2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牛膝(去苗)1两,桂心1两,当归1两,五加皮3分,防风(去芦头)3分,萆薢(锉)3分,杜仲(去粗皮,炙微赤,锉)3分,续断3分,丹参3分,沉香3分,木香3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风劳,肌体羸瘦,皮肤不仁,肢节烦疼,腰膝无力,少思饮食。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附子5两,桂心5两,细辛6两,防风6两,人参6两,干姜6两。
上药治下筛。
中风,手臂不仁,口面僻。
每服方寸匕,酒送下,日3次。稍增之。
《千金方衍义》:附子复阳胜阴,佐桂、姜和营开痹,辛、防祛风逐湿,人参助诸药力也。
附子(生,锉)2枚,干姜(炮)2两。
小儿冻足烂疮。
入绵中装袜。如有疮脓,即调腊月猪脂涂之。
附子(去皮脐,用黄连各半两锉碎,同铫子内炒微黄,不用黄连)、木香(用吴茱萸各半两锉碎,同炒微黄,不用茱萸)。
脾脏虚冷,泄痢及白痢。
每服1钱匕,空心、食前用陈米饮调下。
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干姜(炮)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半两,人参半两。
伤寒柔痓,身体强直,汗出不止,腹内急痛。
每服2钱匕,以姜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词条深挖(0)
相关资源(0)
最新
最热
VIP
查看更多
发布评论:
内经师资培训班熊继柏
¥0.00
兼山胡说针灸学:广义针灸学概论
¥299.00
韩立讲乌梅丸
¥99.00
#
账号密码登录
验证码登录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发送验证码
注册账号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