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关于中药煮散法的一些看法

刘茜檬

浏览:864

时间:2020-09-04

很多病应该都可以用煮散法。


1、比如一些上焦的病,鼻炎鼻窦炎,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温病条辨》:“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

连翘银花各一两,苦桔梗薄荷牛蒡子各六钱,竹叶荆芥穗各四钱,生甘草淡豆豉各五钱。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

入中焦也。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


2、比如一些脾胃病。患者食欲都不好了,更不能用太大量的药,煮散法正好。


3、比如一些湿热病,风湿病。

如“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麻黄半两,甘草一两,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上挫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渣,温服,有微汗,避风。”


4、比如中风病

侯氏黑散风引汤,续命煮散。(千金方里很多煮散剂)

最后来一段李可老的讲故事方式。

孙思邈自己中风以后啊,完全不能动,他就口述一个方子,让徒弟帮他磨成粉,做成"煮散",什么叫煮散?就是一副中药,打成粉,分成若干个包,一天几包,放到水里边煮开了,然后连汤带药喝下去,那个叫"煮散"。这个比汤剂稍微慢一点,但是比那个丸剂又快。孙思邈一天吃四服,吃了十天十夜,第十一天的时候他自己起床了,这证明"大小续命汤"在治疗中风范围这个病,那绝对是久经考验的。


然后整理了一下伤寒论金匮要略里的煮散法。

伤寒论里的煮散剂


四逆散

318、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

甘草枳实(破,水渍,炙干) 芍药 柴胡

上四味。各十分。捣筛。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咳者。加五味子干姜各五分。并主下利。悸者。加桂枝五分。小便不利者。加茯苓五分。腹中痛者。加附子一枚。炮令坼。泄利下重者。先以水五升。煮薤白三升。去滓。以散三方寸匕。内汤中。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半夏散及汤

313、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半夏(洗) 桂枝去皮 甘草

上三味。等分。个别捣筛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若不能服散者。以水一升。煎七沸。内散两方寸匕。更煮三沸。下火令小冷。少少咽之。


金匮要略里的煮散剂


半夏干姜散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篇

干呕,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各等分

上二味,杵为散,取方寸匕,浆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顿服之。


风引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

风引汤 除热瘫癎。

大黄干姜龙骨各四两,桂枝三两,甘草牡蛎各二两,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六两。

上十二味,杵,粗筛,以韦囊盛之。取三指撮,井花水三升,煮三沸,温服一升。治大人风引,少小惊痫瘈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能疗,除热方。巢氏云:脚气宜风引汤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

病者一身尽疼,发热,日晡所剧者,名风湿。此病伤于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麻黄去节,半两,汤泡,甘草一两,炙,薏苡仁半两,杏仁十个,去皮尖,炒。

右四味,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滓。温服,有微汗,避风。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痉湿暍病

风湿,脉浮,身重,汗出,恶风者,防己黄芪汤主之。

防己一两,甘草半两,炒,白术七钱半,黄芪一两一分,去芦

上四味,剉麻豆大,每抄五钱匕,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盏半,煎八分,去滓。温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黄半两;胃中不和者,加芍药三分;气上冲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服后当如虫行皮中,从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绕腰以下,温,令微汗,差。《外台》:治风水。脉浮为在表,其人或头汗出,表无他病,病者但下重,从腰以上为和,腰以下当肿及阴,难以屈伸。


⑤《近效方》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篇

治风虚头重眩,苦极,不知食味,暖肌补中,益精气。

白术二两,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两,炙

右三味,剉,每五钱匕,姜五片,枣一枚,水盏半,煎七分,去滓,温服。

关联词条:

  • # 煎药法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