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用法
上锉麻豆大,每服四钱匕,水盏半,煮八分,去痒,温服,有微汗,避风。
各家论述
徐彬:
日晡所剧,日晡为申酉时,金之气肺主之,肺之合皮毛,明是风湿从肺之合而侵淫内者,至肺金旺时,助邪为疟而加甚,与湿从下受者不同。故曰:此为风湿。然皮毛受邪,风何以挟湿,所以知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所致。(《金匮要略论注》)
程林:
一身尽疼发热,风湿在表也,日晡,申时也,阳明旺于申酉戌,土恶湿,今为风湿所干,当其旺时,邪正相搏,则反剧也。汗亦湿类,或汗出当风而成风湿者,或劳伤汗出,而入冷水者,皆成风湿病也。(《金匮要略直解》)
赵以德:
《内经》太阴阳明篇论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外合肌肉,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所以风湿客之,则一身肌肉疼痛.夫阳气者,一日而主餐,平旦阳气生,属少阳,日中阳气隆,属太阳,日西气门内闭,属阳明,故阳明之气主乎申酉,所以日晡而剧也。(《金匮玉函经二注》)
尤怡:
此亦散寒除湿之法,日晡所剧,不必泥定肺与阳明。但以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曰此名风湿。然虽风湿,而寒湿亦在其中,观下文云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意可知矣。
吴谦:
……湿家一身尽痛,风湿亦一身尽痛,然湿家痛,则重着不能转侧,风湿痛,则轻掣不可屈伸,此痛之有别者也。湿家发热,蚤暮不分微甚,风湿之热,日晡所必剧,盖以湿无来去,而风有休作,故名风湿……。(《医宗金鉴》)
曹颖甫:
一身尽疼,为寒湿凝滞肌理,血络阻滞作痛,若阴疽然。发热者,寒湿外闭,血分之热度,以阻遏而增剧也。日晡所为地中蒸气上腾之时,属太阴湿土,故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所以解于申至戌上者,为热盛之证,当遇阳衰阴盛而差也。明乎此,可知申至戌上为太阴主气,湿与湿相感,故风湿之证,当日晡所剧。究病之所由成,则或由汗出当风或久伤取冷。《内经》云:形寒饮则伤肺。肺主皮毛,务令湿邪和表热,由皮毛一泄而尽,其病当愈。师所以用麻黄汤去桂枝加薏苡者,是以薏苡能去湿故也。(《金匮发微》)
李冠杰:
麻杏苡甘汤呢,就是既有表证,又有里热还有水证。我有这么一个医案,有的同学看了以后觉得不理解。小伙子,30多岁,挺壮实的,是个修车的,他说腰痛,痛的往车下边去修车时痛的挺厉害,他有水证,有里热,也不怎么出汗。我就给他这个方子,他就吃了一次,效果非常好。

林盛进
认证讲师
原创投稿
畅读VIP

576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850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19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747

0


白术
签约讲师

2175

0


白术
签约讲师

1007

0


白术
签约讲师

1033

0


白术
签约讲师
畅读VIP

424

0


白术
签约讲师

900

0


白术
签约讲师
四君严选

608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