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惠》卷四: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1宿,微炙,捣),金箔50片(细研),银箔50片(细研),光明砂半两(细研),雄黄半两(细研),牛黄半两(细研),琥珀半两(细研),珍珠半两(细研),龙齿半两(细研),麝香半两(细研),人参2两(去芦头,为末),茯神2两(末)。

制法

上为极细末,以煮枣肉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心脏风虚,惊悸心忪,或夜间狂言,恒常忧怕,或如见鬼神,恍惚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温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四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炙),丹砂(研)1分,麝香(研)1分,雄黄(研)1分,砒霜(研)1分,安息香(入胡桃仁和研)1分,阿魏(研)1分,天灵盖(酥炙)1分。

制法

上先捣2味,再入研药为细末,烧饭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鬼疟。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未发前男左女右手把之,1丸可疗10人。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

《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虎睛丸

别名

五味虎睛丸

处方

犀角12分(屑),子芩5分,栀子仁10分,大黄10分,虎睛1枚(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眠睡不安,惊啼不吃奶。小儿惊啼壮热,颜色萎瘁,腹中坚积,不可哺乳。

用法用量

五味虎睛丸(《圣惠》卷七十六)。

注意

奶母忌热面;忌毒物。

摘录
《外台》卷三十五引刘氏方

《千金》卷十四: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具(酒浸1宿,炙),防风4分,秦艽4分,防葵4分,龙齿4分,黄芩4分,雄黄4分,防己4分,山茱萸4分,茯苓4分,铁精4分,鬼臼4分,人参4分,干地黄(一方云干姜)4分,大黄4分,银屑4分,牛黄4分,独活3两,远志3两,细辛3两,贯众3两,麝香3两,白蔹(1作白薇)3两,升麻3两,白鲜皮3两,茯神5两,石膏5两,天雄5两,鬼箭羽2分,露蜂房2分,寒水石6分,蛇蜕1尺。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风癫掣疭,口眼张大,口中出白沫,或作声,或死不知人。

用法用量

按:《圣济总录》有芎、飞鸦头,无雄黄、茯神。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虎睛、龙齿定魄安魂,牛黄麝香涤痰利窍,蜂房、蛇蜕攻毒祛风,铁精、银屑辟邪镇惊,雄黄石膏破恶散结,防葵、天雄出阴入阳,升麻大黄升清除浊,人参、地黄导气和血,其余风药、毒药总皆匡佐之流耳。如无虎睛,珍珠代用可也。

摘录
《千金》卷十四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炙令干,先捣末),牛黄1分(细研),青黛1分(细研),麝香半分(细研),腻粉1分,干蝎7枚(微炒)。

制法

上为细末,用蟾酥半钱,以新汲水少许浸化如面糊,搜前药末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风客忤邪气,发热,搐搦,涎聚上壅。胎风。

用法用量

初生及月内,每服1丸,以乳汁化下;百日以上儿,每服2丸;足1岁儿,每服3丸,薄荷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虎睛丸

处方

虎睛(研)1字,牛黄(研)1字,干蝎(去土,炒)7枚,墨1枣大,青黛(研)1分,使君子10枚(烧存性),丹砂(研)半钱,龙脑(研)半钱,麝香(研)半钱,金箔10片,银箔10片。

制法

上为末,用水浸炊饼心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小儿胎风。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丸,如疾重服1丸,金银薄荷汤磨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二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别名
处方

虎睛1对(细研),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露蜂房半两(微炙),麻黄半两(去根节),子芩半两,钩藤半两,防葵1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龙齿1两(细研),栀子仁1两,银箔30片(细研),麝香1分(细研),羌活3分,柴胡3分(去苗),白鲜皮3分,川升麻3分,雷丸3分,沙参3分(去芦头),石膏1两(细研,水飞过),牛黄1分(细研),蚱蝉1两(去翅足,微炒或炙),蛇蜕皮1分(锉,微炒),天麻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5岁至7岁,发癫痫,无时发动,口出白沫,遗失大小便不觉。

用法用量

丹砂丸(《圣济总录》卷一七一)。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微炙,取仁),牛黄1分(微研),珍珠末1分,朱砂1分(细研),甘逐1分(煨黄),赤芍药1分,赤茯苓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牡蛎1分(炒黄),麝香半分(细研),犀角屑半两,巴豆半两(去皮心,纸裹压去油),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末,糯米饭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食痫,及惊风百病。

用法用量

本方甘遂,原作“甘草”,据《普济方》改。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细研),牛黄1分,麝香1分(细研),川升麻半两,钩藤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半两,天竹黄2分(细研),栀子仁半两,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蚱蝉3枚(去翅足,微炒),蜣螂3枚(去翅足,微炒),蛇蜕皮5寸(烧灰)。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痫邪气,皮肉壮热,呕吐心烦,不得安睡。小儿下痢五色。

用法用量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微炙),牛黄半两(细研),麝香1分(细研),钩藤半两,犀角屑3分,茯神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朱砂1两(细研,水飞过),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热痫,摇头吐舌,四肢抽掣,心神惊悸

用法用量

1岁儿,每服1丸,金银汤化服,每日3次;儿稍大,加丸数服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炙令黄),朱砂半两(细研,水飞),麻黄半两(去根节),钩藤半两,铁粉3分,防风3分(去芦头),子芩3分,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龙齿1两(细研),银屑3分(细研),栀子仁3分,羌活3分,柴胡半两(去苗),白鲜皮半两,牛黄半两(细研),雷丸半两,沙参半两(去芦头),细辛1分,石膏1两(细研,水飞),川升麻半两,蚱蝉4枚(微炙,去翅足)。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痫,自3岁以来,至10岁不愈,发时口中白沫,大小便不觉。

用法用量

3岁以下,每服3丸,薄荷汤送下,每日3次;3岁以上,以意加丸服之。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微炙,细研),牛黄1分(细研),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1分,川大黄1分(锉碎,微炒),蛇蜕皮5寸(微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二十四种惊痫,壮热,手足抽掣,呕吐夜啼,睡卧不安。

用法用量

1-2岁儿,每服2丸,以乳汁化服;3-4岁儿,每服5丸,薄荷汤化服。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六: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炙令黄),犀角屑半两,子芩1两,山栀子半两(去皮),川大黄1两(锉,微炒),麝香1分(细研),天竹黄半两(细研),龙胆3分(去芦头),巴豆1分(去皮心,研,纸裹压去油),黄矾3分(烧令赤),珍珠末1分(研入),牛黄1分(细研)。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疳或脑疳,眼热涩,多睡,心悸不安,不吃奶食,肌肉黄瘦。

用法用量

《普济方》猪苓,无子芩。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六

《圣惠》卷八十五:虎睛丸

处方

虎睛1对(酒浸,炙微黄),天麻1分,干蝎1分(微炒),乌蛇肉1分(炙微黄),羌活1分,独活1分,僵蚕1分(微炒),麝香1分(细研)。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胎风及惊风。

用法用量

每服3丸,薄荷汤研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五

《圣惠》卷八十八:虎睛丸

处方

虎睛仁1对(微炙),牛黄1分(细研),珍珠末1分,犀角屑半两,杏仁1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巴豆霜3分,吴蓝半两,赤芍药半两,桔梗1分(去芦头),汉防己1分,牵牛子半两(微炒),牡蛎半两(烧为灰),鳖甲半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百病,寒热,鬼气,症癖,羸瘦,诸痢,惊痫,腹胀喘促,痰结胸中满闷。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温水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八十八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