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别名
释名
《本草纲目• 卷三十六•卫矛》云:“此物干有直羽,如箭羽、矛刃自卫之状,故名。”
来源及植物形态
鬼箭羽,始载于《本经》,原名鬼箭、卫矛。为多年生落叶灌木植物卫矛Euonymus alatus ( Thunb. ) Sieb .干燥枝条及其翅状附属物。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出产。
卫矛Euonymus alatus ( Thunb. ) Sieb .
采制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4-9g;或浸酒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洗;或研末调敷。
注意:《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各家论述
1.《本经》:"主女子崩中下血,腹满汗出。"
2.《别录》:"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令阴中解。"
3.《药性论》:"破陈血,落胎。主中恶腰腹痛。"
4.《唐本草》:"疗妇人血气。"
5.《日华子本草》:"通月经,破癥结,止血崩、带下,杀腹脏虫,及产后血绞肚痛。"
6.《本草述》:"鬼箭羽,如《本经》所治,似专功于女子之血分矣。又如苏颂所述古方,更似专功于恶疰及中恶气之毒以病于血者也。第方书治女子经闭有牡丹皮散中入此味,而治男子胀满有见晛丸,亦用此味,即苏颂所述古方之治,犹未言专治女子也。大抵其功精专于血分。如女子固以血为主,较取效于男子者更为切中耳。苏恭谓疗妇人血气大效,非无据也。"
7.《本经逢原》:"鬼箭,专散恶血,故《本经》有崩中下血之治。《别录》治中恶腹痛,去白虫,消皮肤风毒肿,即腹满汗出之治。今人治贼风历节诸痹,妇人产后血晕,血结聚于胸中,或偏于胁肋少腹者,四物倍归,加鬼箭羽、红花、玄胡索煎服。以其性专破血,力能堕胎。"
8.《概物名实图考》:"治肿毒。"


求道
畅读VIP

112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9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569

0

茯苓
畅读VIP

677

0

四君人参
畅读VIP

645

0

四君人参
四君严选
畅读VIP

523

0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