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邹云翔论治肾病经验探讨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529

时间:2022-08-15

邹云翔(1896-1988),江苏无锡人,早年拜孟河费伯雄的高足刘连荪为师,1929年回乡行医,因救治暑疫而闻名,被江南百姓颂为“仲景功臣”。1935年应上海中医协会理事长丁仲英之聘,去上海主编《光华医药杂志》,并在丁仲英的诊所应诊,向丁仲英学习。抗战爆发后,邹云翔先生在沪积极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任中医救护医院内科主任。随院迁至重庆期间,经王昆仑先生推荐,不顾白色恐怖险境,义务担任中苏文化协会、《新华日报》等社团的医生,为中国共产党内同志和进步人士看病。解放后参与江苏省中医院筹建工作,为江苏省中医院院长、南京中医学院副院长、教授、全国名中医,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中医学会副理事长,多次为中央领导人治疗保健。1954年,在他的主持下,成立了中医肾病小组。著有《中医肾病疗法》、《中医验方交流集》、《邹云翔医案选》等多部书籍和20多篇论文。1982年首批确定为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


邹云翔诊治肾病主张治病求本,肾病水肿,则从肺脾肾入手,整体调慑;肾病感染,及早处理,辨证论治;药毒伤肾,则维护肾气,疏滞泄浊;肾病蛋白尿则补气养血,化瘀温肾;肾病虚劳,则补益肾元,泄浊通络。他宝贵的学术经验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1. 肾病水肿


邹云翔认为,肾病水肿病机当崇明代张景岳理论“乃肺脾肾三脏相干之病,盖水为至阴,其本在肾,水化于气,故其标在肺,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治肾病水肿从肺脾肾三脏俱虚着手,用防己黄芪汤合五皮饮加温肾助阳之品图效。他治水肿一方面会根据病症着重治肾从肺或治肾兼肺;另一方面又会根据病症,从脾肾相互影响出发,对诸多病种灵活施治。如患者李某某,症见:虽有腰酸畏寒身冷、全身严重浮肿、小便不通等肾虚阳衰之象,但同时出现纳差、腹胀、面黄等症,追究其因,乃因火不暖土,土不制水,脾肾互相影响所致。邹云翔辨证为脾肾阳虚,投以黄芪白术附子桑寄生菟丝子等为主,充分体现了肾脾兼顾治疗的必要性。


肾病水肿,从肺脾肾论治效果不佳者,邹老认为属久病入络,气分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水肿,当从血分求之,通过活血利水,运行血气,以增强肾气,从而提高利水的效果。常用药物有当归赤芍桃仁红花、怀牛膝、参三七、干鲍鱼、紫丹参茺蔚子泽兰益母草等。


2. 肾病感染


肾病感染指各种感染可引发肾病邹云翔认为,治病如量体裁衣,急性肾炎慢性肾炎的治疗,是从实治、从虚治或攻补兼施,不是以急慢性来区分,而是依据辨证来决定的。急性肾炎大多有上呼吸道感染、丹毒或皮肤化脓性疾患病史。肾气不足者,患以上疾病后,易于发生肾炎,如能在辨证治疗中重视原发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则肾炎的治疗就较顺利。如对急性乳蛾红肿引起急性肾炎者,邹云翔常辨以风热蕴结咽喉,治以疏风清热,利咽解毒,以玄麦甘桔汤合银翘散加减治疗。


邹云翔治肾,不仅扶正与治标作为两大基本法则,而且灵活综合运用。如张某某“风水相搏证”,发病数日,虽尿少浮肿,责之肾脏开合失司,但病初邪盛,风邪遏于肺部,水道阻塞之标象突出,故患者有咳嗽、脉浮等表现。因此以疏风宣肺之苏叶、防风麻黄杏仁等药为主,一面宣散外邪,一面通调水道,降逆水气,并参以益肾之品,标而本之,共助肾之开合,始获良效。


3. 药毒伤肾


药毒伤肾是指药物本身过寒过热或有毒性,或应用不当也可引起肾脏损伤,成为致病因素。邹云翔认为维护肾气,加强肾脏气化功能,是治疗肾炎的根本原则。20世纪70年代治疗肾炎用激素类药物较多, 由于使用激素后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导致严重感染或药物性库欣综合征者临床并不少见。邹云翔指出,此类患者乃由体内升降出入功能紊乱所致的“激素性气血痰湿郁滞证”,而创用疏滞泄浊之法。方以越鞠丸加减。常用药物如苍术、苡仁、香附郁金合欢皮半夏陈皮当归红花川芎桃仁神曲茯苓芦根等。


4. 肾病蛋白尿


对于肾病蛋白尿邹云翔提出,用“补气养血、化瘀温肾”等整体治疗,以增强抵抗力,不宜用寒凉咸泻肾气。邹云翔临床治肾病蛋白尿常用补气大法,具体有:补气养血法,人参养荣汤加味;补气固卫法,玉屏风散加味;补气行水法,防己黄芪汤加味;补气健脾法,补中益气汤、参芩白术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等。温肾补阳最常用的是:温阳利水法,金匮肾气丸加味;阴阳并补法,左归合右归饮加减等。


邹云翔在《中医肾病疗法》中指出:“温肾行血宣瘀,佐通阳行气的药物,肾脏血流才不发生障碍”,为活血化瘀法在肾病中的广泛运用开创了先河。常用药物有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泽兰川芎、怀牛膝、参三七、干鲍鱼以及虫类药全蝎僵蚕蜈蚣水蛭等。他认为,老年人及肾病患者皆有气血郁滞、运行不畅的病理,运用活血和络法,常能提高疗效,对慢性肾病久病入络,从血分求之,疗效显著。


5. 肾病虚劳


邹云翔在《中医肾病疗法》中提到:“各种慢性肾脏疾患,在中医说来,无此详尽的分类,照这样的各类证候,都包括在肾脏内伤中,有严重病症,则要称之为肾劳”,“伤甚为虚,虚甚为劳”。正式提出慢性肾衰竭的病名为“肾劳”,病机“肾元衰竭 ,水毒潴留”,治疗大法“ 补益肾元,泄浊通络”。


邹云翔补益肾元力求增一分元阳,复一分真阴,不用峻补用平补,证中不妄投辛热、苦寒、阴凝之品,防温燥伤阴,寒凉遏阳,滋腻湿滞,而以甘平之剂为主。代表药物是制何首乌菟丝子,二药配伍,可使阴中生阳,阳中生阴,阴阳生化无穷而起平调阴阳、补益肾元之功。


对于攻邪,邹云翔主张缓攻,不用峻猛攻逐之品,如利水不用甘遂大戟等品而选用补气利水、健脾利水、温肾利水、淡渗利水之品。泄浊少用生大黄,有时以适量制大黄配伍,不做君药,以佐药置之,并用多种泄浊法则,祛邪而不伤正气。


总之,邹云翔倡导医无宗派之分,术无流派之囿,坚持中医传统精华,借鉴西医之学,洋为中用;辨证论治以宏观方法,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注重脏腑之间的内在联系;临诊处方,酌古准今,灵活化裁,依据病情,注意扶正祛邪,遣方用药善于以补配消,以温配清,以降配升等法,在治疗上有独到之处,成效卓著。


【参考文献】


邹燕勤,王钢.孟河医派临床大家邹云翔论治肾病经验[J].江苏中医药,2016,48(6):1-5.


王钢,邹燕勤,邹孚庭.一代名医邹云翔为中国中医肾病学发展作出的贡献[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6,17(3):192-196.

关联词条:

  • # 肾病
  • # 水肿
  • # 邹云翔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本网搜集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