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外台》卷十一引《肘后方》:黄连

处方

黄连1斤(去毛),生地黄10斤。

制法

上为末,绞生地黄取汁,渍黄连,出,晒之燥,复纳之,令汁尽干,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日3次;亦可为散,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日3次。尽,更令作即愈。

注意

忌猪肉,芜荑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黄连清燥膈上之热,生地滋培下焦之阴。

摘录
《外台》卷十一引《肘后方》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黄连

处方

黄连3两,黄芩3两,龙骨4两,黄柏3两,升麻3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脓血利。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白饮送下,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十一引《范汪方》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分,大黄(锉,炒)1分,巴豆3粒(去心膜皮,出油,研)。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热壅滞,大便秘涩。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临睡以柳枝汤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医心方》卷十一引《耆婆方):黄连

处方

黄连12分,干姜8分,当归8分。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中热下利。

用法用量

每服2丸,不知加之。

摘录
医心方》卷十一引《耆婆方)

《圣济总录》卷一○四: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分(为细末),蕤仁30枚(去壳,细研)。

制法

上药水和,薄摊瓷盘底,铜盘更佳,覆之以热艾1斤,旋以火烧艾,烟熏药上,艾尽为度,刮下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暴赤眼,热泪不止,疼痛隐闷。

用法用量

每以冷水少许化药1丸,澄清点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两,芜荑仁1两,榼藤子1两,白矾灰1两,皂荚(炙,去皮子)1两半。

制法

上为末,粟米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痔疾积年不愈,或肠风泻血。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日晚再服。以愈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半,枳壳(去瓤,麸炒)1两,石决明(炒)1两,豉(炒)1合。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赤眼。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以温浆水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圣济总录》卷一○三:黄连

处方

黄连1斤(去须,水洗净,细锉,用水5升浸5宿,用绵滤过,银石器熬成膏),龙脑(研)1钱,蓬砂(研)1分。

制法

后2味为细末,入前黄连膏内旋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肝热眼目赤痛。

用法用量

每用1丸,新汲水浸过,点目眦内。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黄连

处方

黄连1两,干虾膜(炙焦黄色)1个,蜣螂1个,青木香1分,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小儿疳。

用法用量

先吃干脯少许,后每服5-6丸,以米饮送下。经宿后转,方有虫子出,状如马尾,即以鸟羽扫下,后每日更服3丸,不过7日即愈。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五四引《保童秘要》

《圣济总录》卷一○六: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两半,防风(去叉)1两,恶实(炒)2两。

制法

上焙过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肝脏壅热,上冲眼目,睑肉风肿。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温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


其他同名方

《普济方》卷三八三:黄连

处方

黄连5钱(猪胆汁浸1宿,晒干),天花粉3分,乌梅肉(焙)3分,杏仁5钱(去皮),石莲肉3分,白茯苓3分(一方无茯苓)。

制法

上为末,牛胆汁浸糕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脏腑风有疳气,加之乳母恣食甘肥、酒面、炙煿,使邪入心肺,壅热而致疳渴,日则烦渴饮水,乳食不进,夜则渴止。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煎乌梅蜜汤送下。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三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两,车前子1两,地骨皮(去土)1两,黄芩(去黑心)1两,沙参1两,人参1两,蕤仁(去皮)2两,茯神(去木)1两半,秦皮(去粗皮)1两,决明子(微炒)1两半,泽泻1两,瞿麦1两,甘草(微炙)1两半。

制法

上(口父)咀,焙过,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眼热生晕,翳覆瞳人。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以温熟水送下,临卧再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一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1两半,当归(锉,炒)1两半,胡粉1两半,阿胶(炒令燥)1两半,无食子2枚。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赤白痢,肠鸣腹痛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炒)1两,阿胶(炙燥)3分,当归(切,焙)3分,干姜(炮)3分,赤茯苓(去黑皮)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产后赤白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以米饮送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五

《普济方》卷二三七黄连

处方

黄连(去须)2两半,獭肝(炙干)1两半,贝母(去心)1两半,大黄(锉,炒)1两半,龙胆(去芦头)1两半,紫菀(去苗土)1两,旋覆花1两,茯苓(去木)1两,天灵盖(涂,炙令黄色)1两,槟榔(微煨,锉)1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传尸。面黑,头热痛,胸背气结,咳唾粘痰,食少频嗽,喘息急满,胁肋气胀,腰脐下疼,四肢蒸热,痿困不安。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煎浆水送下,日午再服。

女子血闭,加黄芩1两。

《外台》卷六引《删繁方》:黄连

处方

黄连8两,干姜4两,榉皮3两,乌梅肉8两,附子4两(炮),桂心1两,芎3两,黄柏3两,阿胶4两(炙)。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上焦冷下痢,腹内不安,食好注下。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加至30丸,以饮送下。

注意

忌猪肉、冷水、生葱。

摘录
《外台》卷六引《删繁方》

《普济方》卷三八一:黄连

处方

疥虾蟆1个(去腹肚,酒浸,炙令香黄),木香1分,胡黄连半两,木鳖子半两(烧令烟尽,研),沉香1分,丁香少许,干姜1钱(烧灰存性),巴豆21枚(以水淘洗,去心膜并油,并纸裹,用重物去油,再研如面止)。

制法

上为细末,水浸蒸饼为丸,如萝卜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食疳气,头面虚肿,腹内泄泻,面色痿黄,头发作穗,心腹胀满,肚上青筋。

用法用量

每服1丸,3岁以上2-3丸,空心、临卧以米饮送下。

注意

忌粘滑物。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一

《普济方》卷三八二:黄连

处方

胡黄连3分,芦荟(细研)3分,天竺黄(细研)3分,犀角屑3分,胭脂(研入)3分,天浆子(微研)3分,羚羊角屑3分,麝香(细研)3分,干蝎(微炒)3分,白僵蚕(微炒)3分,牛黄(细研)3分,朱砂(细研)3分,雄黄(细研)3分,蟾酥1钱(研入)。

制法

上为末,猪胆汁浸蒸饼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疳。身体壮热,或时吐逆,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丸,以粥饮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三八二

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黄连

处方

黄连1两,甘草1两,干姜2两,吴茱萸1两,乌梅30枚,熟艾1两,黄柏1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炼蜜为丸,如梅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妊娠下利赤白,种种带下。

用法用量

每服5丸,每日3次。

摘录
医心方》卷二十二引《产经》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