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3分,枳实(细锉,麸炒)3分,桂(去粗皮)3分,桑根白皮(锉)3分,人参3分,大腹皮(并子)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木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痞满,滞气不散,似物噎塞。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1两,桔梗(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干)1两,人参半两,高良姜1两,槟榔(煨,锉)3分。

制法

上为粉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中冷,心腹胀满,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圣济总录》卷十九: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2两,防己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芎藭1两半,甘草(炙)3两,芍药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麻黄(去根节,先煮,掠去沫,焙干)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湿痹留着不去,四肢痹麻,拘挛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6钱匕,以水2盏,加大枣3个(劈破)同煎,去滓,取1盏,空心温服。临卧时,如欲出汗,服药了,以生姜热粥投之。

注意

汗出慎外风。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1两,陈橘皮(去白,炒)1两,人参1两,白术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锉)1两,木香(炮)1两,五味子1两,干姜(炮)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食毒,腹胀虚鸣,不能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七

《圣济总录》卷十九: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2两,桑根白皮2两,防己1两半,桂(去粗皮)1两半,芎藭1两半,芍药1两半,麻黄(去根节)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湿痹,四肢疼痹,拘挛浮肿。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大枣1个(去核),煎取1盏,去滓温服,连3服后,以热姜粥投之,汗出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半两,木通(锉)3分,升麻半两,羚羊角(镑)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桑根白皮(锉)3分,大黄(锉,炒)半两,马蔺根1两,朴消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毒气上冲,喉中痛,闷塞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桔梗(炒)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芍药半两,大腹皮半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分,甘草(炙)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骨节烦疼,乍起眼暗,气冲胸背,上气满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8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其他同名方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1两半,人参1分,甘草(炙,锉)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后,余热不退,心神烦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半两,柴胡(去苗)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桑根白皮(锉)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葛根(锉)3分,甘草(炙,锉)半两,桂(去粗皮)1分,人参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后,余热不除,及四肢拘急痛,胸膈不利,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用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个(擘),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锉)1两,人参1两,白术1两,麻黄根(锉)1两,肉苁蓉(切,焙)1两,五味子(炒)1两,甘草(炙,锉)1两,牡蛎(烧)1两,芍药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汗出不止,渐觉虚劣。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一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1两,鳖甲(醋多,去裙襕)3分,木通(锉)3分,郁李仁(微炒,去皮)3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后,脚气攻心闷乱,腹满如石,小便赤涩。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三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茯苓

处方

茯苓(去黑皮)1两,木香半两,桂(去粗皮)半两,木通(锉)半两,甘草(炙,锉)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汗后,心腹及脐下满胀。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外台》卷十一:茯苓

处方

茯苓5两,栝楼5两,知母4两,小麦2升,麦门冬5两(去心),大枣20个(去核),生地黄6两,萎蕤4两,淡竹叶3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泄热止渴。主胃腑实热,引饮常渴。

用法用量

以水3升,先煮小麦、竹叶,取9升,去滓,入诸药,煮取4升,分4服。不问早晚,随渴即进。

注意

芜荑、酢物。

摘录
《外台》卷十一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茯苓

处方

茯苓5两,黄芩5两,栀子仁5两,芒消5两,赤石脂2两,升麻2两,紫菀2两,生麦门冬5两(去心),竹叶(切)1升,香豉1升(熬),石膏8两(碎,绵裹),生地黄(切)1升。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消热,止血气,调脉理中。主脉实热极,血气伤心,使心好生赫怒,口为色变赤,言语不快。

用法用量

以水9升,煮取2升,去滓,下芒消,分3服。

注意

忌酢物,芜荑

摘录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