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惠》卷九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半两(锉),防风半两(去芦头),川升麻半两,羚羊角屑半两,石膏1两,甘草半两,地骨皮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白茯苓半两,芎1分。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痈疮脓渍,数日不止,致体虚烦热,头痛昏闷。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十

《普济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黄耆散

处方

黄耆、糯米、阿胶(炒燥)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嗽久劳嗽唾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米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普济方》卷一八八引《指南方》

《圣惠》卷八十四:黄耆散

处方

黄耆1分(锉),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知母1分,人参1分(去芦头),赤茯苓1分,黄芩1分,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伤寒,汗利以后,余热不除,口干心烦,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四

《圣惠》卷八十三:黄耆散

处方

黄耆半两(锉),朱砂半两(细研,水飞过),龙脑1钱(细研),人参1分(去芦头),川升麻1分,川大黄1分(锉,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天竹黄1分,牡蛎粉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体热盗汗心烦,不欲乳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煎竹叶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八十三

《圣惠》卷九十二: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侧柏叶(炙微赤,锉)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痔疾,下血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粥饮调下日3-4服。

摘录
《圣惠》卷九十二

养老奉亲》:黄耆散

处方

黄耆、赤芍药、牡丹皮、香白芷沙参(炙)、甘草(炙)、肉桂(去皮)、柴胡(去苗)、当归(洗后炙)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老人心脾积热,或流注脚膝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煎至5分,日进3服。春季每煎时,入蜜蒸瓜蒌煎半匙。

注意

忌粘食、炙煿等物。

摘录
养老奉亲》

养老奉亲》: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川芎1两,防风1两,甘草1两,白蒺藜1两(略炒,杵去尖,出火毒),甘菊花3分(不得用新菊)。

制法

上净洗晒干,勿更近火,捣为末。

功能主治

老人春时,诸般眼疾发动,兼口鼻生疮。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早晨空心、日午、临卧各1服,干咽或米饮调下。暴赤风毒,泪昏涩痛痒等眼疾,只3服;内外障眼,久服方退。

注意

忌房室、毒物、火上食;凡患眼,切不得头上针烙出血及服皂角、牵牛等药,取一时之快,并大损眼。

摘录
养老奉亲》

《本事》卷六:黄耆散

处方

绵黄耆(细者,洗,焙)1两,甘草(炙)半两,皂角刺(择红紫者,锉,麸炒黄)1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令发背自溃。主发背。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酒1盏,乳香1块,煎7分,去滓温服。加当归赤芍药各半两尤效速。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黄耆气味甘平,入手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皂角刺气味辛咸温,入手太阴、阳明、足厥阴。此方欲令发背自溃,故方中加酒,使其升至患处也;再佐乳香者,欲其引入经络也。

摘录
《本事》卷六


其他同名方

方出《证类本草》卷七引《席延赏方》,名见《鸡峰》卷三十:黄耆散

处方

好黄耆4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虚中有热,咳嗽脓血,口舌咽干,又不可服凉药者。胸满短气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如茶点服,入羹粥中亦可服。

摘录
方出《证类本草》卷七引《席延赏方》,名见《鸡峰》卷三十

《普济方》卷二三○引《杨氏家藏方》: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半,吴木1两,苍术1两,人参1两,阿胶1两,麦门冬1两,干地黄1两,桑寄生1两,甘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气虚蒸热,致卫气消铄,四肢羸弱无力,饮食不思,五心烦躁,久而不治,因证劳成;产后烦热。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如茶法煎服,日2服。

摘录
《普济方》卷二三○引《杨氏家藏方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庄氏家传》: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五味子1两,厚朴1两(姜汁炙),白术1两,陈橘皮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炙),苍术1两,干姜1两,干蝎1两,当归1两,木瓜2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进饮食。主小儿疳气。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米饮调下。

摘录
《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庄氏家传》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柴胡1两(去苗),麦门冬3分(去心),赤茯苓1两,赤芍药3分,桑根白皮3分(锉),五味子半两,紫苏茎叶3分,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木通3分(锉),诃黎勒皮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羸瘦,上焦壅滞,每唾稠粘,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鸡峰》卷七:黄耆散

处方

石斛1两半,黄耆1两,补骨脂1两,人参1两,熟干地黄2两,泽泻3两,远志3两,当归3两,桂心3两,牛膝1两,白茯苓1两,龙骨1两,五味子半两,鹿茸1两半。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虚劳不足,小便数,四肢少力,不能自持。

用法用量

每服用羊肾1对,切去脂膜,以水1盏半,煮取汁1盏,去羊肾入药5钱,煎至5分,去滓,食前温服,晚食前服,滓再煎之。

摘录
《鸡峰》卷七

《嵩崖尊生》卷十二:黄耆散

处方

柴胡1钱,黄耆1钱,赤苓1钱,白术1钱,人参3分半,地骨皮3分半,枳壳3分半,桔梗3分半,桑白3分半,赤芍3分半,生地3分半,麦门冬1钱半,甘草3分。

功能主治

热在筋肉,寅卯时甚,便难转筋。

用法用量

生姜,水煎服。

摘录
《嵩崖尊生》卷十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