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中医论治梅核气

四君人参

浏览:993

时间:2020-09-14

一、梅核气的历史探源:


梅核气中医传统病名,了解核梅气的历史渊源及古代医家论治梅核气的经验,是我们认识和治疗梅核气的重要途径。


梅核气有关病证记载最早见于战国晚期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曰“心脉大甚为喉介”。又曰“胆病者,善太息..恐人将捕之,嗌中介介然,数唾”。介、芥古通 ,乃芥蒂之芥 ,喉间有物 ,有妨碍之谓,即为异物感。最早以梅核之状形容本病,见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其卷4云:“四七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或痰涎,状如破絮,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之所为也”。另宋•杨仁斋《直指方》说:“七气相干,痰涎凝结,如絮如膜,甚如梅核,窒碍于咽喉之间,咯不出,咽不下”;徐春甫于1556年辑订《古今医统大全》,卷27云:“梅核气者,似饱逆而非饱逆,似痰气窒塞于咽喉之间,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梅核之状,故俗谓之梅核气”。对梅核气的症状进行了较完整的描述,得到后人的遵从。


梅核气”一名最早见于宋代《南阳活人书》,其云:“梅核气……塞咽喉,如梅核絮样,咯不出,咽不下”。而最早以梅核气命名者,可能在明代,朱崇正于嘉靖年间续增《仁斋直指》于卷5中“附遗”部分有“梅核气”论述;此外,明•孙一奎《赤水玄珠》:“梅核气者,喉中介介如梗状,……痰结块于喉间,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者是也”。清代《医宗金鉴》乃正式命名为“梅核气病”,至今沿用。


梅核气的病因各家多有论述。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三十九指出:“咽中如有炙肉者,此是胸膈痰结,与气相搏,逆上咽喉之间结聚,状如炙肉之脔也”。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卷五:“梅核为病,大抵因七情之气郁结而成。或因饮食之时,触犯恼怒,遂成此症。唯妇人女子患此最多”。清张璐《张氏医通》说:“凡嗝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清唐宗海血证论》亦云:“冲脉亦挟咽中。若是冲气上逆,壅于咽中而为梅核”。


最早述及梅核气治疗方药的为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


次,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四七汤,治喜怒忧思悲恐惊之气结……或如梅核,在咽喉之间”。


二、梅核气病机


要探求梅核气病机,需要从梅核气的症状着手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


梅核气的典型症状是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不碍吞食。从这些症状描述来看,梅核气的病位是在咽部周围,是一种意识上的感受,从临床上看,病人的感觉病位不固定,大体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以喉咽部较多。这种病位变动不居的情况中医认为是风,风的特性是多行善变,此风不是外来,而是内风。《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风,风主动”。风者气也,肝风肝气运行的状态。肝气循行无阻,则隐而无觉,若循行有阻,则旁行而生内风。这个所阻者或为痰,或为瘀,初多为痰,久而成瘀。梅核气以气为名,病位善变,不碍吞食,说明不是实结之病,古书云:如絮如膜,是言其痰之状,非是实体。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说明不在食道之内。临床观察亦咳之不出,说明亦不在喉管之内。所以病位应在咽周气血循行之处。


梅核气病人有食后减轻、按揉后减轻、热敷后减轻的现象,说明增加和疏通气血可以减轻症状。间接说明,局部气血不足是梅核气的病因之一,梅核气病人多有颈部紧压感而不敢扣领扣,也是这个问题的反证。


一部分梅核气病人欲咽气而快,气顺而后舒,有气逆感。常伴有精神抑郁心烦疑虑,胸胁胀满,纳呆,困倦等。


综合而言,梅核气的产生的原因是局部气血不足引起的生理性病变,引起气血不足之因为气郁、气逆与气虚。气郁的结果是气逆,气郁、气逆的结果是气虚。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虚也,气血之不足由此。所以梅核气的起因是气郁,表现是气逆,结果是气虚。

《万病回春》卷五:“梅核为病,大抵因七情之气郁结而成。或因饮食之时,触犯恼怒,遂成此症。唯妇人女子患此最多”。《金匮》言此病亦特指妇人,大概是古代妇人善忧多郁,中年妇女气血渐虚,所以多见。至老年则感觉迟钝,不觉为病也。现代临床观察患此病者男女皆有,差别不大,是否是因为现代男人已经变得与妇人一样多愁善感了,待证。


三、梅核气的界定


论治梅核气,首先要对梅核气进行界定,弄清什么是梅核气?怎样准确认定梅核气?现代中医界对什么是梅核气界限模糊,不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包括:将梅核气中医病名喉痹、乳蛾及噎隔混淆不清;或等同于西医病名咽异感症、咽神经官能症、癔球症、慢性咽炎及茎突综合症及等。只有对最易与梅核气混淆的几种咽部疾病进行研究和对比,才能最后对梅核气进行准确界定。


1、梅核气与喉痹


百科名片:喉痹是指以因外邪侵袭,壅遏肺系,邪滞于咽,或脏腑虚损,咽喉失养,或虚火上灼所致的以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咽部疾病。或可伴有发热、痛、咳嗽等症状。


区别:

A、病因:梅核气病因是七情不调所致的气郁、气逆为主;喉痹病因是外邪侵袭为主,兼有脏腑虚损。

B、症状:梅核气的症状是异物感,不碍吞咽。喉痹的症状是咽部红肿疼痛,或干燥、异物感、咽痒不适,病重时吞咽不利。

C、病位:梅核气病位不固定,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喉痹病位在病灶处。

D、病灶:梅核气无可查之病灶。喉痹多可查见病灶,或红或肿。


评述:喉痹包括了咽喉红肿、阻塞、麻痹、疼痛等症状,异物感亦在其中,有虚有实,有内因亦有外因,是痰湿热毒交阻喉部所致。广义的喉痹包含了梅核气,非器质性病变而有异物感的喉痹即属于梅核气


2、梅核气与咽异感症、癔球症及咽神经官能症


咽异感症、癔球症及咽神经官能症是西医病名,实际上是西医对梅核气在不同时期、不同角度上的观察、描述与称谓。梅核气在排除咽周局部肌体组织实质性病变后,西医认为是精神性因素引起,先后称之为“癔球症”、“神经官能症”或“咽部神经官能症”,但后来临床上发现,此病往往由器质性因素与精神因素共同作用所致,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多发病,所以又把这一类疾病称为咽异感症。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指出:“梅核气是因情志波动,气机不畅所致,以咽中似有梅核阻塞感为特征的疾病。相当于咽神经官能症”。用咽神经官能症来统称癔球症、咽异感症和梅核气本来也没问题,任何阻塞感与异物感者是神经传导的,这是下大包围的作法,不太严谨。这种称呼容易让人从精神和神经异常的角度来观察和治疗,有失偏颇。实际上西医目前对咽神经官能症的解释和治疗也基本是这个思路。百度如此说:咽神经官能症,亦称癔性咽喉异感症。是指除疼痛以外的多种咽喉异常感觉或幻觉。患者女性多于男性。其原因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癔病、疑病症、恐癌症神经衰弱、焦虑、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外伤后精神创伤等诊断本病应详细检查,如食道钡透、胸透、间接喉镜等,以排除器质性病变。治疗上对病人应进行耐心的解释,使其去除不必要的顾虑,配合镇静剂、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或用暗示治疗。预防本病应积极参加各种有益身心的文体活动,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戒除烟酒。 


此外,癔球症的名称略显狭隘,癔的意思是精神幻觉与幻想,球是指形象,西医解释癔球症为:主观上有某种说不清楚的东西或团块,在咽底部环状软骨水平处,引起胀满、受压或阻塞等不适感。此与梅核气多有不符,梅核气的发生是主客观因素的共同作用,其形不仅为球形同,部位也不仅在咽底部环状软骨水平处。


所以,相对说来,西医病名咽异感症与梅核气的概念和范畴基本相符,可以并称。


3、梅核气慢性咽炎


百度名片: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炎症。弥漫性咽部炎症常为上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局限性咽部炎症则多为咽淋巴组织炎症。症状表现: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烧灼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感。根据患者的连续咽部不适感3个月以上的病史,结合患者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小血管曲张,呈暗红色,表面有少量粘稠分泌物或咽后壁多个颗粒状滤泡隆起,呈慢性充血状,咽侧索淋巴组织增厚呈条索状,或咽黏膜干燥、菲薄,覆盖脓性干痂,可诊断慢性咽炎……


区别:

A、病因:梅核气病因是七情不调所致的气郁、气逆为主;慢性咽炎的发病不一定是七情不调,环境、气候、气血不调、体虚、常用咽嗓的职业等都可以成为病因。

B、症状:梅核气的症状是异物感,不碍吞咽,无器质性病变。慢性咽炎的症状有咽部不适感、异物感、咽部分泌物不易咯出、咽部痒感、微痛感等。病重时吞咽不利。有明显或不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C、病位:梅核气病位不固定,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慢性咽炎病位在病灶处。

D、病灶:梅核气无可查之病灶。慢性咽炎多可查见病灶,表现有咽部慢性充血、咽后壁滤泡隆起、咽部分泌物或咽黏膜干燥等器质性病变与病理产物。


评述:慢性咽炎为器质性病变,梅核气为非器质性病变。二者易于判别。但临床一部分慢性咽炎病人具有异物感或梅核气的相关症状,应视为慢性咽炎梅核气共存,因梅核气日久不愈,有可能引起慢性咽炎慢性咽炎日久不愈也容易激发梅核气。可视其主次轻重,辨证治之。


4、梅核气与茎突综合症


百度名片: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导致与邻近血管、神经相抵触,引起的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唾液增多等症状的总称。临床表现:咽部疼痛,常为单侧,多不剧烈,可放射到耳部或颈部,有时在吞咽、讲话、转头或夜间时加重。咽异物感或梗阻感,较为常见,多为一侧,如刺感、紧缩感、牵拉感等。吞咽时更为明显。颈动脉压迫症状,茎突方位过度向内偏斜时,多压迫颈内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向上放射至头顶部或眼部;而向外偏斜者,则易压迫颈外动脉,疼痛或不适感多始于颈部相当于扁桃体窝处,放射至同侧面部。其他,有时可有耳鸣、流涎、失眠神经衰弱的表现,也可引起咳嗽


区别:

A、病因:梅核气病因是七情不调所致的气郁、气逆为主; 茎突综合征是因茎突过长,或其方位、形态异常。表面看来二者病因全不相同。但如果追溯茎突过长原因,则不一定全无相干。百度显示,茎突过长原因是发育异常或茎突尖端舌骨韧带发生钙化,进一步而言,舌骨韧带钙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资料未言。据临床观察,局部失养,气滞痰瘀是舌骨韧带钙化,进而茎突增长的可能原因。

B、症状:梅核气的症状是异物感,不碍吞咽,无器质性病变。茎突综合征的症状有咽部异物感、咽痛及反射性耳痛、头颈部痛和唾液增多等症状。吞咽有时更为明显,为器质性病变。

C、病位:梅核气病位不固定,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茎突综合征病位固定,且多为一侧。

D、病灶:梅核气无可查之病灶。茎突综合征多可查见具体病灶,即增长的茎突。


评述:梅核气为非器质性病变,茎突综合征为器质性病变,二者易于判别。茎突过长者不一定有咽异物感,有咽异物感者也并不一定茎突过长,所以不能将茎突综合征视为咽异感症或梅核气。临床将部分茎突综合征病人症状与梅核气相近者,当作梅核气进行对症施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打破了茎突过长必须手术的规矩。这有三种可能:一是症状与茎突过长引起的刺激有关,通过中医治疗缩短了茎突,所以症状消失。二是症状与茎突过长引起的刺激有关,但也与周围组织的神经过敏有关,过敏的原因是气血运行不良,从西医来说是有炎症或局部营养不良,通过中医治疗改善了这种状况,不再对茎突刺激过敏,所以症状消失。三是症状与茎突过长无关,只因即有茎突过长,又有其它原因引起的咽异物感,被认为是茎突综合征。症状消失,茎突依然过长。真实情况待证。


四、梅核气的诊断指针


1、典型梅核气

A、有异物感,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

B、吞食无碍。

C、异物感位置不固定。

D、异物感部位无器质性病变。

E、异物感的状态可随时改变,空咽时明显,进食时消失;越注意到有咽喉异物感时,症状越重或越明显;心情愉快或工作较忙时症状缓解或消失。


2、非典型梅核气


A、有异物感,在口咽和胸骨上窝之间。

B、典型梅核气其余指针或有或无。

C、查有其它器质性病变。


五、治疗方案


典型梅核气按前面症型分类与治方进行治疗。非典型梅核气综合治之。以梅核气为主则主治梅核气,兼治它病;以它病为主则主则它病,兼治梅核气


六、典型梅核气的症型分类与治方


梅核气的病因复杂,古今分为多种症型,抓住梅核气病机,化繁为简,将梅核气以两种症型统之,即气郁痰阻型、气逆痰阻型。临症时以这两种症型主方根据寒、热、虚、实、瘀进行加减即可。


1、气郁痰阻型


这种类型的病人以气郁为主,阴性体质居多,情志所伤,肝气抑郁,不能分解,上逆于咽喉,阻碍气机,结气为病,气滞则湿聚,凝结为痰,此为经隧之间之清痰,与气互结,不在气管和食道,故吞不下吐不出,随气而动,不居一处。或如梅核,或如炙脔,或如破絮,无有定形;给人以球塞感、瘙痒感、紧迫感、黏着感、烧灼感、蚁行感等不同感觉。肝气抑郁,横逆胁肋,可现胸胁胀满;肝藏血,肝气郁滞,则血行不利,妇女常见月事不调。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恐癌症癔病及焦虑、压抑等精神心理因素对之有加强作用,故心理疏导可作为此病症的辅助治疗。局部气血因郁而虚,故外感风寒湿热可成为发病诱因或加重因素。治疗气郁痰阻型梅核气,宜用半夏厚朴汤加减:


半夏15g 、厚朴10g、 茯苓12g、 生姜15g、 苏叶6g、柴胡12 g、郁金12 g、香附10 g,当归10 g、北沙参10 g、白芍10 g、桔梗10 g、连翘10 g、甘草6 g。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指出:“妇人咽中如有炙脔,半夏厚朴汤主之”,半夏厚朴汤立方精准,实践证明,确为治疗梅核气之良方。本方以半夏降逆化痰,此症型虽以气郁为主,但因郁而逆,不逆不以致梅核气柴胡郁金香附解郁气;厚朴解结气;苏叶芳香化气,可发散郁结之气,亦可去寒湿外邪;郁久生热,加连翘清热散结以治;茯苓渗湿化痰;白芍桔梗滑痰解痉;梅核气患者咽周组织多呈相对紧张状态,故用白芍以缓之,但仅此亦不足,组织紧张尚与津血濡养不足有关,故用当归补血,北沙参补气生津,当归白芍养肝柔肝,以护病脏;再以生姜通神明,扶正去邪;甘草和诸药以成。


2、气逆痰阻型


《张氏医通》:“凡嗝咽之间,交通之气不得降者,皆冲脉上行逆气所作也”。此类病人以气逆为主,兼有气郁。气逆的主体主要是肝胆气逆与胃气逆。这类病人或为阳性体质,性急易怒,急怒之间,肝气逆冲喉咽,夹浊气以上,损及咽周组织,组织受损而浊气羁留化痰,郁而不解,在喉咽之间,似有异物,吞吐不得,病人常觉气逆,欲吞之而快。或因脾虚,七情不和,肝失条达,肝气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脾胃为人体气机升降之枢纽,脾以升为健,胃以降为和,脾失健运,则升降失调,脾不运化则痰湿内生,胃气不降则逆而上行,痰气交结郁结于胸隔之上、咽喉之间,致吞咽不顺,似有物堵。可因精神情绪不佳或受寒热而加重。此类病人常伴有胸腹胀闷,纳呆、便溏等症状。五行之气不顺皆有逆,肺气逆作喘,心气逆作悸,肾气逆作奔豚,而喘、悸、奔豚不是梅核气的症状标志。故梅核气为肝胆、脾胃之气逆所致是也,


治疗气逆痰阻型梅核气以旋覆代赭石汤加减:


旋覆花15g、党参15 g 代赭石10 g、半夏12 g、生姜20 g、炙甘草6 g、大枣12 g、桔梗10 g、杏仁10 g、枳实10 g、茯苓15 g、陈皮10 g。


旋覆代赭石汤源于《伤寒论》,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鞭,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石汤主之”。是降胃止逆的主方。与本症主要病机相符,故以此加减以治。方中人参大枣甘草均能益气健脾扶中,可制肝气犯脾,恢复脾之健运;旋覆花代赭石皆能降胃气止逆气,且旋覆花兼能化痰降浊。半夏生姜合用能开胃醒脾,化痰降逆;加茯苓渗湿利水以竭痰源;加桔梗杏仁枳实宣肺化痰、宽中下气,陈皮理气化痰,甘草和诸药以成。


3、梅核气治疗经验方


典型梅核气病机是气郁、气逆和气虚,虽然已把它化简为繁分为气郁痰阻和气逆痰阻型,但二者差异不是很大,临床准确区分有一定困难,能否综合它们的共同特点,组合成一个专治梅核气的专方呢?


其实,仲圣治梅核气仅例举了半夏厚朴汤,它本就是过去治梅核气的专方,估计当时的疗效是很好的。现在以此原方治梅核气也有相当的疗效,但不能令人十分满意,现代人饮食污染、营养过剩及心理压力等比古人严重得多,痰湿瘀阻的现象更为严重,以半夏厚朴汤简单的几味药已不足以治疗已变得比较复杂和严重的疾病了。故需增加药味,加强理气化痰、活血化瘀、健脾除湿等方面的力量。


气郁痰阻和气逆痰阻两种类型的梅核气,在气机不畅、痰气瘀阻、因邪致虚等方面是一致的,过去可以,现在也可以组合专方以治梅核气。我们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最后基本固定组成经验方如下:


法夏10、厚朴10、紫苏子6、白芥子10、白术30、桔梗6、白芍15、当归6、川芎10、枳壳10、玄参10、牡蛎10、丝瓜络6、渐贝母10、括萎根10、生甘草10、陈皮10克、茯苓15克、天笠黄10克、连翘10克。制丸,每包7克,一日三包。


方解:本方以半夏化痰降逆、厚朴苏子降气,使气能顺而痰易消;再以桔梗宣肺祛痰、枳壳宽中理气,白芥子化深伏之痰积、白芍敛阴解痉以滑痰、白术健脾除湿以遏痰源。五者结合,能去或深或浅、或久或暂之痰湿。痰久必生瘀血,除痰本需行血,故用当归补血活血、川芎行血、丝瓜络舒通瘀积之络脉,使气血通而痰易去;以玄参、括萎根清热泻火并生津止渴,使肌肉养而浊难生。以牡蛎、渐贝软坚散结,以化痰结。


本方加骨碎补20克、伸筋草10克,治疗茎突综合征效果较为肯定。因骨碎补补肾壮骨,化瘀生新,伸筋草能舒筋活血,补气通络。加入原方能改善茎突周围筋肉组织气血循环,使筋肉组织松驰而有弹性,在消除梅核气症状的同时,茎突过长对筋肉的刺激和影响亦变得轻微或消失。久之,是否可使增生的茎突恢复原状,尚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此时茎突的长短变得不再重要。

关联词条:

  • # 梅核气
  • # 咽中异物感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杏园春晓,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与本站联系,本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