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张梦侬:痰证漫谈

四君人参

浏览:417

时间:2020-09-16

痰证又称痰饮证。痰与饮均为水液潴留体内形成的病理产物,二者无明显界限,仅有粘稠清稀之差异,但所致疾病却相同。前人有"百病兼痰","百病多由痰作祟","痰饮为患,十人居八九"之说。故此证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痰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之痰,一指肺失宣降,津聚于肺及肺系所生之痰,多咳咯而出;二为脾胃运化失职,水液停聚于中焦而生之痰,多呕恶而出。此类痰症,视之可见,闻之有声,触之可及,亦称之为有形之痰。广义之痰,多因阳气衰微,或气机阻滞,水液不化不运而留驻某一局部,久蕴而成。此类痰症视而不见,闻之无声,触之不及,故又称为无形之痰。亦有将前者称为外痰,后者称为内痰者。


痰证一病,古早有之。《内经》中载有"积饮"、"饮发于中"。张仲景首创"痰饮"病名,并列专篇论"痰饮"证治。


《诸病源候论》将痰与饮分述,将痰分为热痰、冷痰、鬲痰、痰结等类;饮又分为流饮、留饮、癖饮、支饮、溢饮悬饮六饮。《千金方》有留饮、咽饮、淡饮、溢饮、流饮之说。


元.张从政在《儒门事案》中将痰证分为五种,即风痰、热痰、湿痰、酒痰、沫痰(即食痰)。严用和戴思恭均将饮证分为六种,即悬饮溢饮、支饮、痰饮、留饮、伏饮。并指出,饮停既久,"未有不为痰"。李中梓痰饮各分为五种:即风痰、湿痰、燥痰、热痰、寒痰;痰饮悬饮、支饮、溢饮、伏饮。


历代医家论痰证者众多,虽渊源于《内经》《金匮要略》等典籍,但又从不同角度,充实发展了痰证学说。其所述皆详,故不一一列举。


痰证的病因,《古今医鉴》云:"痰乃津液所化,或因风寒湿热之感,或七情饮食所伤,以至气逆液浊,变为痰饮。"《儒们事亲》谓:"此论饮之所得,其来有五:有愤郁而得之者,有困乏而得之者,有思虑而得之者,有痛饮而得之者,有热时伤冷而得之者。"朱丹溪亦云:"痰之源不一,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有因惊而生者,有积饮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因伤冷物而成者,有脾虚而成者,有饮酒而成者。"


综上所述:本病多因外感内伤,致津液停聚而化为痰饮。导致津停的外因,多为六淫之邪侵袭,或为邪阻致津聚化生痰饮;或为火热煎熬津液成痰;或为寒凝津停为痰。至于内因:一为七情过激,化火灼津为痰;二为饮食偏嗜,过食肥甘厚味,酒酪粘腻,痛饮茶水等,聚而生痰;三为过逸少劳,阳气不行,水亦不行,聚水化痰;四为过劳伤气,或脏气亏损,不能行津,致津著化痰。


痰证的临床表现,涉及到呼吸、消化、神经、泌尿等各个系统的多种疾病。故前贤有"痰之为变,变幻百端","怪病多痰"之说。王隐君曰"痰证古今未详,方书虽有悬饮留饮支饮痰饮诸饮之异,而莫知其为病之源,或头风目昏,眩晕耳鸣,或口眼蠕动,眉棱耳轮瘙痒,或嗳气吞酸嘈杂呕哕,或咽嗌不利,咯之不出,噎之不下,形如破絮桃胶蚬肉之类,或心下如停冰雪,心头冷痛时作,或梦寐奇怪鬼魅之状,或足腕酸软腰背卒痛,或四肢骨节烦疼并无常所,乃至手麻臂痛,状若挫闪,或脊中有掌大一块,如冰之寒痛者,或眼沿涩痒,口糜舌烂,甚为喉闭等证,又或绕项结核似疬非疬,或胸腹间如有二气交纽,噎塞烦闷,有如烟气上冲,头面烘热,或为失志癫狂中风瘫痪,或为劳瘵风痹脚气之候,或心下怔忡惊悸,如畏人将捕,或喘嗽呕吐,或呕冷涎绿水黑水,甚为肺痈肠毒便脓挛跛,其为内外疾病百端,皆痰之所致也。盖津液既凝为痰饮,而汹涌上焦,故口燥嗌干,大小便闭塞,面如枯骨,毛发焦干,妇人则经闭不通,小儿则惊痫搐搦。"前贤论述痰之病证繁多,实难掌握,但就痰证一般表现而言,其所停脏腑组织不同,表现亦不一。如痰阻于肺,宣降失司,肺气上逆,多现咳喘、痰多、胸闷;痰滞脾胃,多脘腹痞胀,胃纳呆滞,胃脘有振水音;胃气上逆,则恶心呕吐,甚则呕吐痰涎;清阳不升,浊阴不降,则头晕目眩,首如裹,目如蒙;若痰迷心窍,心神被蒙,则神昏痰鸣,或见癫、狂、痫、痴诸证;或见失眠嗜睡、昏厥、肢体拘急等证;痰饮停于胸胁,则成咳唾引痛之悬饮证;痰饮走于肠间,则肠鸣漉漉;痰结皮下、肌肉,与气血凝结成块,则生瘰疬、气瘿、乳癖、痰核、肿块等;结于咽喉,则成咽中喋喋,如有炙脔,吞之不进,咯之不出的梅核气证;痰停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则生肢体麻木半身不遂,或局部肢体发热或发凉;痰阻胞宫,则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痰停下焦,则二便不通或便溏带痰涎,男子阳痿、不育;痰饮泛溢于肌肤,则形体肥胖。另有某些老年病症,亦都与痰有关。如中风、心血管病等等。尤其是久治不愈的奇难怪证,从痰论治,往往能收到较满意疗效。如曾治一女患者许某,5年不能食油盐,食入即呕,咽喉口舌生疮。经用礞石滚痰丸及导痰汤等,治疗月余而痊愈。另一张姓男子视物为二,头晕目眩不能行走,欲向前直行,却向左前方斜走。西医疑为脊髓高位肿瘤。经用蠲饮六神汤及礞石滚痰丸治疗二月而瘥。


痰证的治则。张仲景有"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前人也有"善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气而顺矣"。前者仅适宜于阳气虚衰、寒痰留伏的痰证,后者也多适用于气滞痰凝所致的痰证,不能作为治广义痰证的普遍治则。治痰大法,仍应根据痰之寒、热、燥、火、虚、实、气郁、血瘀等病因之不同,以及痰浊停留的部位、病人体质强弱而立法选方遣药。可根据其临床表现选用:燥湿化痰、温阳化痰、清热化痰、泻火逐痰、理气化痰、降气化痰、解郁化痰、开窍化痰、消解顽痰、熄风化痰、逐瘀化痰、软坚化痰、润燥化痰、健脾化痰、补肾化痰、补气化痰等法。


其代表方剂:燥湿化痰可选用二陈汤(《和剂局方》)等;温阳化痰可用苓桂术甘汤(《伤寒论》)、苓甘五味姜辛汤(《金匮要略》)等;清热化痰可用清气化痰丸(《医方考》)、小陷胸汤(《伤寒论》);泻火逐痰可用滚痰丸(《丹溪心法》);理气化痰可选用温胆汤(《千金方》);降气化痰可用三子养亲汤(《韩氏医通》);解郁化痰可用半夏厚朴汤(《金匮要略》)、越鞠丸(《丹溪心法》);牙窍化痰可用涤痰汤(《济生方》);消解顽痰可用指迷茯苓丸(《指迷方》)、导痰汤(《济生方》);熄风化痰可选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逐瘀化痰,可用二陈汤加土鳖、蝼蛄水蛭等;软坚化痰可用二陈汤昆布牡蛎等;润燥化痰、润肺化痰可选用贝母瓜蒌散(《医学心悟》);补气化痰、健脾化痰,可选二陈汤(见上)加人参白术等;补肾化痰可选金水六君煎(《景岳全书》)等等。


如遇上述病因错杂者,除选一作主法主方外,亦可根据临证所需加用相应方、药。现仅将化痰之药录下,以供参考选用。


若有寒痰:可酌加干姜、白芥子、肉桂。热痰、火痰:酌加黄芩黄连、山栀、青黛、花粉。湿痰:加苍术白术。风痰:加天麻白附子、胆南星、竹沥僵蚕。燥痰:加瓜蒌仁杏仁、川贝。老痰:加枳实、浮海石、芒硝、海蛤粉。食痰:加山楂麦芽神曲。气痰:加香附枳壳。虚痰:加党参黄芪。酒痰:加砂仁、葛花、枳棋子、花粉。胶痰:加旋覆花、皂角。四肢痰:加竹沥。胁下痰:加白芥子、姜汁、竹沥


总之,治痰之方药甚众,各有所主,可随证选而治之。

关联词条:

  • # 痰饮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