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鸡峰》卷十八: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薏苡仁半两,人参1分,甘草2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通流荣卫,调适阴阳。主久嗽痰多,虚烦食少。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盏,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鸡峰》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黄耆散

处方

黄耆2两(锉),白及2两,白蔹2两,黄明胶(炒令燥)2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糯米饮调下。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诃黎勒1两(煨,用皮),桂心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白术1两,白茯苓1两,草豆蔻1两(去皮),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人参3分(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脾胃气不和,吃食呕逆。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九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半两(锉),连翘半两,川升麻半两,玄参1分,丹参1分,露蜂房1分(微炙),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1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疽肿及疮疖,身体壮热,口干心躁。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

摘录
《圣惠》卷九十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锉)、人参地骨皮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煎陈小麦汤调下,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八十九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茯苓2两,柴胡半两(去苗),当归半两,白术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桔梗半两(去芦头),桃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寒热,不能饮食,四肢羸瘦少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诚书》卷十三:黄耆散

处方

黄耆1分,知母1分,赤茯苓1分,甘草1分(炙),黄芩1分,麦冬5钱。

功能主治

伤寒余热不退。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诚书》卷十三

魏氏家藏方》卷四:黄耆散

处方

人参3两(去芦),黄耆3两(洗,捶破,蜜水炙香),半夏3两(汤泡7遍,薄切旋入),白茯苓3两(去皮),当归3两(去芦,酒浸),麦芽3两(炒),白术(炒)3两,白芍药4两,甘草(炙)1两,肉桂1两(去粗皮,不见火),神曲(炒)1两。

功能主治

男子、妇人诸虚不足,病后羸乏,微发寒热,精竭力弱,血气劳伤,痰多呕逆,不思饮食,骨节酸痛,嗽喘气急,面色浮黄。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加生姜5片,枣子3个,水1盏半,煎8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
魏氏家藏方》卷四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白术1两,白茯芩1两,人参1两(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五味子3分,熟干地黄1两半,牡蛎粉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盗汗,翕翕少气,四肢乏力,咽干食少。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其他同名方

《圣惠》卷二十九:黄耆散

别名

黄耆汤

处方

黄耆2两(锉),白芍药1两,桂心1两,当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白龙骨1两,熟干地黄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虚劳少气,小便数,无力,不能食。

用法用量

黄耆汤(《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摘录
《圣惠》卷二十九

《圣惠》卷九十三:黄耆散

处方

黄耆3分(锉),乌梅肉3枚(微炒),麦门冬3分(去心,焙),黄芩3分,白术半两,龙骨1两,黄连半两(微炒,去须)。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痢渴,心胸烦闷,不欲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九十三

《济阴纲目》卷四: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防风7钱半,当归7钱半,白芍7钱半,干地黄7钱半,甘草(炙)半两。

功能主治

因失血,荣卫损而致劳气,食后身疼倦,夜间盗汗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食前温服。

各家论述

用黄耆益阳气而固表,防风为之使,归、芍、地黄引气药以归阴,甘草从中以和营卫。

摘录

保婴撮要》卷十四:黄耆散

处方

茯苓5分,黄耆5分(炒),当归5分,川芎5分,白芍药5分,白芷5分,升麻2分,山栀(炒)2分。

功能主治

小儿痔疮,并一切溃疡,虚弱发热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
保婴撮要》卷十四

《普济方》卷四○六:黄耆散

处方

黄耆、当归白药子、人参川芎、桂皮、白芷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儿惊瘤大如碗,实硬如石,难破者。

用法用量

白水煎服。

摘录
《普济方》卷四○六

《圣惠》卷七十: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人参半两(去芦头),赤芍药半两,麦门冬3分(去心),白术3分,赤茯苓3分,羚羊角屑半两,半夏半两(汤洗7遍,去滑),前胡3分(去芦头),当归半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妇人气血不调,发歇寒热,胸膈烦躁,不思饮食,四肢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圣惠》卷七十

《圣惠》卷二十六: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锉),赤芍药1两,桂心3分,五味子1两,天门冬1两(去心),白茯苓1两(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锉),半夏3两(汤洗7遍,去滑),人参1两(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生干地黄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补虚,思食,助力。主肺劳气,津夜不通,皮毛枯燥。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注意

忌鲤鱼、饴糖

摘录
《圣惠》卷二十六

《普济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黄耆散

处方

黄耆1两,枳实1两,土蒺藜2两,赤小豆2两,甘草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膝胫肿,按之没指,时时痛痒,渐生疮疡。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米饮调下。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三引《指南方》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