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柴胡

别名
处方

柴胡6分,当归6分,青木香6分,犀角(屑)6分,槟榔10个,甘草2分(炙)。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胸膈满塞,心背提痛,走注气闷。

用法用量

柴胡散(《圣惠》卷五十)。

注意

海藻、菘菜、生菜、热面、荞麦、猪、鱼、蒜。

摘录
《外台》卷七引《广济方》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大黄(锉,微炒)3分,黄芩(去黑心)3分,芍药3分,半夏(汤洗7遍,焙干)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伤寒热实,得汗不解,腹满胀痛,烦躁谵语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1分(拍碎),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三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麻黄(去根节)1两半,升麻1两,桂(去粗皮)3分,大黄(锉,炒)1两,甘草(炙)3分,鳖甲(醋炙,去裙襕)1两1分,枳实(去瓤,麸炒)3分,知母(焙)3分,栀子仁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时行疫疠,数日未得汗,浑身壮热,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2两,桂(去粗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牡蛎(生用)半两,甘草(炙)半两,栝楼根1两半,木通(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发汗下之后,过经不解,胸胁满结,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分(拍碎,葱白5寸,同煎至7分。去滓,食后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黄芩(去黑心)1两,犀角(镑)3分,芍药3分,山栀子仁半两,大黄(细锉,炒)1两半,木通(锉)3分,朴消1两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4日以后,烦热不解,大小肠涩。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柴胡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麻黄(去根节)1两,石膏1两,甘草半两(炙)。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伤寒3日以前,表证不除;或时行1日至3日,头痛壮热,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盐豉30粒,葱白2寸,煎至6分,去滓,并3服。汗出为度。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二十一

《圣济总录》卷十三: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前胡(去芦头)1两,桔梗(炒)1两,贝母(去心)1两,牡丹皮1两,黄芩(去黑心)1两,麻黄(去根节)1两,甘草(炙,锉)1钱,枳壳(去瓤,麸炒)1钱,升麻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因于露风成寒热,精神昏困,肢节烦疼。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2-3沸,去滓,食后、临卧服。

摘录


其他同名方

《普济方》卷二十七引《护命》: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2两,射干2两,防葵(去芦)2两,牡丹皮2两,大黄皂荚水2钟煮干)2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2两,紫菀(去土)2两,葶苈子(隔纸炒)2两,紫苏子2两。

制法

上药治下筛。

功能主治

肺壅热,上膈昏滞,头面及鼻内生疮,精神不爽,胸中烦渴。

用法用量

方中防葵,《圣济总录》作“防风”。

小便多,减射干

摘录
《普济方》卷二十七引《护命》

《史载之方》卷上:柴胡

处方

柴胡1分,前胡1分,防风1分,杏仁(去皮尖)1分,羌活1分,茯苓1分,甘草1分,芍药1分,麦门冬(去心)1分,干地黄8铢,半夏2铢。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肝心气实,风血相搏,大府结涩,口苦舌粗,甚则口干胶,小府赤,头痛眼昏,六脉洪大而实。

用法用量

水1盏,葱白1根,同煎3-4钱匕,取8分,去滓,食后服,或不拘时候。

摘录

《苏沈良方》卷九:柴胡

处方

柴胡半两,荆芥穗半两,秦艽半两,知母半两,当归半两,官桂半两,藿香半两,甘松半两,败龟(醋炙)半两,川乌头(炮)半两,地骨皮半两,白胶香半两,芍药半两,京芎1两,苎根(湿秤)2两(切碎)。

制法

上并净洗晒干,为粗末。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1个,同煎7分,去滓,早、午食后、夜睡各1服。3服滓并煎作1服吃。

注意

忌一切鱼、面等毒及房事。

摘录

《圣惠》卷十七: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枳实(麸炒令黄色)1两,知母1两,黄芩1两,栀子仁1两,麦门冬(去心,焙)1两,龙胆(去芦头)1两,川大黄(锉碎,微炒)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热病5日,壮热,骨节烦疼,目眩,胁下胀痛,不能饮食,欲变成黄。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柴胡散”。

摘录
《圣惠》卷十七

《圣惠》卷十三:柴胡

别名
处方

柴胡(去苗)3分,枳实(麸炒微黄)3分,赤芍药3分,半夏(汤洗7遍,去滑)3分,黄芩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桔梗1两(去芦头)。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10余日,热气结于胸中,往来寒热不定。

用法用量

柴胡散(《伤寒广要》卷八)。

摘录
《圣惠》卷十三

《圣惠》卷九:柴胡

处方

柴胡1两(去苗),犀角屑1两,赤芍药3分,黄芩1两,栀子仁14枚,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川朴消1两半。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伤寒5日,舌干而渴,烦热不解,大小肠皆涩。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14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如人行4-5里再服。以利为度。

摘录
《圣惠》卷九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柴胡

处方

柴胡(去苗)1两,黄芩(去黑心)1两,人参1两,当归(切,焙)1两,生干地黄(焙)1两,甘草(炙)1两,猪苓(去黑皮)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产后诸疟,寒热往来,烦渴。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8分,去滓,当末发前及空心、日午、临卧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