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叉)半两,黄耆(锉)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连翘半两,山栀子仁1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止烦渴,除风疹,治惊悸。主小儿风热,惊悸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匕,水8分,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六八

《保命集》卷中:防风汤

处方

防风羌活独活川芎各等分。

功能主治

破伤风,同伤寒表证,未传入里,宜急服此药。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1盏半,煎至7分,去滓温服。2-3服后,宜调蜈蚣散。

摘录
《保命集》卷中

方出《千金》卷七,名见《外台》卷十八:防风汤

处方

防己1两,蜀椒1两,细辛1两,桂心1两,麻黄1两,石膏1两,独活1两,防风1两,黄芩1两,茵芋1两,葛根1两,芎1两,芍药1两,甘草1两,生姜3两,茯苓3两,乌头2枚。

功能主治

脚气痹弱,昼夜不安。

临床应用

风毒脚弱:有人脚弱,先服常用竹沥汤四剂,未觉增损,作此方后,觉得力。

用法用量

竹沥1斗,煮取4升,分6服,令1日1夜服尽。其间可常作赤小豆饮

注意

海藻、菘菜、猪肉、冷水、生葱、生菜、醋物。

摘录
方出《千金》卷七,名见《外台》卷十八

《千金》卷七:防风汤

别名
处方

防风2两,麻黄2两,秦艽2两,独活2两,当归1两,远志1两,甘草1两,防己1两,人参1两,黄芩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石膏半两,麝香6铢,生姜2两,半夏2两(一方用白术1两)。

功能主治

肢体虚风,微痉发热,肢节不随,恍惚狂言,来去无时,不自觉悟;亦治脚气缓弱。

用法用量

防风散(《证治要诀类方》卷三)。

有热,加大黄2两;先有冷心痛疾者,倍当归,加桂心3两,不用大黄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方中明言功用胜于续命、越婢、风引诸汤,考其药味与防风散、大鳖甲汤相同者。及方后又云,有热加大黄,有寒加桂心,总不出大鳖甲汤防风散中之法。

摘录
《千金》卷七

活幼心书》卷下: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芦)半两,川芎半两,大黄半两,白芷半两,黄芩半两,甘草半两,细辛(去叶)2钱,薄荷叶2钱半。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急惊后,余热未退,时复手足抽掣,心悸不宁;及风邪中入肺经,两目视人开眨不常。

用法用量

奇效良方》有茯苓,无大黄

摘录
活幼心书》卷下

《医统》卷十一:防风汤

处方

防风1钱半,独活7分,当归7分,川芎7分,秦艽7分,赤芍药7分,黄芩7分,甘草(炙)5分,细辛1钱,杏仁1钱。

功能主治

血痹皮肤不仁。

用法用量

水2盏,加生姜5片,煎服。

摘录
《医统》卷十一

《千金》卷八:防风汤

处方

防风4两,白术4两,知母4两,生姜5两,半夏5两,芍药3两,杏仁3两,甘草3两,芎3两,桂心4两。

功能主治

身体四肢节解如堕脱肿,按之皮陷,头眩短气,温温闷乱欲吐者。

用法用量

以水1斗,煮取3升,分4服,日3夜1。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详本方见证,不独毒风外贼,兼有痰热内蕴,故于《金匮》桂枝芍药知母汤中退麻黄附子之悍烈,进杏、半、芎之和平,以桂心、芎、芍内护营虚,防风杏仁外泄卫实,白术、姜、半中启脾湿,妙在知母一味,滋桂心、姜、半之辛燥,甘草一味,和桂心、知母之刚柔,较《古今录验》尤为稳当。

摘录
《千金》卷八


其他同名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叉)3分,甘菊花1两,羌活(去芦头)1两,藁本(去苗土)1两,石膏2两,旋覆花半两,蔓荆实半两,甘草(炙)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热上攻,眼眉骨连头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以水1盏,加生姜1枣大(切),煎取7分,去滓,食后温服,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

《圣济总录》卷一○七: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叉)3分,甘菊花3分,芎半两,赤芍药半两,黄芩(去黑心)1两,羚羊角(镑)半两,细辛(去苗叶)3分,枳壳(去瓤,麸炒)半两,黄连(去须)3分,甘草(炙)半两,石膏(碎)1两,人参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风热眼赤,痛痒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食后、临卧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七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叉)1两半,羚羊角(镑)1两半,地榆1两半,赤芍药1两半,茯神(去木)1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熟干地黄(焙)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妇人月水不调,脐腹胀满,四肢寒热,不嗜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防风汤

处方

防风(去叉)1两,当归(切,焙)1两,芎1两,细辛(去苗叶)1两,附子(炮裂)半两。

制法

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牙齿疼痛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防风散”。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防风汤

处方

防风1两,蔓荆子1两,细辛半两,川升麻半两,地骨皮半两,赤茯苓半两,芎1两。

制法

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

齿根出露,摇动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半两,以水1大盏,酒1盏,同煎至1盏,去滓,热含就于患处,良久冷即吐,含尽为度,每日2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张涣方:防风汤

处方

防风1两,鼠粘子1两,荆芥穗1两,人参(去芦头)1两,甘草(炙)半两,天麻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隐疹,疮疥。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8分1盏,加生姜薄荷各少许,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
《幼幼新书》卷三十七引张涣方

《医略六书》卷二十:防风汤

处方

防风1钱半,羌活1钱半,桂枝1钱,当归2两,川芎1钱,赤苓1钱半,秦艽1钱半,甘草5钱。

功能主治

风痹,行走掣痛,脉浮者。

用法用量

水、酒各半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防风行气于肌表而邪自散,羌活除痛于百节而痹自舒,桂枝温营散邪,秦艽活络祛风,当归养营却痹,川芎活血定疼,赤苓渗湿,营气清和,甘草缓中。风邪解散,俾行痹外解,则血脉融和,而掣痛无不自平矣。此祛风活血之剂,为行痹掣痛之专方。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