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冯五金教授从肝论治功能性胃肠病经验(周巧云)

求道

浏览:760

时间:2023-09-15

冯五金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博士、硕士生导师,山西省中医医院原副院长,全国第4批全国名老中医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高深的造诣。


功能性胃肠病,是指胃胀、恶心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疾病长期反复出现,经检查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此类疾病常在情志异常后出现或加重。因此,对于功能性胃肠病,冯五金教授冯五金教授认为精神-心理社会因素是这类疾病的重要病因,提出了“从肝论治”的思想,并在临床取得良好效果。


冯师认为,功能性胃肠病病位在脾胃与大肠,伴随现代生活压力的增大,焦虑抑郁等情志因素的异常成为这类疾病的重要诱因,因此,木郁成为功能性胃肠病的重要发病机制。肝主情志,情绪的异常会影响肝主疏泄的功能,肝气郁结,则肝木克脾土,脾胃运化功能受损,中焦气机异常,则出现胃胀、恶心呕吐等症状,脾胃运化功能性异常,水湿不运化,则出现腹泻便秘等肠道功能紊乱情况。导师认为,情志相关的功能疾病主要分为肝郁气滞、肝郁脾虚及肝胃郁热三个证型,现将导师治疗这3个证型的功能性胃肠病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


01肝郁气滞证


狄某,女,57岁,退休教师,2015年12月27日初诊。


患者自诉胃胀胃痛2年余,加重伴反酸、烧心1月。刻诊:胃脘胀满胃痛烧灼感,吐酸,烧心,食欲差,两胁不适,平素情绪波动大,时感心情烦躁,常欲与家人争吵,夜寐欠安,易早醒。大便溏结不调,小便尚可,舌质红,苔黄,脉弦数。近两年在多个医院多次做胃镜检查,胃镜检查结果均未见异常,在我院行幽门螺杆菌检查阴性。冯老详询病情后诊断:西医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诊断为痞满肝郁气滞证。导师常说,治病当抓主症,患者为更年期女性,平素心烦易怒,此乃肝郁化火,肝气不疏则日久木旺克土,土气虚弱则中焦运化无力而生痞满,当从调肝开始,治法当以疏肝行气解郁,遂处自拟解郁五花汤:当归12 g,白芍15 g,柴胡12 g,白术12 g,牡丹皮15 g,栀子12 g,合欢花10 g,玫瑰花10 g,代代花10 g,凌霄花10 g,菊花10 g,刺五加12 g。5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2016年1月3日复诊,患者喜笑颜开,诉无胃胀胃痛,无烧心、吐酸,但食欲欠佳,在上方基础上加炒四仙以健脾消食和胃,方药为:当归12 g,白芍15 g,柴胡12 g,白术12 g,牡丹皮15 g,栀子12 g,合欢花10 g,玫瑰花10 g,代代花10 g,凌霄花10 g,菊花10 g,刺五加12 g,炒三楂15 g,炒谷芽15 g,炒麦芽15 g,炒神曲15 g。7剂,水煎服,分温二服。2016年1月11日3诊,患者及家属诉诸症皆愈,遂予以中成药疏肝解郁胶囊后续巩固治疗并嘱患者平素注意调畅情志。随访半年,患者病情稳定,性情温和,家庭关系明显好转。


按:《临症指南医案》指出:“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梁立超调查亦提示FD的危险因素之一就是社会心理异常[1]。对于情志所致的功能性疾病,从肝论治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解郁五花汤以丹栀逍遥散为底方,在此基础上加以合欢花玫瑰花、代代花、凌霄花菊花五种花而命名,其方意实为加大了疏肝、平肝的力度,患者为更年期女性,故佐以刺五加。研究表明,刺五加能镇静安神、调节神经功能,对更年期抑郁症具有很好疗效[2]。全方从平肝、疏肝、柔肝入手,肝喜条达,则脾胃气机升降正常,从疏肝入手以收健脾和胃、消痞除满之功。


02肝郁脾虚证


戴某,男,高三学生,19岁,2015年11月9日初诊。


患者自诉大便不成形3年,大便3-6次/d,每逢受凉或考试情绪紧张时腹痛欲如厕,大便无力,先干后稀,无黏液无脓血,泻后腹痛减。患者诉平素学习压力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夜寐多梦,平素自觉脘腹胀满,情志抑郁,喜嗳气肠鸣气窜明显,排气多,纳可,夜寐欠安。曾在当地医院行大便培养、结肠镜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多次服用思密达等止泻药物,疗效不佳。查其舌质淡,苔薄微腻,脉沉细弦。冯五金教授认为此病西医当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诊断为泄泻之肝郁脾虚证。此乃肝气郁滞,木不疏土,脾虚湿滞所致。治法当以疏肝健脾为主。遂处方:党参15 g,莲子15 g,白术12 g,白芍15 g,山药30 g,五味子6 g,茯苓30 g,石榴皮15 g,合欢花15 g,夜交藤30 g,香附12 g,7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11月16日复诊,患者诉服药后大便稍稀,如厕次数明显减少,日2~3次,无腹胀、无肠鸣气窜,如厕前腹痛不明显,大便无力,效不更方,在原方基础上加上升麻升阳举陷,及安神益智之品远志益智仁。具体用药为:党参15 g,莲子15 g,白术12 g,白芍15 g,山药30 g,五味子6 g,茯苓30 g,石榴皮15 g,合欢花15 g,夜交藤30 g,香附12 g,远志15 g,升麻6 g,益智仁15 g,7剂。1剂/d,早晚分服。2015年11月24日患者复诊,诉服药后大便成形,1~2次/d,大便无力感消失,情绪好转,学习兴趣明显增加,记忆力改善。遂予以阿泰宁及逍遥丸作后续调理,随访一年未复发,高考已被重点大学录取。


按:《金匮要略》云:“见肝之病,知肝传脾”,揭示了肝脾之间的关系。在生活压力逐步增加的现实生活中,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重要因素是肝郁脾虚[3]。患者为高三学生,学习压力大,情绪易紧张,肝气不舒,则木不疏土,脾气虚弱,脾虚则湿滞。方中山药白术党参均为益气健脾之品,茯苓能健脾渗湿止泻,莲子能补脾止泻,养心安神,白芍白术相配,能缓急止痛,亦能培土泻木。五味子石榴皮涩肠止泻,合欢花夜交藤能解郁安神,配合香附理气疏肝解郁,纵观全方,在健脾药物的基础上配合涩肠及疏肝之品,一补一收一疏泄,行气而不伤正,补益而不壅滞,共收疏肝健脾以达止泻之功。患者复诊诉大便无力,在原方基础上加升麻予以升阳举陷,考虑患者为高三学生,脑力活动增加,记忆力下降,夜寐欠佳,遂加远志益智仁安神益智,故能促进学习,增强记忆。


03肝胃郁热证


戴某,女,35岁,2015年9月17日初诊,主诉:胸骨后不适20天。刻诊:胸骨后不适,烧心,反酸,口干,口苦,咽喉异物感,心烦,大便可,小便黄,舌红苔黄脉弦。查上消化道造影正常。西医诊断为:功能性烧心,中医可归属于嘈杂,为肝胃郁热证,治法当以疏肝泄热和胃。处方:柴胡15 g,吴茱萸3 g,乌贼骨10 g,白芍15 g,郁金10 g,枳实10 g,姜半夏15 g,黄连10 g。7剂,水煎服,1剂/d,分早晚两次服用。2015年9月25日复诊,患者诉诸症悉除。冯老曰:此病无器质性病变,乃情志因素所致,平素注意调节情绪为方中之上方,无须长期服药,后期随访2月未见复发。


按:导师常言,中医治病首当重整体观,把握脏腑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抓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犹如开关,找到开关则所有问题可迎刃而解,临床上患者情志不佳多次求诊从胃论治无效者当从治肝入手,往往能达到药到病除之意想不到的奇效。《沈氏尊生书·胃痛》言:“治肝可以安胃”。但清泻肝热的药物多苦寒,苦寒之药常有伤阳之弊,又有郁结不开之虑,故不可久用多用,时常须佐少量温热之药,寒温并施。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忽视心理因素对患者病情的影响。西医治病,中医治人,对于情志、心理因素而致的疾病,从肝论治或者在治疗的药物上加上疏肝的药物,同时配合对患者的安慰和开导、对环境进行调适等综合措施,人体气机顺畅,气血得以调和则疾病痊愈,这是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之经验之谈。


参考文献


[1] 梁立超.功能性消化不良44例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04,11(6):721.


[2] 项丽,解艳嫣.刺五加注射液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4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7):2265.


[3] 刘果,王新月.王新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J]. 中医杂志,2010,51(1):23-24.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发表于《中医药导报》新媒体平台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