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片形态
拼音
Méi Gui Huā
别名
徘徊花(《群芳诺》),笔头花、湖花(《浙江中药手册》),刺玫花(《河北药材》)。
来源及植物形态
采制
功能主治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内服:煎汤,3~6g;浸酒或熬膏。
注意:《本草纲目拾遗•卷七•花部》云:“其花色紫,入药用花瓣,勿见火。”
各家论述
1.姚可成《食物本草》:"主利肺脾,益肝胆,辟邪恶之气,食之芳香甘美,令人神爽。"
2.《药性考》:"行血破积,损伤瘀痛,浸酒饮。"
3.《纲目拾遗》:"和血,行血,理气。治风痹。"
4.《本草再新》:"舒肝胆之郁气,健脾降火。治腹中冷痛,胃脘积寒,兼能破血。"
5.《本草正义》:玫瑰花,香气最浓,清而不浊,和而不猛,柔肝醒胃,流气活血,宣通窒滞而绝无辛温刚燥之弊,断推气分药之中、最有捷效而最为驯良者,芳香诸品,殆无其匹。
6.《随息居饮食谱》:"调中活血,舒郁结,辟秽,和肝。酿酒可消乳癖。"
7.《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月经过多,赤白带下及一般肠炎下痢等。"
8.《山东中药》:"治盱胃气痛,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泄泻,口舌糜破,吐血,噤口痢。"
张小燕:赵炳南凉血五花汤辨治红斑类皮肤病概述
赵炳南先生是中医皮外科的开拓者,建立了以气血津液为基础的皮损辨证体系,并创制出系列内服外治经验方。凉血五花汤作为赵老凉血系列的代表方剂之一,常用于红斑类皮肤病的治疗,疗效确切,尤以治疗发生于人体上部或...


求道
畅读VIP

433

0
花类中药治疗脾胃病验案二则
双花胃灵汤基本方组成:玫瑰花10g,梅花10g,党参20g,炒白术10g,炒白芍10g,海螵蛸10g,白及10g,醋延胡索10g,炙甘草3g。案1陈某,女,40岁。2014年5月3日初诊。腹胀不舒2年...


求道
畅读VIP

331

0
刘启泉:运用花类药治疗慢性胃炎
在临床中花类药物是指药用部位为花、花序、花蕾或者花的一部分的中药。花类本草本身气味芬芳,质轻,花瓣嫩,多汁,不燥。刘启泉依据前人经验,结合临床实际,发现花类药具有解表祛寒疏肝,清热理气活血,健脾和胃消...


求道
畅读VIP

670

0
萧龙友治麻痹心痛善用人参、玫瑰
一老妪,患胸痹心痛,常摇头,有风木肝象,萧龙友先生嘱用人参汤泡玫瑰花代茶频服。玫瑰选用含苞未放者,7~10朵即可。玫瑰行血活血,疏肝止痛,与人参一气一血,搭配得当,用后效果很好。斯方常用,普遍收效。学...


求道
畅读VIP

457

0
马有度:行气活血玫瑰花
玫瑰花,色泽艳丽,婀娜多姿,最逗人喜爱。花色多为红色,所以人称“红玫瑰”。玫瑰的枝条带刺,稍不留意,常被刺伤,所以又称“刺玫瑰”。美艳而又带刺,就成为玫瑰的两大特点,正如咏瑰诗歌所吟:“常在岩畔披霞光...

四君人参

409

0
玫瑰花是治疗妇人肝血瘀滞之首选药(班秀文)
玫瑰花属庭院培植之花,除有观赏价值外,尚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该药药性温和,以疏以升为主,能疏升肝、胆、脾、肺之气,为养心肝血脉之药,并非攻伐之剂。因其药性平和,温而不燥,疏不伤阴,适合妇人柔弱之体,血脉...


白术
签约讲师

452

0
查看更多
最新资源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