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头痛呕吐和不寐治验各一例

四君人参

浏览:457

时间:2020-08-30

患者朗吉拉姆,女性,51岁,已婚,藏族 ,那曲嘉黎县人,牧民,因“头痛恶心呕吐1月”为主诉收入我科。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头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伴有头晕,左耳内疼痛,无耳鸣,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液体混杂,并感乏力、纳差、发热(具体未测),无心慌胸闷,无视物旋转,无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障碍,无咳嗽咳痰,患者于12月5日(入院前4天)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住院治疗,诊断为“侧颅底沟通性肿瘤、脑脓肿、左侧周围性面瘫”,拟行手术治疗,患者放弃手术,于12月8日出院,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收住院。


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差,饮食及睡眠欠佳,大便3-4天一次,无黑便,小便量少,体重下降明显(具体不详)。既往有左侧面神经麻痹史8年,未规律诊治。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无手术及外伤史,输氨基酸液时头痛加重,末次月经43岁。已婚,爱人体健,育有2子,均体健。入院后查体: T:36.0℃;P:78次/分;R:19次/分;BP:130/80mmHg,轮椅推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体型消瘦,精神差,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存在,左侧额纹消失,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右偏,张口困难,伸舌居中,咽部充血,左侧耳后皮肤溃烂,无脓液流出,颈软、无抵抗,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部凹陷,剑突下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移动性浊音(-),四肢肌力可,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2014-12-5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检查结果(1.头部核磁共振:侧颅底沟通性肿瘤、脑脓肿、左侧周围性面瘫2.胸片:未见确切异常3.血常规:红细胞:4.91x10*12/L,血红蛋白:137g/L,红细胞压积:0.4,血小板:253x10*9/L,白细胞:8.88x10*9/L,O型RH阳性,凝血全套未见异常,乙肝五项、梅毒、丙肝、HIV均阴性,肝功:白蛋白38.7g/L,血糖:5.27mmol/L,BUN:2.1mmol/L,CREA:43umol/L,尿酸:85umol/L,血脂未见异常,电解质:钠:134.8mmol/L,钾:3.66mmol/L,氯:93.4mmol/L)。


初步诊断: 1.侧颅底沟通性肿瘤 2.脑脓肿 3.左侧周围性面瘫 4.慢性胃炎


入院后我院给予美罗培南、奥硝唑注射液抗感染,并间断输注白蛋白、脂肪乳加强营养支持治疗。病人截止12月17日,头痛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改善,后又感咽喉部疼痛不适,且始终精神较差,入厕时需家人扶持,左侧头、耳内疼痛不能缓解,大便1周未解。 遂给予配合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症见:患者体型瘦羸,精神极差,动则气不足以息,左侧头痛、左耳内疼痛,口角歪斜,舌质红而瘦小,舌上无苔,脉细软,此病人发病1月,开始以头痛呕吐为主,虽经治疗,症状有好转,但现表现为一派气阴两虚症候,故以百合固金汤加味治疗,百合20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玄参15克、川贝10克、桔梗10、麦冬15克、当归10克、西洋参10克、火麻仁 20克、炙甘草6克。 10剂,每剂煎成3包(每包量约200ml),每天3次,每次1包。再配以六神丸10粒,每天服3次。


病人上述药物服完,大便通,精神明显好转,咽喉部疼痛头痛明显好转,唯感左侧耳内疼痛缓解不明显。目前治疗有效,舌脉同前。治疗以香贝养荣汤加味治疗,西洋参10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熟地黄15克、当归15克、白芍15克、川芎6克、浙贝母10克、桔梗10克、香附10克、玄参1克5、麦冬15克、火麻仁20克、炙甘草6克。15剂,每天3次,每次服用1包


病人服药后症状明显改善,精神较好,食欲较好,大便1-2天1次,睡眠较好,唯有耳内疼痛,但较轻微,予第二次处方带药出院,嘱不适门诊随诊。




这是一个不寐、汗证的患者,病历书写用西医的模式写出,患者 阿旺仁青,男,56岁,藏族,那曲县人,退休职工,因“睡眠差3天”为主诉收入我科。


患者于3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差,伴夜间出汗多,无头痛、头晕,无胸闷、气短,无寒战高热,无夜间阵发性困难,无肢体活动障碍,无腹痛腹泻,未治疗,今来我院求诊,门诊以植物神经紊乱收住院。自发病以来,神志清、精神可,饮食欠佳,睡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既往10年前患中耳炎鼻窦炎。1年前右侧大腿骨折,行手术治疗。否认高血压病及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无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有吸烟史15年,3包/天,偶有饮酒,已婚,育有2女,无烟酒史。


查体:T:36.7℃ P:98次/分 R:20次/分 BP:150/100mmHg,精神可,步入病房,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唇稍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范围无大,心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无水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后辅助检查提示肝功能轻度异常之外,胸片、甲功五项、血常规、血沉、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未见异常。


初步诊断:植物神经紊乱?这个病人入院后西医只有给予艾司唑仑等药物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又口服安神补脑液,也无效,静脉滴注改善循环的药物,保肝药物,但失眠、出汗仍有,遂给予中医药治疗,病人失眠,每晚只能入睡3小时左右,伴上半身出汗,尤以胸背部、手心出汗较多,舌苔薄黄,脉弦 ,给予酸枣仁汤温胆汤加味治疗,处方为:酸枣仁30克、知母10克、川芎9克、茯神15克、炙甘草6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枳实10克、竹茹10克、黄连6克、龙骨30克、牡蛎30克,嘱病人服药7剂,以观疗效。


病人服药3天后,睡眠明显改善,每晚能入睡5-6小时,出汗稍有好转。但病人因期间感冒后出汗又复作,舌苔仍薄黄,予柴芍龙牡汤加味治疗,处方:柴胡 15 克、白芍24克、龙骨24克、牡蛎24克、茯苓15克、玉竹12克、浮小麦30克、枣仁30克、炙甘草6克、夜交藤30克、合欢皮10克


病人服药1周,症状出汗明显好转。 后带柴芍龙牡汤1周量出院。 2周后随访,药服完后症状未在发作。


关联词条:

  • # 头痛
  • # 呕吐
  • # 失眠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田丰辉,来源论坛原创文稿,由四君摘选编辑。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