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温胆汤类方的方证及加减规律

白术

签约讲师

浏览:655

时间:2020-10-03

纵观温胆汤类方23方所治病证,计有心烦14次、失眠13次、心悸易惊12次、呕恶8次、胸闷5次、眩晕4次、梦寐不祥4次、吐痰涎3次、自汗3次、浮肿3次、短气3次、倦乏2次、痫证2次、错语失神及发狂2次、喜凉饮2次出现于方证中,其余喘满、身热、遗精、唇红、尿赤、苔黄腻均为单次出现。本方证的病机阐述,提及胆虚的有3方,提及痰热或痰火的有3方,提及胃热的有2方,至于心肝两虚心脏虚损气血不足气郁均为单独出现。结合临床来看,温胆汤方证的关键症状为心烦失眠心悸易惊,至于舌苔,方证中虽只有1方提及“苔黄腻”,但明确提出“痰涎者苔必腻”,23方中论及痰涎的有11方,故应以舌苔黄腻或不甚黄而腻为必见症病机胆虚痰热为当;病种涉及内、外、妇、儿各科。


温胆汤类方23方,均是以《集验》“温胆汤”发展完善而成的《三因》卷九“温胆汤”为基本组成,即在《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橘皮竹茹汤的基础上进行增减而成。在后世新加药物中,人参12次、酸枣仁10次、黄连9次、远志9次、麦门冬6次、五味子4次、香附3次、辰砂3次、熟地3次、柴胡2次、乌梅2次出现,其余当归、炒栀子竹沥芦根、灯心、菖蒲、白芍白术川芎均为单次出现。


从古人的应用经验结合临床来看,温胆汤的临证加味,应首选人参酸枣仁黄连远志、麦门冬,必要时可减去性凉的竹茹。其中加人参及麦门冬、五味子的适应证为大病后,或病延日久,或汗、吐、下后,或伤寒多日热不退,或恍惚,或梦寐不祥,或筋惕肉瞤,或失精,或短气倦乏,或自汗,饮食无味,总之有气阴不足表现者;加黄连的适应证为心中烦热较甚,甚至手足躁扰,舌苔黄腻,喜凉饮,或见心下痞,欲呕,或食入即吐,呕吐酸涎,身热唇红,小便赤色,或伤暑汗不出,身无大热者,并可益以清心利水的灯心;失眠明显者,加酸枣仁远志五味子,亦可用于小儿惊悸顽痰;小儿伤寒夹惊者,加钩藤;痰气火并结于中焦,眩晕干呕作酸,腹痛便秘者,加天麻苏子厚朴黄芩;证属肝郁生痰变生诸证者,加柴胡香附麦冬桔梗;痰热伤阴或体瘦多火者,加山栀、生地当归白芍乌梅;痰火作祟,以致错语、发狂者,加黄连、炒山栀、石菖蒲竹沥、辰砂、酸枣仁;若用其它方重剂清泻痰火后,以本方善后巩固者,加党参熟地酸枣仁远志;妊娠恶阻因于胃热者,加黄连黄芩、麦门冬、芦根


Ref:石历闻.温胆汤类方的源流、方证及加减规律探讨[J].江苏中医,2001 (01): 33-34.


关联词条:

  • # 温胆汤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