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朱良春:白芥子利气豁痰、搜剔内外

四君人参

浏览:345

时间:2020-09-11


白芥子辛温,味厚气锐,内而逐寒痰水饮,宽利胸膈,用于咳嗽气喘,痰多不利,胸胁咯唾引痛;外而走经络,消痰结,止痹痛,除麻木。诚如《本草经疏》说: “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朱老指出:“白芥子含有脂肪油、白芥子甙、杏仁酶等成分,除作为祛痰平喘咳之剂(如三子养亲汤)外,对机体组织中不正常的渗出物之吸收,尤有殊功。”早年,朱老用白芥子、甘遂大戟组成的古方控涎丹(又名子龙丸)治疗慢性淋巴腺炎、湿性胸膜炎、胸水、腹水气管炎肺炎痰涎壅盛者,以及瘰疬流注等,有较好疗效,曾撰文刊载于《上海中医杂志》1956年第8期(此文已收入199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医学微言》一书)。近二十余年,又用白芥子为主药,治疗各种结节病,取得成功。足证吾师对白芥子一药,知之甚深,此即前人所谓“屡用达药”也。


(1)渗出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多为结核性,也有由风湿病、红斑狼疮等其他疾病引起者。以胸腔积液,伴见发热、胸胁胀闷、咳嗽、气急、咯唾引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与中医文献中的“悬饮”近似。朱老对此病常用控涎丹配合对症汤剂,每收捷效。其方用甘遂(去心制)、大戟(煮透去骨晒于)、白芥子(炒)各等分,研极细末,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2~3克,每日1次。服后当畅泻稀水,如服后隔半日仍未泄下者,可加服1次。剧泻者,则下次服药可酌减其量。虚弱者慎用,孕妇禁用。


[病案举例]


徐x,男,32岁,工人。发热胸痛、咳逆气促,已历两周,经X线透视确诊为左侧渗出性胸膜炎,经用抗生素尚朱控制。体温38.5℃,脉弦数(每分钟102次)。听诊左肺中野以下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此悬饮也。当予肃肺蠲饮,以平咳逆。

控涎丹3克X3包,每日服1包。

桑白皮、炙僵蚕车前子各10克,甜葶苈12克,杏、苡仁各15克,鱼腥草、金养麦各30克,甘草4克。3剂,每日1剂。

药后每日泄泻二三次,气逆显减,胸痛亦缓,热势顿挫,此佳象也,控涎丹2克.每间日服1包,汤方续服3剂。

三诊:症情平稳,B超检查已无胸水。调理而安。


控涎丹十枣汤之变方,方中甘遂大戟为逐水峻剂,而白芥子有搜剔停痰伏饮之长,如朱丹溪说:“痰在胁下及皮里膜外,非白芥子莫能达,古方控涎丹用白芥子,正此义也。”张介宾说:“白芥子消痰癖疟痞,除胀满极速。”本方不及十枣汤之猛峻,用量又较小,而其功用不在十枣汤之下,故临床运用的机会较之十枣汤为多。应当指出:控涎丹对促进湿性胸膜炎的吸收虽有捷效,但不能以之代替中西药物的抗结核治疗,请予注意。


(2)结节病


结节病是一种原因不明,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的非干酪性上皮样慢性肉芽病变,可发生在淋巴结、肺、肝、脾、眼、皮肤等处。朱老在实践中体会到:此当属中医学中的“痰核”、“痰注”范畴,如朱丹溪说:“人身中有结核,不痛不红,不作脓,痰注也。”故其治疗,当以化痰软坚散结为主,常用白芥子、生半夏、紫背天葵、僵蚕、苡仁、海藻昆布夏枯草、生牡蛎葎草等;夹瘀者加赤芍、炮山甲、当归、地鳖虫、蜂房;夹气滞者加青陈皮姜黄;阴虚者加麦冬天冬百合、功劳叶;肾阳虚者加鹿角、仙灵脾、熟地、巴戟。此病病程较长,非短时期内所能见功,故医者患者,均须识“坚持”二字。


[病案举例]

李X,女,46岁,工人。近年来,周身出现皮下结节,有时呈对称、串珠状,逐步增多,已达一百多枚,推之可移,按之坚硬,皮色不变,无特殊疼痛。病理切片证实病变属于肉芽肿性质的病损,诊为结节病(病理切片号:765044)。已服中药一百余剂罔效。苔薄,脉缓。综合证情,属痰注无疑,予化痰软坚之品以消息之。

炒白芥子10克,生半夏6克,炙僵蚕、制海藻昆布、紫背天葵、夏枯草各12克,生姜2片,生牡蛎30克(先煎),红枣5枚,6剂。

二诊:药后自觉乏力,有时口干,苔薄白少津,脉象细软,有气阴两伤之症。上方加入益气养阴之品。原方加党参麦冬各10克,炙黄芪12克,10剂。

三诊:痰核稍有缩小,仍感神疲乏力,口微干,苔薄,质微红,脉象细软。效不更方,继进之。上方再加蜂房、地鳖虫、石斛各10克,5剂。

四诊:腿部结节缩小,其质已软,余未续见增多。右肩关节酸痛,艰于高举,曾诊为“冻结肩”。舌质衬紫,脉细。此乃痰瘀凝聚,而成结节,导致经脉痹阻,关节不利。仍宗前法,以丸剂继进之。白芥子、紫背天葵、僵蚕蜂房、地鳖虫、生黄芪各120克,仙灵脾、当归石斛、炮山甲各100克,鹿角霜80克,生半夏陈皮各60克,甘草30克,共研极细末,另用制海藻昆布各240克,煎浓汁,加蜂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早晚各服8克,食后服。因制丸尚需时日,仍续服汤剂。

五诊:服药表停,两腿结节消失,腰部结节逐渐缩小。苔薄、质微虹,脉细弦。

以丸剂缓图之。5个月后随访;全身结节消失,病已痊愈。


(3)痹证


《开宝本草》谓白芥子主“湿痹不仁……骨节疼痛”, 《本草纲目》亦谓白芥子可治“痹木脚气,筋骨腰节诸痛”。朱老认为:久痹疼痛,未有不因停痰留瘀阻于经隧者,因此所谓治“骨节疼痛”、“不仁”云云,皆指其辛散温通,人经络,搜剔痰结之功。故常在痹证方中加用白芥子一药。如与姜黄、制南星、桂枝蜂房赤芍海桐皮淫羊藿鹿角、制附片、当归相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与生熟地淫羊藿鹿角麻黄桂枝、制川草乌乌梢蛇、炮山甲、骨碎补续断、灵仙、木瓜等相伍,配吞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慢性腰腿痛,疗效均较为满意。


朱老用白芥子,一般为10~15克(汤剂),最大量用至18克.无任何不良反应。阴虚火旺或无痰温水饮者忌用。


[何绍奇整理]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