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高辉远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治经验

求道

浏览:164

时间:2025-03-15

新感引动伏痰、当先祛痰宣肺
肺位于胸中、为五脏华盖又为娇脏性喜清肃、外皮毛最易感受外邪袭。《内经》病机十九条“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膹为气上逆而喘、郁为闭塞。高氏认为慢性支气管炎有反复咳、痰、喘,尤以痰潜伏肺家是其发病基础。由于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气候稍变或寒冷,乘虚袭人之客邪,肺又首当其冲,新感引动伏痰如此内外合邪郁遏太阴,咳喘之痰因此诱发或转甚者屡见不鲜。故其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痰多、气喘或有发热恶寒临证必须根据痰之色、质、苔、脉等辨其寒热。寒痰宜温化、热痰宜清化。但治疗大法总不离乎祛痰宣肺,此时大忌敛肺止咳,以防闭门留寇。若是年老素体亏虚者、因其脏腑痿瘁,故宣肺不可太过以免损伤正气临证投剂当注意及此。
高氏认为临证不论何种咳嗽咯痰只要是恶寒发热咳嗽清涕痰白面稀苔薄或白腻脉浮或浮紧,便是寒痰阻肺的证候,宜鞠通杏苏散主之。方中苏叶发散风寒前胡宣肺化痰,杏仁桔梗枳壳以理肺降气法夏、陈皮茯苓以化痰理气,甘草调和诸药、姜、枣以和营卫使其表解痰化、肺畅气调,诸证可愈。若体素气虚、客伤风寒,内有痰饮咳嗽痰多,头痛鼻塞胸膈满闷,苔白脉浮而虚者,可与参苏饮以补气化痰。长期伏痰必从热化,症如咳嗽气急,咯痰黄稠,胸膈满闷,口苦口干、舌红苔黄脉滑数等。清热化痰之方以清气化痰丸温胆汤化裁最为合拍。若胸满痰阻,咳嗽吐痰腥臭,可与千金苇茎汤桔梗桑白皮前胡,以取疏泄,导邪外出,病易解也。
正虚邪恋缠绵,法宜标本兼施
性支气管炎,病情既不能缓解痊愈,又未表现急性发作状态,然始终纠缠不愈者,此为慢性迁延期属正虚邪恋之证。临床可见外邪客肺和痰浊壅肺的标实证,又有肺脾肾不足的本虚证正如《内经》所云“肺不伤不咳,脾不伤不久咳,肾不伤不喘”。因久咳伤肺,肺主气,气则藩篱不固,卫气不能抗御外邪,久之脾气亦虚,脾虚生湿,湿盛生痰,痰气上逆,致肺失宣降,则咳嗽痰多,故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如此久咳不已,终必及肾,肾虚则气不受纳,气喘不接,或肾阴不足,内热灼津生痰,此乃慢性支气管炎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高氏认为,久罹慢性支气管炎卫气弱,患者不任风寒,极易感邪,其证咳嗽有痰兼喘,咳声低弱,痰白清稀,自汗恶风,易于感冒,身倦懒言,舌淡、苔薄白,脉虚弱等,此多为肺虚痰恋之证,宜用玉屏风散补肺汤化裁。方取生黄芪太子参补肺益气固表,以白术茯苓健脾利湿,补土以生肺金,法半夏辛温辛燥,功能燥湿化痰,橘红理气化痰,使气顺则痰降,气化则痰亦化,防风走表而祛风邪,五味子收敛耗伤之肺气,桑白皮紫菀杏仁顺降肺气,以复其清肃之权。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气机升降之枢。肺气不足之因脾土亏虚者不为少见,故补益肺气而收效不显者可从脾土求之。证如咳嗽痰多,痰白粘稠,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脉沉滑,其病机为脾痰滞。高氏主张益气健脾,止咳化痰之法,六君子汤合二陈、三子养亲汤化裁。方取太子参茯苓白术山药、炙甘草健脾益气,以化痰湿半夏苏子陈皮杏仁降气化痰止咳莱菔子神曲醒脾开胃,消食化痰。兼寒者加少量干姜,与官桂同用,既可温中散寒,又有少火生气”之用。其量宜轻勿重,缓缓调治。
肾为水脏,主藏精,故滋水润金为肺阴不足常用之法,特别于慢性支气管炎者尤宜。其证为咳嗽气急,水泛为痰,动则转甚,腰酸腿软,潮热盗汗等症,高氏主张宜麦味地黄丸合太子参天冬沙参治之,甘寒滋阴,肺肾同治。俾金水相生,互滋互充,于证惬当。若肾气上逆而咳痰喘,上盛下虚,其症痰涎壅盛,胸膈噎塞,苏子降气汤。方中沉香肉桂统纳肾气。肺气亏虚因肾阳失煦,徒温补肺气,补益中气不效者,当温肾纳气,其证多为咳发喘促,动则为甚,腰酸腿软尿频多,头晕耳鸣,身寒肢冷,气短语怯,舌淡胖,苔白滑润,脉沉细。方宜右归丸化裁方中以附子肉桂温补肾阳熟地山药、山萸肉、枸杞子滋补肾阴,以阴引阳,杜仲强肾益精,五味子、胡桃肉补肾润肺,又能摄纳气。气虚喘盛加人参补骨脂补气助肾纳气。肾阳不足,温化无权,水湿上注为痰,咯痰量多而稀薄者,加法半夏陈皮苏子等,药出人其间,标本兼顾,效更显著。

病缓标实已平,重在扶正固本
慢性支气管炎病人经过治疗或自然缓解,临床表现无明显症状,或有轻微咳嗽,咯痰,或稍有气喘,精神欠佳,面色少华,食纳欠馨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等,均属临床缓解期阶段。高氏认为,此时病情暂趋于相对平稳状态,但机体抗病能力差其病变尚未清除,容易复感外邪,而使病症复发或加重。因此,必须重视缓解期患者的治疗。正如朱丹溪所云久喘之症,未发宜扶正为主,已发以攻邪为主。”可见前贤早就注意到了缓解期治疗的重要意义。慢性支气管炎缓解期以本虚为主,标证不突出,故治疗上主要针对其虚多实少的病机,缓则治其本,以扶正固本为要,以促进机体损脏器逐渐复原,提高自身抗病能力。高氏主张采用扶正固本,培补肺脾肾,改善此三脏功能为重点,临证多以保元汤玉屏风散六君子汤人参胡桃汤方剂为基础方化裁变通治之。方中以人参益气,黄芪固表,甘草和中,肉桂助阳,配合为用,相得益彰。其中参、芪得桂之引导,则益气之功更著,桂得草之和平,则温阳而调理气血。前人尝谓气虚久咳不愈,诸药不效者,惟有益脾补肾。此方用人参、芪、草补中益气,恢复脾胃之功,配以肉桂温下焦元阳,两顾脾肾,所以能治真元不足,阳气偏虚之喘证。另外合益气、固表、止汗之玉屏风散治肺气虚弱之喘哮,再合益气、补脾、化痰之六君子汤治脾气不足之咳喘,更合补气、益肾、定喘之人参胡桃汤治肾不纳气之喘甚,均为温补元气之举,使气充体壮,而虚损自复,纵有外邪,也不致作喘。
根据中医学“冬病夏治”的理论,在临床观察到夏季伏天使用益气健脾温肾之剂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用此治疗,冬季发病明显减轻,而且容易控制。高氏对有些患者在缓解期及平时亦喜以中成药调治,气虚者可用六君子丸、补中益气丸,肾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或用平补阴阳河车大造丸以扶正固本,缓缓图功之意加之服药量少,不碍脾胃,对机体康复极为有利,常可取效。
此外,本病患者平日应注意防止感冒,适寒温,调饮食,戒姻酒,忌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还应保持情绪稳定,坚持规律和合理的生活起居,参加适当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慢跑以及气功等,以增强体质,这对于控制本病的复发和发展都有益处。

关联词条:

  • # 高辉远
  • # 气管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呼吸病/吴艳华等主编.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专科专病名医临证经验丛书)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