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晁恩祥教授辨治过敏性鼻炎经验

求道

浏览:531

时间:2022-08-20

⊙作者:罗亚锋,张洪春 ⊙编辑:小余


晁恩祥教授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呼吸)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在临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风论治”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


晁恩祥教授是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内科(呼吸)首席专家,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中医内科肺系病的牵头人,全国第三、第四批老中医继承人工作指导教师,1993 年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晁教授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在临证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从风论治”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慢性咳嗽等疾病,并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晁教授“从风论治”的学术思想,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从2009 年始,笔者有幸跟随晁教授出诊,深感晁教授运用“从风论治”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疗效显著,故简述如下,供同道参考。


1 病因病机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是临床常见的顽症之一。现代医学对本病的治疗常应用抗组胺类药物、肥大细胞稳定剂、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远期疗效并不理想。过敏性鼻炎中医古代文献中就有记载,类似于“鼻鼽”范畴。历代医家均对该病病因均有论述,概括起来主要是3 条,因寒、因热及体虚。


晁教授认为“风邪”是过敏性鼻炎的主要因素,“风为百病之长”,过敏性鼻炎临床或见偏寒偏热之不同,但总不离风邪为患。临床根据患者表现,分为风邪挟热及风邪挟寒,而寒热不显者,即“风”为主者。其病机主要是风邪犯肺,肺气失宣,鼻窍不通,治疗以疏风为主,根据寒热之偏重分别侧重于辛温、辛平、辛凉主之。


过敏性鼻炎症状及兼症均很多,晁教授治疗对主证及兼证均很重视。过敏性鼻炎症状多以鼻塞、流涕及打喷嚏为主。兼症纷繁复杂,有兼咽痒者,兼痰多者,兼胸闷、呼吸不畅者,兼鼻痒鼻干咽干者,兼畏寒怕冷者,兼口干口苦者,兼皮肤起疹者,兼汗多者。


2 治疗原则与用药特点


2.1 治疗原则 治疗以疏风宣肺,通窍利咽为主。同时晁教授重视兼症的治疗,根据患者兼症不同,以疏风宣肺为主,兼用治疗兼症药物,治疗每有良效。


2.2 用药特点 晁教授认为,风证者当“辛散主治”,故以苍耳子散为主方,取其疏风、通利鼻窍之效。并在临床实践中形成了其主症、兼症之用药特点。


主症用药:鼻塞多用辛夷苍耳子以通鼻窍。流涕打喷嚏以祛风为主,偏寒用荆芥防风白芷、炙麻黄、紫苏、桂枝,用桂枝时多与白芍相须为用,取其调和营卫之意;偏热多用菊花薄荷蝉蜕金银花黄芩鱼腥草,祛风热,利头目;寒热不显者用白芍乌梅五味子敛肺。


兼症用药:兼咽痒用苏子紫菀杏仁蝉蜕桔梗蝉蜕牛蒡子缓急利咽。兼痰多偏热加炙枇杷叶鱼腥草浙贝母金荞麦根、知母竹茹;偏寒加莱菔子、白芥子、姜半夏瓜蒌。兼胸闷、呼吸不畅加全瓜蒌薤白葛根石菖蒲。兼鼻痒者加蝉蜕牛蒡子、苏叶、白僵蚕祛风止痒。兼咽干鼻干者,分为热邪内蕴及阴虚失润,清热用黄芩鱼腥草栀子桑白皮山豆根,阴虚用麦门冬、太子参五味子木蝴蝶、锦灯笼、射干畏寒怕冷用羌活独活、制附子片、干姜细辛。兼口干口苦者,辨证为阴虚者加知母、麦门冬、五味子太子参玄参,辨证为肝经有热用龙胆草、黄芩、炒栀子柴胡。兼皮肤起疹者加地肤子浮萍蛇床子。兼汗多者加煅牡蛎麻黄根浮小麦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18 岁,学生,主诉2010 年7 月20 日因流涕、喷嚏1 年来诊。患者1 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流涕、打喷嚏,晨起明显,平时流涕,鼻塞不明显,畏冷风,时有咳嗽,咽痒,不喘,纳可,大便干,排出不畅,有时服泻药治疗,唇红,曾使用抗过敏及鼻喷剂治疗,现西药控制不佳。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西医诊断:过敏性鼻炎。晁教授辨为风邪外受,鼻窍失畅,治以疏风宣肺、缓急通窍,方用荆芥10 g,防风10 g,辛夷10 g,苍耳子10 g,桂枝10 g,牛蒡子10 g,紫苏10 g,石菖蒲10 g,五味子10 g,射干10 g,蝉蜕8 g,大黄3 g,厚朴10 g,枳实10 g,生甘草10 g,15 剂,水煎,每日1 剂,分2 次服。嘱:避风寒,调情志,忌生冷、油腻、辛辣及发物,慎起居。


2010 年07 月27 日二诊。服上药后仍流涕,以清涕为主,喷嚏,晨起明显,每日流涕不止,每日用餐巾纸几十张,无鼻塞,无咽痒,口干,咽干,不咳嗽,纳食可,睡眠可,大便干,欲排便排不出,而且有排不尽感,舌质尖红苔黄,脉弦。处方:仍拟上方加大黄6 g,延胡索粉3 g,去桂枝五味子。15 剂。


2010 年08 月27 日三诊。家属代诉症状减轻,流涕明显减少,但有时发作,大便干已缓解,但有大便排不尽感,近日来咽痒,言多时明显,少量浊涕,纳少,小便调。仍以疏风宣肺、清咽利窍为法,处方:荆芥10 g,防风10 g,辛夷10 g,紫苏10 g,蝉蜕8 g,牛蒡子10 g,锦灯笼10 g,北豆根6 g,桔梗10 g,金银花10 g,玄参10 g,生甘草8 g,15 剂。随访患者服药后症状已不明显。

关联词条:

  • # 晁恩祥
  • # 过敏性鼻炎
  •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天津中医药》2013年,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2014)编校发表]

    发布评论:

    字体
    字号
    元素路径:
    字数统计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