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详细内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十:比金丸

处方

滑石 腻粉(研)各450克 青黛(研)75克 天南星(炮)375克 巴豆700个(去皮取霜)

制法

上为细末,以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主小儿惊风,身热,喘粗涎嗽,心悸颊赤,大小便不利,夜卧不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温水下。如急惊风头热足冷,口噤面青,筋脉抽掣,上膈顽涎,加服1~2丸。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比金丸

处方

郁金(雪水煮令透,切,曝干)30克 紫石英 白石英 白茯苓(去黑皮)水银各7.5克 黑铅3.7克(与水银同结沙子)甘草(生锉)7.5克 龙脑3.7克

制法

上八味,除沙子外,捣研为末,用黄牛胆汁和丸,如弹子大。

功能主治

主邪热上攻,鼻衄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煎甘草汤放冷磨下。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比金丸

处方

天南星(炮)全蝎(去毒,微炒)白花蛇(酒浸一宿,去皮、骨,取肉,焙干)草乌头(烧灰存性)麝香(研)各15克 蜈蚣1条(蘸酒炙热)乳香(别研)朱砂(别研)各7.5克。

制法

上药为细末,酒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微捏扁。

功能主治

主小儿惊风,手足瘈疭,目睛上视,头颈强直,牙关紧急,口吐涎沫,及吐泻昏困,遂成脾风。

用法用量

每服1丸,薄荷汤浸,少时化下;阴痫,生姜汤化下。周晬儿,服2丸。不拘时候。

摘录
杨氏家藏方》卷十七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比金丸

处方

没药(研)1钱,五灵脂(研)半两,皂荚(不蛀者,去皮子,酥炙,捣末)3钱,白丁香(雄者,研)1钱半,硇砂(研)1钱半,乳香(研)1钱半,巴豆10粒(去皮心膜,不出油,烂研)。

制法

上为细末,用大枣10个(去核),刮巴豆膏入枣内,线缠了,慢火炙熟,去线捣烂,与前项药末合匀,和捣成剂,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利胸膈,除积滞。主久积伏滞成块。妇人血癖血块,及产后败血不行,儿枕刺痛,小儿奶癖。

用法用量

大人腑实者5丸,虚者3丸;小儿芥子大,一岁3丸,5-7岁以上7丸,十岁以上10丸。取积,用烧皂子浓煎汤放冷送下;利胸脯,用枣1个,烂嚼裹药干咽,不得嚼药,并临卧服,急患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七十二


其他同名方

《准绳·幼科》卷二:比金丸

处方

南星4钱,半夏4钱(为末,并以生姜汁和作饼子,晒干),真珠(新白者)2钱,巴豆(去油净)1钱,朱砂4钱,轻粉0.5钱,麝香0.5钱,真郁金末3钱。

制法

上各为末,和匀,飞罗面打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儿风热丹毒,急慢哑惊。

用法用量

每一岁儿1丸,灯心汤送下。

摘录
《准绳·幼科》卷二

《直指小儿》卷二:比金丸

处方

人参2钱,琥珀2钱,白茯苓2钱,远志肉(姜制,焙)2钱,朱砂2钱,天麻2钱,石菖蒲(细节者)2钱,川芎2钱,南星(姜汁浸)2钱,麝1字,青黛1钱。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小儿惊痫。

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比金膏,与剂型不符,据《婴童百问》改。

摘录
《直指小儿》卷二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比金丸

处方

榼藤子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半两,硫黄(研)半两,白矾(烧令汁尽)半两,螺皮(炙焦)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猪牙皂荚(酥炙)半两。

制法

上为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痔疾疼痛不可忍,及下血。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米饮或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查看更多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