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剑英《纯经方治愈新冠肺炎案》
转自 经方 公众号
S某,女,21岁,2020年1月22号从武汉返乡永新老家,1月24号出现发烧咳嗽转入县医院隔离治疗,经肺部CT,核酸检测,确诊为新冠肺炎,西医治疗仍然高热不退,于1月31号由县卫健委协调邀请我来中医会诊,刻诊:体温39.7℃,怕冷,流清涕,干咳,时有咳出白色稠痰,无汗,烦躁,口干,周身酸痛,纳差,大便秘而不干,小便微黄。舌质红,苔黄稍腻。考虑柴胡体质的太阳阳明合病夹湿。
柴胡24g,黄芩9g,柴葛根30g, 麻黄15g,桂枝12g,白芍15g,杏仁10g,甘草8g,生石膏45g,生姜10g,大枣10g,法半夏15g,藿香10g,芦根30g。二剂,机器煎药,每剂二袋,每四小时服一袋,服后喝热开水盖被取微汗。
2月1日:体温36.2℃,精神好转,昨晚睡眠尚可,干咳,时有白稠痰,大便日三次,微汗出,舌红苔白腻。
柴胡15g,黄芩9g,厚朴15g,麻黄10g,生石膏20g,杏仁10g,法半夏15g,干姜10g,五味子10g,细辛6g,浮小麦30g,藿香10g,炒薏苡仁30g,前胡10g。二剂。机器代煎四包,日服二包。
2月4日查:服用上方后咳嗽明显好转,现偶有咳嗽,稍咳白稠痰,微汗出,余症不显。舌质红苔白腻,复查核酸阴性。
柴胡15g,黄芩10g,厚朴10g,麻黄7g,生石膏20g,杏仁10g,法半夏15g,干姜6g,细辛3g,浮小麦30g,藿香10g,苡米30g,苍术30g,陈皮5g。二剂,每日一剂。
2月6日诊:左脸上额红斑,下口唇及下额稍有溃烂,无咳嗽,痔疮发作,阴部瘙痒,带少,已体温正常已经6天,胸部CT阴影明显吸收明显,但感心胸压抑不适,大便日二次,质稀,稍有粘液。,舌质稍红苔白腻。
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甘草15g,法半夏15g,干姜10g,黄芩15g,黄连5g,党参15g,北沙参10g,苍术10g,大枣15g。二剂,日服一剂,
2月8日诊:下唇溃疡明显好转,心情压抑好转,核酸再次检测阴性,但阴部瘙痒,痔疮仍然明显,大便日一次,质稀,稍粘稠。舌质红苔白腻。
柴胡10g,枳实10g,白芍10g,甘草15g,法半夏15g,干姜10g,黄芩12g,黄连5g,党参15g,苍术15g,蛇床子15g,地肤子20g。二剂,水煎服。
2月10日诊,胸部CT复查恢复良好,阴部瘙痒、痔疮好转,但时有发作,大便日一次,质稀稠,余症不显。舌质淡红苔白腻。出院时要求带中药调理。
柴胡10g,怀山20g,甘草6g,法半夏15g,干姜10g,黄芩12g,黄连4g,党参15g,苍术15g,薏苡仁30g。六剂,出院自带水煎服。
体会:
1、初诊高热,恶寒,无汗,周身酸痛,口干,烦躁,舌红苔腻,诊为太阳阳明太阴夹湿,复诊后太阴湿夹阳明燥热,紧扣柴胡体质而用小柴胡汤调和气机,胸闷时改用四逆散疏导减压;
2、本案采用抓主要矛盾的临症手法,初诊时退热,二诊时治咳嗽;后期的颜面溃疡与阴部瘙痒说明了病邪外透的良兆;
3、本案的内治为纯中医手段,本案体现了体质辨证、六经辨证在NCP诊疗中的优势,也反映了该病兼夹湿邪的特点;
4、本人幸不辱命,顺利完成了治疗任务,但知识浅薄,不足之处请同学们提出批评并指正,谢谢!
关联词条:
版权声明:
本文由四君收集编校,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