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乃玉治疗风湿病用方经验
1.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是六经辨证和解少阳的经典方剂,临床上周乃玉教授常用其治疗气血不畅、湿热瘀阻的痹病患者。她指出有湿热证候,舌苔厚腻,脉弦者可选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因半夏可降逆泄浊,黄芩可透热利湿,两者共同使气机得以运化,清气上升,浊气下趋,加之柴胡可调三焦之气,气运则湿化,气运则血行,故湿热之邪祛除,又气行血畅,血脉得以通利。在祛邪的同时又用人参(临床常用党参替换人参)、甘草来扶正,补足正气,杜绝邪气入里,又可健脾胃加强气机之运化,使气血通畅,病情缓解。
2.桂枝汤及其类方
周乃玉教授常用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营卫气血失调及气虚血脉瘀滞的痹病患者,疗效显著。生黄芪既可补益肺脾之气,又可通经蠲痹,是周老治疗痹病的常用药,而桂枝汤温通血脉、和营散风,使阴阳相贯,气血调畅,邪气外达,筋骨血脉得以滋养。临床还常用桂枝汤与小柴胡汤合方,治疗较早期和病证在上肢的痹病,用桂枝汤来理血,用小柴胡汤来调气。桂枝汤通阳除痹止痛、散寒除湿,小柴胡汤疏畅气机之郁滞、补中扶正,两方相合则风、寒、湿邪并除,营卫气血调和,筋骨血脉通利,邪去正安。
3.附子剂
附子剂指四逆汤、真武汤等含有附子的方剂。《神农本草经》记载附子主“寒湿痿、拘挛、膝痛、不能行走”。附子辛热,有毒,通行十二经脉,有回阳救逆、温中散寒、温阳利水、通痹止痛之功,颇具特色。临床应用附子剂在痹病的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附子在痛痹寒湿伤阳证中多为必选之品,但附子为有毒中药,《中国药典》规定常规剂量为3~15g,超大剂量应用有风险,必须充分重视。周老临床上使用附子得心应手,剂量大时也很少出现药物毒副作用。周老临证上使用附子剂的心得如下。①辨证准确。附子辛热燥烈,通行十二经脉,走而不守。寒湿偏重之痛痹、顽痹非乌附莫属。对于病程长、寒凝重,肝肾亏损、脾胃虚寒、心阳不振以及寒凝经脉之顽痹以阳虚表现为主,可加大剂量使用。②注重配伍。附子配熟地,两者相互制约,刚柔相济,动静结合,阴阳双补。附子得熟地则燥烈之性可缓之,助阳又不耗阴。熟地得附子则滞腻之性可行之,滋阴又不损阳。此药对是周老临床常用配伍。③使用正确的煎服方法。用附子的方子,一定强调附子先煎,一般需煎煮40分钟以上,再加入其余药同煎。
4.风引汤
风引汤除热瘫痫,主治关节红肿热痛伴全身汗出、发热烦渴、大便艰等。方中生石膏辛甘大寒,清泻实热,用于壮热汗出、烦渴引饮、高热烦躁、神昏谵语等症。生石膏同气分药同用可清气分实热,同血分药同用可清血中之热,又有明显凉血消肿之功能。本方以桂枝、甘草、龙骨、牡蛎通阳气、安心经为君。火发必扶木势以克土,致脾气不升,则聚液成痰,流于四末致瘫痹,故又用大黄荡涤风火湿热为臣,并用干姜温阳燥湿为反佐。全方寒热、降散、泻涩并用,使寒而不凝,降泻不过,正气不伤。周乃玉教授临床运用此方化裁,治疗痹病初期高热不退之证,有显著疗效。
5.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伤寒论》中方剂,原治疗伤寒误下伤正,邪陷少阳,少阳枢机不利,表里三焦气机不和之证,其核心在于少阳枢机不利。周乃玉教授运用此方加减治疗因情绪不调导致的痹病。中医认为情志不遂往往会导致脏腑气机失常,最多见的就是肝气郁结。肝主疏泄、主血,性喜条达,肝气不疏又加重了情志不畅,严重者还会生风动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通过疏解三焦气机和枢机及补虚安神,来使情志畅达,气血调达;通过疏散气机,使邪气散除,营卫复常,经络通畅,肌肉、筋骨、脏腑得以滋养,故风湿痹痛得以康复。
6.白虎加桂枝汤
白虎加桂枝汤出自《金匮要略》,本方功能清热、通络、和营卫。主治温疟,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疼烦,时呕;风湿热痹,症见壮热,气粗烦躁,关节肿痛,口渴苔白,脉弦细。此方加减是周老常用治疗热痹的方剂,疗效显著。周老指出热痹多因气血不调,邪气不得发散,苦寒药运用过度则寒凝邪滞反不易散邪,故应注意佐些温通之品,如桂枝可通阳散邪。
7.防己黄芪汤
防己黄芪汤出自《金匮要略》,本方功能益气祛风、健脾利水。主治卫表不固、风水或风湿,症见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者。本方所治之风水、风湿,乃是正虚表气不固,外受风邪,以致水湿郁于肌表之证。周乃玉教授临床常用其治疗脾虚湿胜,病位在肌表的痹病。
8.薏苡附子败酱散
薏苡附子败酱散出自《金匮要略》,主治肠痈。周乃玉教授临床上常用其加味治疗寒湿瘀血互结,以皮肤、黏膜、肌肉的破溃或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痹病,如脂膜炎、结节红斑等,用其利湿解毒、破血消肿,每每获得较好临床效果。周乃玉教授指出,薏苡附子败酱散用于已有虚寒迹象,以薏苡仁为主,既能扶正,又能祛邪,为君药;用败酱草苦寒清热,解毒祛邪,败酱草又名苦菜,治暴热、火疮,可排脓、破血,为臣药;之所以用附子,源于患病日久,阳气已虚,必须要温阳扶正才能祛毒外出,而且它的用量仅2分,借其辛热,以行郁滞之气,为佐使药。
版权声明:
摘自《明医馆丛刊》之《周乃玉风湿病临证精要》周乃玉 谢幼红主编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