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消息

写文章

内经治病之小大不利治其标

刘茜檬

浏览:1775

时间:2020-09-03

黄帝内经标本病传论篇第六十五》


小大不利,治其标。

先小大不利而后生病者,治其本。

说明治疗疾病,如见大小便不利,当先治大小便不利。


一个高热病人,有大便不通,腹部按之胀或痛。要先解决大便的问题。


如扁桃体化脓的高热病人如有大便秘结,就必须通大便,便解才能热退。中药可以用大黄,西药可以用酚酞片。


如治一8岁小儿,扁桃体化脓发烧,喉咙痛,一会儿怕冷,一会儿又怕热,食欲不好,没有咳嗽流鼻涕症状。吃过退烧药,吃过清热解毒的鱼腥草等药。退烧药药劲一过,立刻又开始发烧,现在体温39.6。

问诊知大便两天未解。

予以小柴胡汤新加升降散加减。

柴胡12g、黄芩9g、法半夏9g、甘草6g、僵蚕8g、蝉蜕6g、姜黄6g、生大黄5g、淡豆豉10g、栀子10g、连翘15g、薄荷5g、牛蒡子8克、玄参6克、金银花6克

一天一副,一日两次,水煎30分钟。

一剂便通热退。


治一9岁小男孩,扁桃体炎,喉咙痛,体温39.5℃,不怕冷,怕热,平素大便3天一次,大便时间长。此次3天未大便,按之腹部不适。用过退烧药和消炎药,热退又复热。因为孩子不吃中药,予以酚酞片2片,半小时后孩子解了很多大便。又继续用退热的对乙酰氨基酚,化食积的多酶片,和消炎药。服用3顿,热退而咽痛止,未再复烧。


关于小大不利治其标的问题,朱进忠老师写过一篇文章。


《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里面讲到

“余始读《素问·标本病传论》:“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后生寒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病而后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生中满者治其标,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小大利治其本。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奉,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奉”句,言诸病之治均予治本。惟中满与大小便不利治其标。感到甚难理解。


其难理解者何?


一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早就有言治病必求于本,何此处又言治其标?且夫明,张景岳《景岳全书·传忠录》亦云:“万事皆有本,而治病之法尤惟求本为首务。”此难理解者一也。


二者中医基本理论中阐述治则时明言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本论何独有治标者,此难理解者二也。及至读到《景岳全书·传忠录》:“盖中满则上焦不通,大小不利则下焦不通,此不得不为治标以开通道路而为升降之所,由是则虽曰治标而实亦所以治本也。”


伤寒论》:“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句,始知治标者,为促其升降之机也。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李东垣云:“胆者,少阳春升之气,春气升则万化安,故胆气春升,则余脏从之。”其言胆者乃言人体之气非升降不得安也。《素问·六微旨大论》云:“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无不出人,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其小大不利,中满者,升降滞也。升降滞则气立孤危,故诸病之小大不利,中满者,先治其小大不利、中满,以复升降生化也。”


朱进忠老师还讲了病案

朱老师治患者高××,男,30岁。流行性乙型脑炎持续高热昏迷7天。医始以大剂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与西药配合治疗不效。余察其深度昏迷,肢厥脉微舌苔黄燥。询其家属,云:大便已6日不行。按其腹亦胀满。思之:此体厥证也。如此危重之证,不治其升降之机则生化息矣,急宜通腑以促升降。予大承气汤一剂。次日,神清,欲食。后果愈。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什么时候要用这个原则呢。

有些病人3天不大便,一周不大便,但是病人没有什么不舒服,这个时候就不需要用小大不利治其标的方法。

朱老师这个病案,病人高热,舌苔黄燥,大便6日不行。

但按之腹胀满,所以必须要先解决大便问题。


伤寒论里。

少阴病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六七日,腹胀不大便者,急下之,宜大承气汤

这里的这个病人脉微细,但欲寐,其大便不通,病人是难受的,病人因为不大便而腹胀难忍,或者不大便,按之腹胀腹痛。就要急通其大便。


小便不利治其标的问题朱老师讲了一个医案,患者孙××,女,28岁。神经性呕吐9年。时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时或饮水或饭后即吐,时或数天饮食全废。为此只能靠输液、输血维持生命。为此遍用中、西药物均无效果。邀治于余。察其形销骨立,纳呆食减,畏寒肢厥,舌质淡黯,苔薄白,脉弦大紧。综合脉证,思之:脉弦大紧者,脾胃虚寒也。治宜健脾温中。处方:半夏10克,陈皮10克,人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服药10剂,寸效不见。因思《素问·标本病传论》云:“小大不利治其标。”乃问:素日大小便通泰否?答曰:因素日饮食甚少,几乎一昼夜不小便一次。因悟,曰:仲景之治阳虚证必问小便利与不利,不利者,必利小便。此证之不效,恐在于斯也。乃处温中健脾,利水化饮。处方:人参10克,白术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附子10克,肉桂10克,泽泻10克,猪苓10克,茯苓10克。汤药入口,非但不吐,且胃脘觉舒。3剂后,饮食后即时有不吐,且微有食欲。20剂后,呕吐全止,饮食增加,每日约吃250g左右。40剂后,饮食如常,体重增加20千克。


我们临床治疗任何疾病都必须问大小便。大小便不利的要解决其大小便问题。

分享到:

收藏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原创文稿,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四君期盼您的投稿,获采用达18篇,即可兑换一年畅读VIP会员。

发布评论:

全部评论

课程
更多 >
电子书
更多 >
最新资源
更多 >
疾病导航
更多 >

忘记密码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注册账号

我已阅读并同意《服务协议》《隐私政策》

已有账号?立即登录

请扫码完成支付

支付成功,请刷新页面

支付方式

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